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90章 凤隐云台与惊蛰之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凤隐云台与惊蛰之秘

(起)

冰冷的“惊蛰”令牌躺在赵祯掌心,那扭曲的云纹仿佛活了过来,化作讥讽的冷笑,狠狠撕扯着他的认知。这令牌……竟是从太后宫中的花盆底翻出!

太后与观云台有关?!

这个念头如同毒焰,瞬间焚遍他的四肢百骸。过往的种种疑点疯狂涌现:太后对“光明液”等新事物的压制,对刘美逼宫的默许甚至纵容,她中毒时机之“巧合”,以及那至今未醒的昏迷……如果,这一切都不是被迫受害,而是主动参与,甚至是更高层面的合谋与内斗呢?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彻骨的冰寒。若连垂帘听政、母仪天下的太后都是观云台一员,那这大宋宫廷,这江山社稷,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这位皇帝,又算什么?一个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吗?

“官家……”陈忠和与范仲淹也看到了那令牌,皆面无人色,显然也想到了那个可怕的可能性。

赵祯死死攥紧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强迫自己从混乱和愤怒中挣脱出来。现在不是追究太后身份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破解“惊蛰”,阻止可能发生的灾难!

(承)

“此事,绝密!”赵祯声音嘶哑,目光扫过陈忠和与范仲淹,“在查明真相之前,不得对任何人泄露半分!违者,朕绝不姑息!”

“老奴(臣)明白!”两人深知此事干系太大,连忙躬身应命。

“范卿,”赵祯看向范仲淹,“继续按原计划清查宫内,但重点转向宝慈殿!所有宫女太监,尤其是能接触到太后贴身物品和花卉的,全部隔离,严加审讯!朕要知道,这令牌是谁放的,何时放的!”

“臣遵旨!”

“墨衡,”赵祯又看向墨衡,“你集中精力,研究这枚令牌!看看它与你的天工令有何异同,能否从中找到更多关于‘惊蛰’计划的线索!还有,那批火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必须给朕找出来!”

“小的领命!”

整个调查的方向,因这枚突如其来的令牌,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原本的调查对象,隐隐指向了那位昏迷在凤榻之上的帝国最高统治者之一。

(转)

宝慈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和压抑。所有宫人都被严格控制,分开问话。起初,无人敢言,但在皇城司的手段下,一些蛛丝马迹开始浮现。

一名负责洒扫庭院的小宫女战战兢兢地提到,约莫一个月前,她曾无意中看到太后身边最信任的老女官崔姑姑,深夜独自在廊下埋首看着一个“铁牌子”,神色很是紧张,见到她后立刻收了起来,还厉声警告她不许说出去。

而另一名负责照料兰花的太监则回忆,就在太后昏厥前两日,崔姑姑曾以“花土板结”为由,亲自摆弄过那几个空置的花盆,当时他还觉得奇怪,这等粗活何须崔姑姑亲自动手?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位侍奉太后数十年、心腹中的心腹——崔姑姑!

赵祯立刻下令捉拿崔姑姑。然而,当察子赶到崔姑姑住处时,看到的却是一杯尚有余温的毒茶,和一句“奴婢有负太后,唯有一死”的绝笔。

又一条线索,断了!观云台断尾求生的狠辣与果决,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墨衡对两枚令牌的研究有了进展。

“官家,”墨衡将两枚令牌并排放在桌上,语气凝重,“这枚‘惊蛰’令,工艺、材质与天工令同源,但更为粗糙,云纹也略有差异,像是……仿制品,或者……下级令牌!其核心的机括结构与天工令类似,但内部镌刻的密文却截然不同!”

他指着“惊蛰”令一处极其细微的缝隙:“小的设法撬开此处,发现里面藏有一卷薄如蝉翼的丝绢!”

赵祯精神一振:“上面写了什么?”

墨衡小心翼翼地将丝绢展开,上面是用极其细小的墨笔绘制的简易宫城图,以及几行代号般的文字:

“惊蛰日,辰时三刻。”

“雷动于泽,声闻于天。”

“龙门开,金鳞跃。”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合)

这 cryptic 的话语,看似诗词,实则暗藏杀机!

“辰时三刻”是行动时间。

“雷动于泽,声闻于天”——泽在宫中指太液池等水域,“雷”很可能指代爆炸或巨大声响,意味着要在宫内的水边制造大动静,并且要让声音传得很远,引人注目!

“龙门开,金鳞跃”——龙门常指宫门或重要通道,“金鳞”可能指代皇帝或重要人物,暗示要在某个宫门或通道开启时,对重要人物下手?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句最为晦涩,可能指制造混乱,也可能有更具体的指向。

结合之前发现的、目标可能包括紫宸殿、御花园、崇文院和水源的线索,这“惊蛰”计划似乎是一个多目标、协同行动的复杂阴谋!其核心,是要在特定时间,利用爆炸(雷)吸引注意力,同时在关键地点(龙门)对重要目标(金鳞)实施行动,并趁机制造更大范围的混乱(风吹池水)!

赵祯盯着这短短的几句话,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观云台所图甚大!他们不仅要造成破坏,更要利用这混乱,达成某种更深层次的目的!

“辰时三刻……龙门开……”赵祯喃喃自语,猛地抬头,“明日!明日大朝会,朕将于辰时在紫宸殿接受百官朝贺!届时宫门大开,文武齐聚!”

范仲淹和墨衡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明日朝会,辰时,宫门(龙门)大开,皇帝(金鳞)与百官齐聚紫宸殿……这完全符合“惊蛰”计划描述的场景!

观云台,是打算在明日大朝会时,发动雷霆一击?!

(悬念结尾)

“立刻取消明日大朝会!”范仲淹急声道。

“不!”赵祯眼中却闪过一丝决绝的厉色,“朝会照常!”

他看着手中那枚冰冷的“惊蛰”令,语气森寒:

“他们想玩,朕就陪他们玩到底!传朕旨意,明日大朝会,一切如常!但紫宸殿内外,给朕布下天罗地网!朕倒要看看,这‘惊蛰’之雷,究竟要如何炸响!这跃龙门之金鳞,又究竟是谁!”

然而,就在他下达命令,准备迎接明日决战之时,一名太医连滚爬地冲进了福宁殿,声音带着哭腔:

“官家!官家!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她……她醒了!但是……但是她好像……谁也不认识了!连……连官家您……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