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村的夜色,总是格外沉静,唯有虫鸣与风声。李长生躺在硬板床上,听着身旁父母和丫头均匀的呼吸声,眼睛却睁得溜圆,胸腔里那颗心仍在为昨晚的发现而砰砰直跳。
那本无名的破旧手抄本,此刻正被他紧紧捂在胸口,隔着单薄的衣衫,仿佛能感受到上面那些玄奥字句的灼热。还有那支断毛笔,正静静躺在他的枕边,在从窗缝漏进的微弱月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气纳丹田,意守紫府…
那丝细微的暖流,是真的存在过!
这不是梦,那本书里记载的,是一种真实不虚的、超越他认知的力量!
强烈的渴望与好奇心驱散了睡意。他小心翼翼地坐起身,看了一眼熟睡的家人,然后蹑手蹑脚地爬下床,揣起手抄本和断笔,如同一个小贼般,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家门。
村后有一处僻静的小山坳,那里有块平坦的大青石,夏天他常和丫头在那里乘凉,此刻万籁俱寂,正是试验那书中法门的好去处。
夜风微凉,吹在身上激起一层鸡皮疙瘩。长生裹紧了单衣,借着月光,艰难地再次翻看那本手抄本。上面的字句依旧晦涩,那些人形图谱上的线条脉络也看得他眼花缭乱。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昨晚的感觉,依样画葫芦地盘膝坐在青石上,五心朝天,尝试着调整呼吸,意念沉向那所谓的“丹田”位置。
时间一点点流逝。
除了夜风吹过草丛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什么也没有发生。腿脚开始发麻,寒意侵袭,失望的情绪渐渐涌上心头。
难道昨晚真的只是错觉?
他不甘心地再次集中精神,目光无意间扫过搁在腿上的那支断毛笔。鬼使神差地,他伸出手,重新握住了它。
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就在他握住笔杆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断笔的暗紫色竹根笔杆,竟似乎微微温热了一丝!与此同时,他小腹丹田处,那昨晚出现过、方才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细微暖流,竟再次悄然滋生,并且比昨晚更为清晰了一线!
这一次,它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游走,而是仿佛受到某种牵引,缓缓向上,流经胸口,最终竟朝着他握着笔的右臂汇聚而去!
长生心中骇然,差点又要松手,但强烈的好奇心让他死死握住了笔杆。
那丝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的暖流,艰难地流至他右臂经脉,在抵达手掌时,仿佛遇到了某种阻碍,停滞不前。而手中的断笔,那温热感也只是一闪而逝,便重归冰冷,再无反应。
长生喘着气,看着毫无变化的断笔,又感受着体内那再次沉寂下去的暖流,若有所悟。
是了…这气流太弱了…根本到不了笔上…
书里好像提到过,要“引炁入体”,不断积累,方能“炼精化气”…
他重新振奋起来,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再次宁心静气,摒弃杂念,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那基础的呼吸法门,用意念去捕捉、去引导体内那丝微弱的“气”。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全神贯注尝试引气之时,夜空之中,丝丝缕缕极其稀薄的月华精粹,受到那无名功法与他手中断笔极其微弱的牵引,正缓缓汇聚,如同看不见的薄雾,一丝丝渗入他的头顶百会穴,融入他正试图凝聚的那丝气流之中。
这个过程缓慢而低效,但对于一介凡胎而言,已是逆天之举。
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长生才从那种玄而又玄的状态中惊醒过来。一夜未睡,他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精神奕奕,眼神都比往日清亮了几分。体内那丝气流虽然依旧微弱,却已能被他模糊感知到存在。
他宝贝似的收好手抄本和断笔,趁着村里人还未起身,悄悄溜回了家。
自此,每夜子时,村后山坳的大青石上,便多了一个雷打不动、默默打坐修炼的少年身影。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生依旧每日帮父亲砍柴、做农活,依旧是个沉默寡言的农家少年。但在无人知晓的暗夜里,他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的力气似乎增长了些,砍柴时不再那么容易疲惫。耳目也变得更为聪敏,能听到更远处的鸟鸣,能看清夜空中更暗淡的星辰。甚至有一次,丫头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陶碗,他竟下意识地一伸手,以快得不可思议的速度将碗捞住了,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那本手抄本被他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除了最初那点引气法门,后面还有许多杂乱内容,他大多看不懂,但其中提及的“凝液”、“筑基”、“金丹”等词,却在他心中描绘出了一个光怪陆离、浩瀚无边的修仙世界,令他心驰神往。
而那支断毛笔,始终是他修炼时握在手中的物件。他发现,握着它修炼,凝聚那丝“气”的速度似乎能快上那么一丝丝,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他坚信此笔绝非凡物。
只是那笔杆上的断裂处,每每摸到,都让他有种莫名的心悸与…遗憾。仿佛它本该是完整的,蕴藏着更强大的力量。
---
春去秋来,转眼便是半年。
这一夜,月光格外皎洁。长生照例于青石上打坐,体内那丝气流已粗壮了不少,能随着他的意念在体内缓缓运转小周天。
他握着断笔,意念引导着气流,再次尝试向手臂运转。这一次,气流虽仍感滞涩,却比半年前强劲了许多,一点点推进,终于艰难地渡过了手腕处的关隘,触及了掌心!
就在气流触及掌心的刹那,他手中的断笔猛地一颤!
那暗紫色的笔杆上,一道极细微、几乎看不见的紫色流光一闪而逝!笔尖那干涸秃败的毫毛,似乎也极其轻微地抖动了一下!
虽然异象转瞬即逝,断笔重归沉寂,但长生却清晰地感受到了!
他猛地睁开眼,激动地看着手中的断笔,心脏狂跳。
有反应!它真的有反应!
虽然微弱,但这证明了他的路没有走错!这支笔,这本书,还有这修仙之法,都是真实存在的!
他小心翼翼地将断笔举到眼前,借着明亮的月光,仔细观察。那断裂的茬口,那缠绕的麻线,那秃败的笔尖…忽然,他目光一凝。
在笔杆靠近笔头的位置,极其隐蔽的刻痕处,他似乎看到了两个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古字。
他凑近了,屏住呼吸,仔细分辨。
那字迹古朴深邃,似乎蕴含着某种道韵。
“…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