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时局悄然变化。
几年的光阴里,如意始终牢牢掌控着周卫民。
她深居简出,在纺织厂家属院那个筒子楼里,扮演着一个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行尸走肉。
而周卫民,早已被她彻底驯服,在外是厂里一个普通的的工人,回家后则是对她唯命是从、不敢有半分违逆的傀儡。
如意利用这种不引人注目的身份作掩护,如同最耐心的蜘蛛,在暗中静静地织网,悄无声息地收集着各种信息,关注着外界的风云变幻。
最近这段时间,她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坚冰正在慢慢融化。
一些过去被打倒的人,开始陆续得到“平反”,恢复名誉的消息时有耳闻。
她知道,时机正在成熟。
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准备,如意开始行动了。
她没有亲自出面,而是通过几年来暗中观察和筛选出的、可靠且不易追查的渠道,将一份份材料,如同散落的雪花般,投递到了几个关键部门。
这些材料,详细陈述了林家当年的冤案,逻辑清晰,证据链完整。
重点突出了林老爷子一生行善、林家遭遇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诬陷,并委婉提及了因此案造成的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
她的投递很有技巧,分批分次,指向明确但又不显得过于急切,仿佛只是知情人顺应形势的检举揭发。
材料中,她刻意淡化了复仇的色彩,而是将林家的遭遇置于时代悲剧的背景下,强调恢复正义、安抚人心的必要性。
等待是漫长的,但如意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心。
她依旧每日过着看似平淡的生活,照顾(控制)着周卫民,打理着家务,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终于,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消息传来了。
先是街道办的人上门,态度客气地询问了一些关于林家旧事的情况,重点是核实林锦绣爷爷和父母的身份过往。
接着,厂里的领导也找周卫民谈了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缓和。
周卫民回来后,带着几分茫然和不易察觉的讨好,对如意说:“上面……好像在重新查你们家的事了?”
如意心中了然,面上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低头写着自己的东西,仿佛那只是一件小事。
又过了些时日,正式的书面通知下来了。
经过有关部门的复查,确认当年对林老爷子和林父林母的指控属于诬陷不实之词,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对林家的定性也随之纠正。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当事人多已不在,所谓的“补偿”寥寥无几,但“平反”这两个字本身,已重逾千斤。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家属院和纺织厂。
人们议论纷纷,有唏嘘,有感慨,也有几分物是人非的怅然。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凄惨倒台的“林家”,还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下班后,筒子楼的走廊里,这层楼的邻居们一边端着饭一边就忍不住聊开了。
“听说了吗?就咱们楼里周卫民家那个……他媳妇儿,姓林的那家,平反了!”一个快嘴的媳妇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兴奋。
“咋能没听说!街道办的人都上门了!真没想到啊,林家这都倒台多少年了,还能有沉冤得雪的一天!”旁边的一个嫂子接话,语气里满是感慨。
“要说林家老爷子,那以前可是个善人呐!修桥铺路的,咱们厂子早年还在他手里的时候,只要遇到困难去找他,他都能帮一把!谁能想到后来……”
王奶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意思。
“可不是嘛!好好的一家人,说散就散了,死的死,亡的亡,就剩下周家媳妇这么一个独苗,还……”
隔壁的张嫂子也听到了,她瞥了一眼周家紧闭的房门,把“嫁给了周卫民这么个混不吝”给咽了回去,转而说道,“唉,也是可怜啊。”
“现在平反了就好,总算能闭上眼了。就是这补偿,听说没多少?人都没了,要钱有啥用?”小娟虽然年纪小,但人也挺务实的。
“话不能这么说!名誉!名誉比钱重要!”旁边一个媳妇反驳道,“有了这平反的通知,林家那几位在地底下也能安生了。周家媳妇往后走出去,腰杆也能挺直点,不用再背着黑五类家属的名声了。”
这话引起了一片附和。
大家都下意识地又看向周家那扇门,眼神复杂。
有同情,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林锦绣如今情况的好奇。
现在都平反了,听说还要把家里以前的房子还回来,那她既然手里有了东西,总该硬气起来了吧?
“要说周卫民这小子,以前对林家姑娘那样……现在也不知道臊不臊得慌?”有人悄声嘀咕。
“嘘!小声点!现在可不一样了!人家林家现在是清白的了!周卫民还敢动手?要是那样妇女主任就第一个不答应,我看他呀!真要是聪明,现在就该赶紧去哄着,这样还能一起住到林家的大房子里!”
“也是……这房子总归是会还回来的,可不比咱们筒子楼好多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要是搬走了,这间屋子会分给谁……”
议论声在走廊里嗡嗡作响,渐渐地跑偏了原本的议题,只剩下了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一丝对林家情况的好奇。
而在不远处关着房门的房子里,如意越发灵敏的耳朵早就听到了走廊的议论声。
她看着屋子内对她露出谄媚笑容的周卫民,面无表情的继续吃饭。
自从林家平反后,周卫民对她的就态度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甚至带着几分敬畏。
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一切或许与身边这个仿佛换了人的妻子有关。
但他不敢问,也不敢想。
如意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并没有任何表示。
现在碍于情况,她才会放任周卫民活着,只要他没了利用价值,那他就离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