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迷雾纪元生存录 > 第24章 技术交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魂基地的地下实验室比往常更加繁忙。学院的使者们带来了整整三箱技术设备,每一件都代表着规则科技的前沿成就。银白色的装置排列在实验室中央,表面流淌着液态规则能量的光泽,仿佛具有生命般微微起伏。

明镜教授站在一个形如水晶树的装置前,手指轻触其分支状的接口。“这是规则共鸣器,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规则感知范围。在永恒沙漏,你们已经体验过它的基础版本。”

陈末仔细观察着装置内部流动的规则能量。在他的规则视界中,共鸣器的结构如同一张精密的蛛网,能够捕捉并放大最细微的规则波动。但更令他注意的是,这些装置与龙魂基地现有的规则设备有着明显的兼容性。

“学院的技术与龙魂基地的体系很相似。”陈末指出这一点。

明镜教授微微颔首:“不是相似,而是同源。龙魂基地的创始人曾受过学院守护派的指导。可惜后来联系中断了,否则两个组织本可以共同进步。”

周振华缓步走近,目光扫过那些令人惊叹的设备。“龙魂基地愿意分享我们关于规则植物的研究成果。这些植物不仅能增强规则能力,还能稳定规则环境,对深渊之眼的任务可能有所帮助。”

实验室另一侧,张晓正与学院的星尘进行着技术交流。两人站在一个复杂的规则模拟装置前,全息投影中不断变换着各种规则结构的模型。

“你们的规则编织技术令人惊叹,”星尘真诚地说,“学院虽然理论上理解这种技术,但已经数百年没有出现能够实际操作的规则编织者了。”

张晓调试着模拟参数:“陈末的能力确实独特,但我们也开发了一些辅助技术。比如这个规则稳定装置,可以在他使用能力时提供支持,减少规则反噬的风险。”

投影中显示出规则稳定装置的设计图,星尘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巧妙的设计。学院有一种类似的装置,但原理不同。如果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也许能制造出更高效的支持系统。”

就在技术交流热烈进行时,云帆找到了小芸。两人站在实验室的角落,那里摆放着几盆龙魂基地特有的规则植物。

“你的规则感知很特别,”云帆轻声说,“不像后天训练的结果,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小芸轻轻触摸一株心灵低语的叶片:“从小我就能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东西。直到遇见守钟人,才明白这是规则感知的能力。”

云帆从随身设备中调出一组数据:“学院记录过几个类似的案例。这种先天规则感知者往往能与世界锚点建立更深层的连接。守钟人选择你作为媒介,不是偶然。”

两人的交流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实验室的主屏幕上显示出深渊之眼区域的最新监测数据。归一会的舰队已经完成了祭坛阵列的部署,深渊之眼周围的规则波动变得极不稳定。

“他们的进度比预计更快,”周振华面色凝重,“我们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行动。”

明镜教授立即下令:“启动技术整合程序。学院提供规则稳定锚和共鸣器,龙魂基地提供规则植物增强系统,第七区提供情报支持和后勤保障。”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实验室变成了一个高效的技术整合中心。学院的技术人员与龙魂基地的研究员并肩工作,将不同的规则设备进行适配和升级。陈末作为关键的规则编织者,参与了对规则稳定锚的改进工作。

“稳定锚需要与你的规则波动完全同步,”明镜教授解释道,“任何细微的不匹配都可能导致操作失败。”

陈末将手放在稳定锚的核心部件上,规则视界全面展开。他看到了装置内部复杂的规则结构,以及那些专门设计用于记录规则编织过程的组件。与明镜教授坦承的不同,这些记录组件比他描述的更加深入,几乎能够捕捉规则编织的每一个细节。

“这些记录组件,”陈末直接问道,“它们到底记录什么?”

明镜教授沉默片刻,然后做了个手势,让其他技术人员暂时离开。当只剩下他们两人时,她才低声回答:“它们记录的是规则本质。学院在寻找某种特定的规则特征,这种特征可能与规则之源有关。”

“为什么寻找规则之源?”

“因为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明镜教授的眼神变得深远,“规则吞噬者、世界锚点网络、两个世界的融合……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能隐藏在规则之源中。”

就在这时,韩啸从第七区总部返回,带来了最新的情报。他的表情严肃,手中拿着一份加密文件。

“第七区总部批准了联合行动,”韩啸说道,“但有一个条件——学院必须分享规则武器的核心技术。”

这个条件让实验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明镜教授的表情变得冷峻:“学院从不分享武器技术,这是我们的底线。”

韩啸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但第七区高层坚持这一点,他们认为规则武器是对抗规则吞噬者的必要手段。”

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学院坚持不分享武器技术,第七区则将其作为合作的前提。就在局面僵持不下时,陈末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与其分享武器技术,不如共同研发新的防御系统。”他建议道,“学院提供基础理论,第七区提供资源支持,龙魂基地提供测试环境。这样既能增强我们的实力,又不会触及学院的底线。”

这个提议经过短暂讨论后得到了各方的认同。明镜教授同意分享部分防御性技术的理论,第七区承诺提供研发所需的资源,龙魂基地则开放部分规则实验室作为研发基地。

技术交换在紧张而高效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学院的规则共鸣器与龙魂基地的规则植物系统成功对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规则增强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规则能力者的感知范围和精度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不可思议,”张晓测试着新系统,“我的规则感知范围扩大了整整三倍,而且清晰度也大幅提高。”

星尘满意地记录着数据:“规则植物的生物特性与学院的机械装置产生了协同效应。这种结合可能开创规则科技的新方向。”

与此同时,陈末和小芸在明镜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着规则稳定锚的适应性训练。这个装置比看起来更加复杂,需要极高的规则控制能力才能驾驭。

“稳定锚会在深渊之眼被激活时自动展开,”明镜教授讲解着操作要领,“但维持它的稳定需要持续输入规则能量。普通人最多坚持十分钟,而你需要坚持至少一小时。”

陈末感受着稳定锚内部的规则流动。它像是一个活着的实体,对使用者的规则波动既敏感又挑剔。任何不安或犹豫都会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小芸作为辅助者,负责在陈末操作稳定锚时维持他的规则平衡。“守钟人说,深渊之眼的守护者可能已经彻底堕落。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训练间隙,陈末独自来到实验室外的观景平台。夜幕已经降临,龙魂基地的规则屏障在夜色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在他脑海中,世界锚点网络的图景不断变化,深渊之眼的光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淡下去。

云帆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在担心深渊之眼的任务?”

陈末没有否认:“归一会的准备太充分了,仿佛每一步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学院也有同样的感觉。”云帆望向远方的黑暗,“我们怀疑归一会内部有预言能力者,能够预知未来的某些片段。”

这个可能性让陈末陷入了沉思。如果归一会真的能够预知未来,那么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可能落入对方的算计之中。唯一的变数,可能就是规则编织这种能够改变规则、进而改变未来的能力。

当晚,技术交换的主要部分基本完成。学院的规则设备已经与龙魂基地的系统完全整合,第七区的情报网络也开始为联合行动提供支持。在总部的战略室内,各方代表齐聚一堂,进行行动前的最后准备。

“根据最新情报,归一会的激活仪式将在四十小时后开始。”韩啸指着全息投影上的倒计时,“我们的舰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明镜教授展示着规则稳定锚的最终测试数据:“装置运转正常,但与深渊之眼的环境兼容性只有百分之七十八。剩下的不确定性需要陈末在现场调整。”

周振华最后检查着人员名单:“龙魂基地派出五艘规则战舰和两百名精锐能力者。学院和第七区各派出一支技术支持团队。陈末小队负责核心任务。”

行动计划确定后,众人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陈末在离开战略室前,再次查看了深渊之眼的实时监测数据。在那个海底锚点的周围,规则的紊乱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仿佛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

“不论归一会知道什么,”陈末轻声自语,“我们都要阻止他们。”

小芸来到他身边,手中拿着一个刚刚完成的规则编织物。那是一个小小的护符,散发着与守钟人相似的规则波动。

“带着这个,”她将护符递给陈末,“守钟人说,它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有所帮助。”

陈末接过护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和而强大的规则能量。这不仅是守钟人的祝福,也是两个已经修复的世界锚点的力量象征。

技术交换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责任。在即将到来的深渊之眼任务中,这些新技术将面临真正的考验。而陈末知道,这一次的行动,将决定整个世界锚点网络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