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极限攀升 > 第66章 能源短板的应对之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章 能源短板的应对之策

清晨的据点还没完全苏醒,物资室里的发电机就发出了一阵“突突”的异响,随后便像泄了气的皮球般没了动静。负责值守的队员拍了拍机器外壳,满脸无奈地朝指挥室跑去——这已经是三天内第三次停机了。

杨帆刚洗漱完毕,就听到了汇报。他快步走到物资室,只见那台老旧的柴油发电机冒着淡淡的黑烟,仪表盘上的油量指针早已指到了底。“剩下的柴油只够启动两次了。”后勤组长王哥递过来一本账本,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太阳能板这几天受阴雨天影响,发电量还不到平时的三成。”

杨帆皱着眉,转身走向墙角的能源核心——那是维持整个据点基础供电的关键设备,此刻屏幕上正闪烁着刺眼的红色警报:“电量剩余15%,低电量运行中”。医疗舱的待机需要耗电,围墙的监控设备不能断电,就连食堂的冷藏柜也依赖这台核心供电。上次医疗舱救李建国时,已经消耗了不少储备电力,如今若再找不到新的能源,用不了两天,整个据点就要陷入一片黑暗。

“单纯靠搜集零散的柴油和不稳定的太阳能,根本撑不了多久。”杨帆把账本摔在桌上,语气沉重。苏晴端着刚熬好的粥走进来,看到他紧锁的眉头,轻声问:“是不是能源又出问题了?”“嗯,必须找到更稳定的能源来源,否则下次再遇到紧急情况,医疗舱可能都启动不了。”杨帆的话让苏晴也跟着紧张起来——上次李建国的事还历历在目,要是医疗舱因为没电掉链子,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正发愁时,门口传来了一阵咳嗽声。退休工程师老李背着工具箱走进来,他是据点里为数不多懂机械和能源的人,上次修复发电机就是他出手的。“你们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老李放下工具箱,坐在板凳上喝了口茶,“我倒是想起个地方,或许能解决问题。”

“什么地方?”杨帆立刻凑了过去。“城西的火力发电厂。”老李回忆道,“灾难爆发前我去那里检修过设备,记得主控室旁边有一排大型蓄电池组,都是全新的,要是没被破坏,应该还能用。”这个消息让杨帆眼前一亮,但老李接下来的话又给了他一盆冷水:“不过那地方离咱们据点有8公里,而且发电厂空间大、通风差,很容易藏变异体,上次我远远路过,看到过不少影子在里面晃。”

8公里的距离,加上未知的变异体威胁,这趟行程绝非易事。但一想到能源核心的警报,杨帆还是咬了咬牙:“再危险也得去试试。”他立刻让人通知所有人,半小时后在指挥室门口集合开会。

半小时后,二十多名幸存者整齐地站在院子里。杨帆站在台阶上,把能源危机和发电厂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去发电厂把蓄电池组抢回来。我决定组建一支‘能源搜集小队’,自愿报名。”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炸开了锅。“我去!”周强第一个举起手,他的战斗经验丰富,上次修复围墙时又展现了沉稳的性格,“生产组的兄弟也能跟上,我们有力气搬蓄电池。”

“还有我们进化后的战斗成员!”五名曾在搜救中觉醒了微弱体能优势的队员往前站了站,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力量都比普通人强,是应对变异体的主力。

杨帆点了点头,迅速敲定了小队名单:“周强带队,5名进化战斗成员负责警戒,再选4名体力好的队员搬运物资,一共10人。明天一早出发,争取当天往返,避开夜间的变异体活动高峰。”

会议结束后,据点里立刻忙碌起来。苏晴抱着急救包钻进了医疗舱房间,她要为小队准备充足的药品——除了常规的止血药、消炎药,还要带上针对变异体抓伤的抗生素。“上次李建国用的止血钳也要带上,万一遇到外伤能应急。”她一边清点一边念叨,又把医疗舱的备用能源板塞进包里,“要是在外面遇到没电的情况,这个还能顶一阵。”

另一边,老李正蹲在院子里检修三辆改装摩托车。这些摩托车是之前从废弃加油站找到的,经过他的改造,不仅加固了车身,还加装了前置防撞杆和后座储物架。“轮胎气要打足,路上全是碎石子,别半路爆胎。”老李拿着扳手拧紧螺丝,旁边的队员递过来一瓶机油,他接过来往发动机里倒了点,“油箱也得加满,往返16公里,不能差一点油。”

周强则在和小队成员制定路线:“我们走省道,虽然绕点路,但路面平整,摩托车好走。快到发电厂时,先派两个人侦查,确认变异体的位置再行动。”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手绘的地图,上面标记着沿途的废弃建筑和可能的危险点,“遇到变异体别硬拼,用摩托车的速度甩开,我们的目标是蓄电池组,不是杀变异体。”

傍晚时分,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苏晴把三个沉甸甸的急救包交给周强,反复叮嘱:“这个红色的包是紧急止血用的,蓝色的是消炎,要是有人被抓伤,一定要先消毒再包扎。”周强认真地点头:“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老李也推着检修好的摩托车走了过来,拍了拍车座:“都检查好了,发动机、刹车、轮胎都没问题,储物架也加固过了,能放两个蓄电池。”他又递给周强一把扳手和几根铁丝:“路上要是出小毛病,用这个能临时修一下。”

杨帆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从上次医疗舱救援时的紧急配合,到现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任务,团队的默契程度明显提升了——没人抱怨任务危险,没人推诿责任,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他走到小队成员面前,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注意安全,遇到解决不了的情况就立刻撤退,据点的人等着你们回来。”

“放心吧杨哥!”队员们齐声应道,眼里满是坚定。

夜色渐深,据点的灯光依旧明亮,但能源核心的警报声似乎没那么刺耳了。杨帆站在能源核心前,看着屏幕上的电量数字,又望向窗外整装待发的摩托车,心里有了底气。这趟发电厂之行虽然危险,但却是解决能源短板的关键一步,也是对团队凝聚力的又一次考验。

他相信,只要大家像上次一样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等到蓄电池组运回据点,能源问题得到缓解,他们就能有更多精力去寻找更多的物资,加固据点的防御,甚至探索更远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小队成员就已经穿戴整齐。他们骑着摩托车,在众人的注视下驶出了据点大门,朝着城西的火力发电厂方向驶去。摩托车的引擎声渐渐远去,杨帆和苏晴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

“他们会成功的吧?”苏晴轻声问。杨帆握住她的手,语气肯定:“会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据点里的人们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生产组继续加固围墙,后勤组整理物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着,等待着小队凯旋。而此刻的发电厂里,未知的危险正在黑暗中潜伏,一场关于能源与生存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