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瑾柔女子书院的后院里,十几个女学生正围坐在虞怀瑾身边,听得入神。
......所以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虞怀瑾轻摇团扇,目光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就像我们书院的先生们,有的精通算学,有的擅长刺绣,有的饱读诗书。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长处。
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王妃,我......我绣花总是扎手,是不是很笨?
虞怀瑾笑着摸摸她的头:怎么会?我听说你算学课上总是第一个答出题目,这可是了不得的本事。
小姑娘眼睛一亮,小脸顿时绽开笑容。
这时,书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管事嬷嬷匆匆进来禀报:王妃,外面来了好些百姓,说是要请教您管教孩子的事。
虞怀瑾有些诧异,起身来到书院门前,只见外面黑压压围了一大群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领着孙子的老人,甚至还有几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男子。
王妃!一个粗布衣裳的汉子扑通跪下,求您教教我们吧!我家那小子整天上树掏鸟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听啊!
他身后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缩着脖子,脸上还带着泪痕。
虞怀瑾连忙让人扶起汉子,温声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平时喜欢做什么?
汉子一愣:叫、叫铁蛋。就喜欢爬树掏鸟窝,还能做什么?
爬树厉害吗?
那倒是厉害,汉子挠头,村里数他爬得最高。
虞怀瑾蹲下身,平视着男孩:铁蛋,你能不能帮书院一个忙?
男孩怯生生地抬头。
虞怀瑾指着书院里一棵高大的槐树:那树上有几个鸟窝,先生们想观察小鸟,可是爬不上去。你能不能每天来帮我们看看小鸟长大了没有?
铁蛋的眼睛顿时亮了:真的?我能爬!
不过,虞怀瑾话锋一转,要观察小鸟,得先学会认字写字,不然怎么记录呢?
铁蛋犹豫了一下,用力点头:我学!
虞怀瑾直起身,对那汉子道:这孩子身手敏捷,观察力强,是块好料子。让他每天来书院半个时辰,我派人教他认字,顺便让他帮忙照看书院的花木。
汉子又惊又喜:这、这怎么好意思......
不妨事。虞怀瑾笑道,每个孩子都是宝,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他们的好。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一个妇人挤上前:王妃,我家闺女就爱在灶台前捣鼓,能把野菜做出花来,这......这算长处吗?
当然算!虞怀瑾肯定地说,民以食为天,会做饭可是大本事。让她来书院厨房帮忙可好?顺便学学算账识字。
那妇人喜极而泣:谢王妃!
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王妃这是要把所有孩子都惯成纨绔子弟啊!
众人回头,只见周博士又带着几个老学究来了,个个面带讥讽。
虞怀瑾不慌不忙:周博士何出此言?
自古以来,教子当严!周博士义正词严,您这般纵容,岂不是要毁了这些孩子?
纵容?虞怀瑾轻笑,我让他们来书院读书识字,学习本事,怎么是纵容?
可是......周博士指着铁蛋,这等顽劣孩童,就该严加管教!
周博士,虞怀瑾忽然问,听说令郎今年又要参加秋闱?
周博士面露得色:不错,犬子苦读多年......
这是第几次了?虞怀瑾温和地打断。
周博士脸色一僵:第、第三次......
令郎可喜欢读书?
自然是喜欢的!周博士强撑着说。
可我听说,虞怀瑾缓缓道,令郎最擅长的是木工活,曾经给您做过一个极其精巧的书匣?
周博士愣住了:您怎么知道?
因为那书匣现在就在书院里。虞怀瑾示意管事嬷嬷取来一个精致的木匣,这是令郎前日托人送来的,说是感谢书院开导了您。
周博士颤抖着手接过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放着文房四宝,每个隔层都做得巧夺天工。
这......这真是犬子做的?
虞怀瑾点头:令郎在木工上的天赋,远胜读书。为何非要逼他走科举之路呢?
周博士捧着木匣,半晌说不出话。
围观的百姓中有人小声议论:
周公子那个书匣做得真精巧!
要是专心做木工,早成大师傅了!
可不是嘛,非要逼着考科举......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父亲!
众人让开一条路,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快步走来,对着周博士深深一揖:父亲,儿子想明白了。儿子不爱读书,只爱木工。请您成全!
周博士看着儿子,又看看手中的木匣,长叹一声:是为父错了......
这一幕让在场众人都深受触动。
一个老奶奶拉着孙子走上前:王妃,您说得对!我家这小子就爱摆弄算盘,他爹非逼他练武,整天打得鸡飞狗跳......
虞怀瑾笑着对那孩子说:喜欢算盘是好事,来书院学记账可好?
孩子兴奋地直点头。
夕阳西下,书院门前的人群渐渐散去。每个离开的人脸上都带着豁然开朗的神情。
墨云柔从书院里走出来,挽着母亲的手:母亲,您今天可是点醒了不少人。
虞怀瑾望着天边晚霞,轻声道:这世上本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发现孩子优点的父母。
可是母亲,墨云柔好奇地问,您当初是怎么发现我们兄妹几个的长处的?
虞怀瑾笑了:云辰过目不忘,却坐不住,我就让他管账,把数字当游戏;云锋精力旺盛,我就送他去军营,让他尽情施展;你呢,从小就爱美,对衣裳首饰有自己的见解......
所以您就支持我开铺子!墨云柔接口道,眼中闪着感动的泪光,母亲,若不是您,我们可能都成了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
不会的。虞怀瑾拍拍女儿的手,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只是帮你们擦去了表面的灰尘而已。
这时,铁蛋兴冲冲地跑过来:王妃!我认识十个字了!先生夸我学得快!
虞怀瑾摸摸他的头:真好。明天记得来看小鸟。
铁蛋用力点头,蹦蹦跳跳地跑了。
墨云柔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道:母亲,我想在商号里设个学徒位置,专门收这些有特长的孩子。
这个主意好。虞怀瑾欣慰地点头。
晚风拂过,带来远处孩童的欢笑声。那些曾经被责骂不务正业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战王府因材施教的家教理念,也随着这阵阵晚风,吹进了京城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