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岭的人心问题,被沐添丁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了。当金钱和白面带来的冲击过后,村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再把沐家村的人当成外人,而是当成了能带领他们挣钱的“财神爷”。尤其是周文海,这个戴着眼镜的文化人,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知识的化身,他说的话,比村支书王大疤瘌还好使。
王大疤瘌也似乎认命了,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在联合社的工作上,却不再阳奉阴违。他开始主动地调配人手,监督生产,甚至在遇到一些刺头村民偷懒耍滑时,他会第一个站出来,用他那套江湖规矩,把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想明白了,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只能加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在生产管理这个领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他要让沐添丁知道,离了他王大疤瘌,这几百号人,也不是那么好管的。
于是,在联合社里,就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周文海负责制定标准,沐添丁负责发钱和把握大方向,而王大疤瘌,则成了那个挥着鞭子,催着牛往前走的监工。三个人各司其职,竟然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土壤取样工作完成后,周文海带着土样,把自己关在合作社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室里,一连好几天都没出来。他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成分,制定出详细的土壤改良方案和种植规划。
而沐添丁,则开始着手另一件大事——采购种子和农机。
他通过周文海的关系,联系上了省农科院,又通过之前在省城结识的霍氏集团的渠道,打听到了几家信誉好的种子公司。他要的不是普通的种子,而是经过选育的优质黄芪、党参和甘草种子。这些种子价格昂贵,但胜在出芽率高,抗病性强,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也更高。
同时,他还让沐老三带着人,跑了好几个县的农机站,目标是采购两台大型的拖拉机和配套的深耕犁。三千亩地,光靠人力去平整,太慢了。必须上机械。
一时间,联合社的资金,像是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幸好之前卖铁矿和山货赚了不少钱,再加上霍氏集团那边预付的一笔定金,才勉强支撑住了这巨大的开销。
村里有些人看着心疼,觉得沐添丁花钱太大手大脚。但沐添丁力排众议,他知道,前期投入是必须的。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最好的料。他要做的,不是一个小作坊,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基地,眼光必须放长远。
就在联合社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县城传了过来。
那天下午,沐添丁正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规划着基地的灌溉水渠路线,村口的广播突然响了起来。是老支书那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全村社员请注意!全村社员请注意!省里来通知了!咱们青山药材产业联合社申报的‘星火计划’项目,已经通过了省科技委和农业厅的初步评审!下个星期,省里要派专家和记者组成的考察团,来咱们村实地考察!”
广播连着播了三遍,整个沐家村都沸腾了。
“啥?省里的专家要来?”
“我的天,还要上报纸?”
“咱们村要出大名了!”
村民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涌向合作社的大院,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沐添丁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头一震,随即涌上一股巨大的喜悦。他知道,马书记在背后肯定使了大力气。从递交申请到通过初审,这才过去多久?效率高得惊人。这充分说明,县里是真的把这件事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
他立刻拿起电话,打给了红旗岭的王大疤瘌。
电话接通,他还没开口,就听到了王大疤瘌那同样激动的大嗓门:“沐社长!你听说了吗?省里要来人了!哈哈!他娘的,咱们这回可要露大脸了!”
沐添丁能听出他语气里那份发自内心的兴奋。他知道,这份荣誉,对于王大疤瘌这种极好面子的人来说,比给他多少钱都重要。
“王副社长,我正要跟你说这事。”沐添丁的语气也带着笑意,“这既是好事,也是一次大考。省里的专家和记者,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咱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准备工作做到最好。这不仅关系到咱们联合社的脸面,更关系到咱们县的脸面!”
“你放心!”王大疤瘌拍着胸脯保证,“这几天,谁敢在我的地盘上掉链子,我扒了他的皮!你说吧,要我们干啥?保证指哪打哪!”
“好!”沐添丁当机立断,“你马上组织人手,把那三千亩地,给我拾掇得干干净净!地里的杂草、石头,一根一根,一块一块,都给我捡出来!要让专家们看到,咱们的地,比他们实验室的桌面还干净!”
“另外,通知所有参与工作的村民,把家里最干净的衣服都找出来。考察团来的那天,所有人都要精神抖擞,不能给咱们联合社丢人!”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大疤瘌答应得斩钉截铁。
挂了电话,沐添丁又立刻召集了周文海、张二奎和老支书开会。
“周工,你那边,必须在三天之内,把完整的土壤改良方案和种植规划图做出来!要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要让专家们一看,就知道咱们是专业的,不是瞎胡闹。”
“是!保证完成任务!”周文海的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这正是他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大好机会。
“二奎,你负责后勤保障和安保。从现在开始,基地周围二十四小时都要有人巡逻,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另外,准备好茶水、毛巾,把村部和合作社的办公室,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要一尘不染!”
“放心吧哥!保证办得妥妥的!”张二奎也兴奋地领了任务。
“老支书,”沐添丁最后看向老支书,“您得负责撰写一份汇报材料。把咱们合作社从无到有,再到成立联合社,带领两个村的村民共同致富的整个过程,都写进去。要写得生动,感人,突出咱们艰苦奋斗、科学致富的精神。到时候,要给省报的记者看。”
“好!好!这个我在行!”老支书激动得直搓手,“我今晚不睡觉,也得把这篇稿子给写出来!”
一场围绕着“迎接考察团”的战役,在沐家村和红旗岭同时打响。
整个联合社,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红旗岭那边,王大疤瘌彻底展现出了他作为“土皇帝”的动员能力。他亲自下到地里,带着几百号人,展开了“地毯式”的清理工作。那片广阔的河滩地,在短短几天内,就被拾掇得焕然一新,平整得像一块巨大的画布。
沐家村这边,周文海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办公室的灯,一连亮了两个通宵。他不仅做出了详细的方案和图纸,还用各种瓶瓶罐罐,制作了一套直观的土壤成分展示标本,准备给专家们一个惊喜。
老支书戴着老花镜,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他把沐添丁的创业故事,揉合了村民们的期盼和两个村子的合作,写成了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自己读了一遍,都感动得老泪纵横。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他们知道,这次考察,是联合社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大仗,也是最关键的一仗。打赢了,就能拿到“星火计划”这块金字招牌,从此一飞冲天。打输了,不仅前功尽弃,还会成为全县的笑柄。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考察团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气氛。
沐添丁站在合作社的院子里,看着来来往往忙碌的村民,看着远处红旗岭上空飘起的炊烟,心里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次迎检,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项目,更是为了凝聚人心。通过这次共同的战斗,才能把沐家村和红旗岭这两个原本互相敌视的村子,真正地捏合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就在迎检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开着一辆吉普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沐家村。
来人是县委办公室的王主任。
他一下车,就拉着沐添丁的手,一脸焦急地说道:“添丁啊,出了一点小状况。我刚接到省里的电话,这次来的考察团里,除了专家和记者,还多了一个人。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难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