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 第119章 殿前报捷,君臣失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章 殿前报捷,君臣失语

奉天殿,大朝会。

铅灰色的天光透过格窗,照不亮殿内凝重的空气。

炭火无声,金炉无烟。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静立如林,却无人交头接耳。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汇聚在殿中那道清瘦的身影上。

杨继宗。

他刚从江南归来,一身官袍依旧带着风尘之色,却洗不掉那股深入骨髓的铁血之气。

他站在那里,如同一柄归鞘的利剑,沉默却锋利。

他在等,整个朝堂都在等。

朱祁钰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终于缓缓开口。

“杨爱卿,江南事,可毕?”

杨继宗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他没有慷慨陈词,没有细数功绩,只是从袖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奏报,双手呈上。

“启奏陛下,幸不辱命。”

八个字,平淡如水,却重如泰山。

兴安快步走下御阶,接过奏报,转身呈给皇帝。

朱祁钰接了过来,却没有打开。

他的目光扫过殿下百官,那一张张或期待、或紧张、或怀疑的脸,最终,落在了户部尚书陈循身上。

他将那份足以决定大明未来国运的报告,随手递给了兴安。

“转交陈爱卿。”

陈循一愣。

朱祁钰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爱卿,念给诸位臣工听听。”

“朕要他们都听清楚,我大明景泰新朝,这第一年的国库,究竟是个什么光景。”

兴安将奏报送至陈循面前。

陈循颤抖着双手,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报告。

这份报告,他和户部所有官吏,已经通宵核算了两遍。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字,都像是用烙铁,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他缓缓展开报告,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可开口的瞬间,那声音依旧带上了无法抑制的、剧烈的颤抖。

“景泰元年,夏税……米麦折银,共计二百一十万两,较去年,增三成!”

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往年夏税,能收足一百五十万两,便已是丰年。

这只是一个开始。

陈循的手指,划过下一行。

“秋粮……杂谷折银,共计三百七十万两,较去年,增四成!”

百官的队列中,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

窃窃私语声,如同春蚕食叶,从角落里蔓延开来。

“盐税,行销改制,官督商办,岁入……一百八十万两!十倍于旧制!”

“商税,废除关卡苛捐,统一税率,征得……二百五十万两!五倍于旧制!”

……

陈循每念出一个数字,殿内的惊呼声就高涨一分。

他念出的,不再是冰冷的账目。

那是一个个神话!是一个个足以载入史册、让后世所有帝王都为之侧目的奇迹!

那些曾经激烈反对变法的言官们,此刻脸色煞白,额头冷汗涔涔,身体微微摇晃,几乎要站立不稳。

他们引以为傲的经义,他们坚守的祖制,在这无可辩驳的数字面前,被碾得粉碎。

终于,陈循念到了最后。

他抬起那张因极度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老脸,浑浊的双眼中,泪光闪烁。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吸足了最后一口气,对着龙椅之上的那道身影,嘶吼出了那个决定一切的、终极的数字!

“启奏陛下!”

“景泰新朝元年,天下财政总收入,经户部反复核算,共计……”

他顿了一下,整个奉天殿的呼吸,仿佛都在这一刻停止了。

“白银……一千五百三十万两!”

这个数字,如同一道九天之上的惊雷,狠狠劈下。

整个奉天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轰鸣之后的死寂。

时间,仿佛凝固了。

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动作,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抽离。

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上至内阁首辅,下至九品末吏,全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原地。

他们的脸上,是全然失控的、扭曲的、如同白日见鬼般的表情。

就连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于谦,此刻也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微张开,那只抚着胡须的手,僵在了半空,身体纹丝不动。

一千五百三十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大明立国以来,财政收入峰值年份的整整四倍!

这是土木堡之变前,那个看似太平盛世年份的近十倍!

这已经不是一个数字。

这是一个神话!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都怀疑自己听觉的、荒诞的神话!

死寂,持续了足足十几个呼吸。

然后,如同积蓄到极限的火山,轰然爆发!

“天哪!”

“一千五百三十万两?我……我没听错吧?”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户部是不是算错了?!”

“这……这是把江南的地皮都刮了一层吗?!”

山崩海啸般的惊呼、议论、质疑声,瞬间淹没了整座奉天殿。

庄严肃穆的朝堂,在这一刻,变成了一个喧嚣的菜市场。

没有人再顾得上礼仪,没有人再顾得上体统。

他们的理智,他们的认知,他们数十年来对这个国家财政的理解,都被这个恐怖的数字,彻底摧毁,碾成了齑粉。

而报出这个数字的陈循,在吼出最后一句话后,再也支撑不住。

他双腿一软,整个人“扑通”一声,瘫坐在冰冷的金砖之上。

这位掌管了大明钱袋子半辈子,却也为了一文钱愁白了半辈子头发的老尚书,此刻再也抑制不住,抱着那份报告,当着满朝文武,失声痛哭起来。

他一边哭,一边用拳头捶打着地面,口中反复念叨着,如同梦呓。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我大明……有救了!有救了啊!”

龙椅之上,朱祁钰看着殿下百官的失态,看着痛哭流涕的陈循,看着目瞪口呆的于谦。

他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要的,就是这一刻。

用这无可辩驳的、足以亮瞎所有人眼睛的煌煌功绩,去堵住所有质疑的嘴。

用这堆积如山的金山银海,去统一所有摇摆的思想。

用这前无古人的盖世伟业,去奠定他改革圣君的,绝对权威!

从此以后,在这大明朝堂之上,朕的意志,便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