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 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卦象:? 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卦辞: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含义: 中孚卦象征内心诚信、真诚感通。卦辞意为:诚信能感化小猪小鱼(豚鱼),可获吉祥,利于渡过大河巨川,利于守持正固。中孚卦上卦为巽,代表风、柔顺;下卦为兑,代表泽、愉悦。风行泽上,象征诚信如风般温和而深入人心,如泽水般清澈而令人悦服。它强调诚信发自内心,不仅能感化万物,也能化解险阻,成就大业。中孚卦之道,重在以诚待人,以信立身,方能利涉大川,利贞持久。

故事:诚信者------孚心的感通之路

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盟约屡毁,人心诡诈。一位名叫孚心的年轻士子,他性情如风般柔顺(巽),内心如泽水般清澈(兑),深信“诚能动天”。孚心不慕权谋,只愿以诚信行走天下,化干戈为玉帛。他的历程,正是中孚卦“君子以议狱缓死”精神的生动演绎,从初始谨慎、诚感同类、得敌或鼓、月几望、有孚挛如到翰音登天,完整展现了诚信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九 · 虞吉,有它不燕

译文: 安守诚信可获吉祥,若有他心则不得安宁。

含义: 诚信之初,需安守本心(虞吉),不可怀有二意(有它不燕),否则心神不宁。象征诚信需从一而终,不可动摇。

初九故事:

残阳如血,将边城“陶丘”的夯土城墙染成了一片焦褐色。

风掠过城墙上的旌旗,带来远方沙尘的干燥气息,也带来了市井间隐约的喧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浮躁。

一辆牛车吱呀作响,载着年轻的士子孚心和他的简单行囊,缓缓驶入城门。

他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儒服,面容尚带几分书卷气的清俊,但那双眼睛,却如秋日深潭,沉静而明澈。

他名“孚”,字“心”,取意“诚信发自内心”。此次远离故土,受命前来这地处要冲、鱼龙混杂的边城,担任一名小小的狱吏。

“先生,狱讼之事,最是缠人,也多……嘿嘿,油水。”引路的老吏眯着眼,话里有话。

孚心只是微微一笑,如风过水面,不起波澜:“心之所向,在明是非,断曲直。余者,非所愿也。”

上任次日,一桩棘手的案子便摆在了他的案头。

城中富商孙贵状告平民石夫,声称石夫在为他运送一批贵重陶器时,蓄意损坏了其中价值百金的“龙凤呈祥壶”,要求严惩并巨额赔偿。

公堂之上,孙贵锦衣华服,言辞激烈,唾沫横飞。

石夫则是个黝黑壮实的汉子,急得满面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只会反复嘟囔:“大人明鉴!小的没有!那箱子搬下车时就是松的!小的冤枉啊!”

他身旁衣着补丁的妻子低声啜泣,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紧紧拽着她的衣角,眼神惶恐。

孚心仔细查看了作为证物的破损陶壶碎片,又询问了双方及几名在场力夫。

孙贵一口咬定是石夫搬运不慎,并暗示愿以“诚意”酬谢孚心,盼他“明察”。

石夫则指天誓日,说自己接手时木箱捆扎就有问题。

退堂后,孚心回到他那间简陋的官廨,对着摇曳的油灯,反复推敲案卷。

证词对不上,物证存疑,孙贵的“暗示”犹在耳边。

他踱步至窗前,望着边城清冷的月色,心中默念卦象:“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安守诚信可获吉祥,若有他心则不得安宁。)

“虞吉在诚,有它则燕失。”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此案关键在于诚信——他自己的诚信,以及对案件真相的诚信。

若因孙贵的财势或空口许诺而动摇(有它),内心必将无法安宁(不燕),又如何能明断是非?

翌日升堂,孙贵信心满满,甚至带来一名管家,手捧一个沉甸甸的锦盒。

“孚大人,”孙贵皮笑肉不笑,“此乃一点心意,望大人体恤鄙人损失,速速结案,严惩刁民。”

锦盒微开一角,里面竟是黄澄澄的金饼!

堂下衙役目光被吸引,石夫一家面如死灰。

孚心面色一沉,目光扫过那金饼,又落回孙贵脸上,清澈而锐利。

“孙员外,”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公堂,“本官职责,在于查明真相,秉公而断。此物,请收回。”

他抬手,毫不犹豫地将锦盒合上,推了回去。

“诚信乃立身之本,亦是断案之基。若为外物所动,怀有二心,则心神不宁,何以定纷止争?”

孙贵的笑容瞬间冻结在脸上,转为错愕,继而是一片铁青。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狱吏,竟如此不识抬举!

最终,因证据不足,且孚心怀疑木箱本身有问题,他当堂判决:石夫无需赔偿。

同时,他下令彻查当日负责封装木箱的孙家伙计。

石夫一家喜极而泣,叩头不止。

孙贵则狠狠瞪了孚心一眼,拂袖而去,留下一句阴冷的低语:“好个‘铁面’狱吏!咱们走着瞧!”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当夜,孚心回到住处,发现门上被人泼了污秽。

随后几日,城中流言四起。

有人说孚心收了石夫的贿赂,才偏袒于他。

有人说他年轻无能,断案糊涂。

更有甚者,翻出他出身寒微的旧事,讥讽他故作清高。

“大人,何苦为了一个穷汉,得罪孙员外这等人物?”连那位老吏也来劝说,“这污名,不好听啊。”

夜色深沉,孚心独坐灯下。

窗外风声呜咽,仿佛也夹杂着那些恶意的窃窃私语。

他并非毫无波澜。

清誉受损,无人不忧。

他感到一丝烦躁,一丝委屈,甚至有一瞬间,怀疑自己坚持“诚信”是否过于迂腐。

(“有它不燕”的考验来临)

他闭上眼,再次默诵爻辞。

“虞吉……有它不燕……”

不安,源自何处?

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金饼)与压力(谣言)让他产生了片刻的动摇(有它)!

若他当时收了金子,或是因畏惧流言而屈从孙贵,此刻内心岂能只是些许烦躁?只怕是寝食难安,备受煎熬!

想通此节,他豁然开朗。

如同拨开迷雾见月明。

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那份追求真相与公正的诚念,依旧坚定,不曾污染。

外界的毁誉,如同风过耳,既然问心无愧,又有何惧?

(安守本心,虞吉)

他站起身,推开窗户,让清冷的夜风吹入。

胸中的郁结随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坦荡与宁静。

他继续深入调查那起陶器案,不为流言所动。

转机,出现在几天后。

一名曾为孙家做工、因不堪盘剥而离去的匠人,听闻了孚心的“铁面”与石夫的冤屈,主动前来作证。

他揭露,那“龙凤呈祥壶”早在入库前就因孙贵自己赏玩时不慎磕碰,有了暗伤!

孙贵为了掩盖损失,才故意用了松动的木箱,嫁祸于负责最后运输、无权开箱查验的石夫!

真相大白!

孚心立即下令缉拿孙贵及相关伙计划归案。

在人证物证面前,孙贵无从抵赖,只得认罪伏法。

不仅石夫沉冤得雪,孚心因拒贿、破谣、秉公执法而名声大噪。

“铁面仁心”的称号,不胫而走,传遍了陶丘城的大街小巷。

民众都说,来了位只认真理、不认金银的“孚青天”。

望着前来道谢、带着粗糙土产、眼中含泪的石夫一家,孚心心中充满了安然。

这份吉祥,并非来自权势或财富,而是源于他安守了内心的诚信。

他成功渡过了诚信之路上的第一次考验。

虞吉。

讲述了年轻士子孚心初入仕途,担任边城狱吏时,面对富商孙贵的贿赂与诬告阴谋。他深刻领悟“虞吉,有它不燕”的爻辞深意,坚守内心诚信,毅然拒贿,顶住压力公正断案,为平民石夫洗刷冤屈。尽管期间遭遇孙贵散播谣言中伤,一度内心困扰,但他通过自省更加坚定了安守诚信的本心(虞吉),最终等到真相大白,不仅个人内心安宁,更赢得了“铁面仁心”的美誉和民众的信任(吉)。这生动阐释了中孚卦初九爻辞的智慧:在践行诚信之道的初始阶段,必然会面临外界的诱惑与考验。关键在于能否坚定不移地安守本心,排除二意(有它不燕)。只要内心真诚如一,不因利益或压力而动摇,就能化解纷扰,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吉祥,为诚信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