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29章 女子书院,王妃亲自题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女子书院,王妃亲自题名

春日的阳光洒在京城西街新挂的牌匾上,瑾柔女子书院六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书院门前车水马龙,来看热闹的百姓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

让让!让让!王妃的车驾到了!官兵费力地维持着秩序。

虞怀瑾从马车上下来,今日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常服,却难掩通身气度。早已等候在门前的墨云柔快步迎上来,亲昵地挽住母亲的手臂。

母亲您看,墨云柔指着牌匾,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这字可是按您的要求,特意请翰林院的李学士题的。

虞怀瑾抬头端详片刻,轻轻摇头:少了些味道。

墨云柔愣住了,这可是李学士最拿手的楷书......

取笔墨来。虞怀瑾淡淡一笑。

下人连忙抬来书案,铺上宣纸。围观的百姓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王妃要做什么。

虞怀瑾执笔蘸墨,手腕轻转。瑾柔女子书院六个大字跃然纸上,笔力遒劲中带着几分柔美,自成风骨。

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

墨云柔惊喜地拍手:母亲这笔字,比李学士的更有气韵!

书院既要教女子自立,这牌匾自然该由女子来题。虞怀瑾放下笔,目光扫过围观的百姓,今日起,凡是年满十岁的女子,不论出身,皆可来书院读书。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女子读书?这不是胡闹吗?

听说还要教打算盘、学记账呢!

这成何体统......

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妇人壮着胆子问:王妃,穷人家的女娃......真能来念书?

不但能来,虞怀瑾温和地看着她,书院还管一顿午饭。若学得好,将来还能介绍到云柔的商号里做事。

那妇人激动得直抹眼泪:这、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我反对!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几个穿着儒衫的老者怒气冲冲地走来。为首的是国子监的周博士,他指着牌匾的手都在发抖: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妃这是要败坏世风啊!

墨云柔正要反驳,虞怀瑾轻轻按住她的手,上前一步:周博士何出此言?

自古以来,女子只需相夫教子,读什么书?识什么字?周博士痛心疾首,王妃这是要乱了纲常!

虞怀瑾不慌不忙:敢问周博士,令堂可识字?

周博士一愣:家母......略通文墨。

这便是了。虞怀瑾微微一笑,若令堂不识字,如何教导博士读书明理?若天下女子都不识字,又如何相夫教子?

周博士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再说,虞怀瑾环视众人,如今战王府的产业,大半由云柔打理。若她是个不识字的,如何管理这偌大家业?

墨云柔适时接话:周博士,我去年缴的税银,怕是比国子监全年的俸禄还多呢。

围观的百姓哄笑起来。周博士气得胡子直抖,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王妃说得在理!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女搀扶着一位老妇人走来。那少女虽然衣衫朴素,眼神却格外明亮。

民女翠姑,住在城西。少女向虞怀瑾行了一礼,我娘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当年被地契上的字骗了,这才把祖宅贱卖了。若是女子都能读书识字,哪还会受这种欺瞒?

老妇人连连点头,用衣袖擦拭眼角。

虞怀瑾柔声问:你可愿来书院读书?

翠姑激动得声音发颤:愿意!民女愿意!

虞怀瑾转身对众人道,今日起,书院不但教读书识字,还教算账、刺绣、医药,但凡女子能用得上的,都教。

人群中响起一片叫好声,尤其是那些带着女儿来的父母,个个喜形于色。

周博士见状,冷哼一声:歪理邪说!拂袖而去。

墨云柔担心地低语:母亲,这些老学究最是顽固,怕是会去皇上面前告状。

由他们去。虞怀瑾神色平静,皇上若是问起,我自有说法。

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王、王妃......

虞怀瑾低头,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拽着她的衣角。女孩瘦瘦小小的,眼睛却很大。

你想读书?虞怀瑾蹲下身,与女孩平视。

女孩用力点头,又怯怯地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搓着手,局促地站着。

那是我爹。女孩小声说,爹说,要是书院真管饭,就让我来......

虞怀瑾心头一酸,起身对那汉子道:这位大哥,书院不但管饭,若是学得好,每月还发五百文钱贴补家用。

汉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真的?

自然是真的。墨云柔接口道,我商号里正缺会写字算账的女账房,月钱二两起。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二两银子,够普通人家过一个月了!

那汉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谢王妃!谢小姐!小老儿给您磕头了!

这一跪,像是打开了闸门。在场的穷苦人家纷纷跪倒道谢,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虞怀瑾连忙让人扶起大家:快请起。要谢就谢云柔,这书院是她出的银子。

墨云柔俏皮一笑:银子是女儿出的,主意可是母亲想的。

母女相视而笑。

这时,管家匆匆过来,在虞怀瑾耳边低语几句。

虞怀瑾眉头微挑,对众人道:皇上和皇后娘娘派人送贺礼来了。

只见一队宫人捧着锦盒走来,最显眼的是一块御笔亲题的匾额:巾帼书院。

为首的太监笑道:皇上说了,王妃兴办女子书院,实乃利国利民之举。特赐此匾,以资鼓励。

虞怀瑾领旨谢恩,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

方才还持反对态度的几个文人,此刻都傻了眼。皇上都认可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母亲,墨云柔兴奋地挽着虞怀瑾,咱们成功了!

虞怀瑾望着书院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深远:这才只是开始。

她看见翠姑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院的门柱,眼中闪着渴望的光。

她看见那个瘦小的女孩紧紧拉着父亲的手,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

她看见更多女子的身影,正在向着书院走来。

云柔,虞怀瑾轻声道,记住,我们今日种下的是一颗种子。来日,它必会长成参天大树。

墨云柔重重点头,眼中泪光闪烁:女儿明白。

阳光正好,洒在瑾柔女子书院的牌匾上,也洒在每个怀揣希望的少女脸上。

这一刻,虞怀瑾仿佛看见了不一样的未来——一个女子也能读书明理、自立自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