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根脉(六)

冬日的李家庄,被一场大雪覆盖,天地间一片静谧的银白。往年的冬天,是老人们最难熬的季节,寒冷和孤寂如同无形的枷锁。但今年,“归园堂”里却热气蒸腾。

三伯父的“生态循环”计划,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整个冬天,老人们都没闲着。农闲变成了“农忙”,只是这“忙”法,与以往大不相同。

“归园堂”的墙上,挂起了一块大黑板,上面用粉笔画着简易的鸡舍结构图、林下养殖的示意图。三伯父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我给他打印的资料,像私塾先生一样,给合作社的成员们“上课”。

“这林下养鸡,好处多着哩!”他敲着黑板,“鸡在林子跑,能吃掉地里的虫子和草籽,省了饲料,还能松土。鸡粪拉地里,就是上好的肥料,山楂树长得壮!”

王老憨举手提问,像个认真的学生:“根生,那冬天鸡咋办?咱这山里冷得很。”

“所以咱这鸡舍得搭得讲究!”三伯父早有准备,指着图纸,“墙体要厚,要背风向阳,顶上还得留透光窗。咱们用合作社的钱,买点便宜的材料,自己动手,能省则省!”

说干就干。男人们负责搭建鸡舍的骨架,用的是从后山砍来的韧性好的杂木和合作社买的铁丝、塑料薄膜。女人们则用稻草和旧棉絮,编织厚厚的门帘和保温垫。雪花从敞开的棚顶飘进来,落在他们花白的头发和忙碌的手上,很快又被屋里的热气融化。

三伯父是总指挥,也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补的工兵。他的手因为长时间接触冰冷的木材和铁丝,裂开了好几道血口子,只是随意地用胶布一缠,又继续忙活。看着初具雏形的鸡舍在雪地里立起来,他眼里闪烁着比年轻人还炽热的光。

鸡舍落成那天,合作社拿出部分积蓄,购进了第一批两百只耐寒的本地鸡苗。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在温暖的鸡舍里叽叽喳喳,给寂静的山坡带来了蓬勃的生气。老人们轮流值班,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照料着这些承载着新希望的“金凤凰”。

冬去春来,积雪消融,泥土的芬芳再次弥漫在空气中。后山的山楂树苗挺过了严冬,绽露出更多新绿。林下的鸡群已经开始自由觅食,羽毛日渐丰盈。

就在这时,三伯父又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那天,他带着我和几个合作社骨干,爬上村后最高的山坡。春风拂面,视野极佳,脚下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新绿的山楂林,蜿蜒的小河,以及那片被守护下来的、即将播种的河滩地。

“你们看,”三伯父伸手指点着,“咱们这李家庄,山、水、田、园、老宅子,样样俱全。城里人现在不就喜欢往这种‘原生态’的地方跑吗?咱们能不能……也搞搞这个?”

“旅游?”王老憨瞪大了眼,“咱这穷乡僻壤,谁来?”

“不是那种大旅游,”三伯父显然深思熟虑过,“就叫……‘回家看看’!让那些从咱村出去的人,还有他们城里的朋友,回来住两天。就住咱们收拾出来的老宅,吃咱们自己种的菜、养的鸡,看看咱们怎么种地、怎么喂鸡。让他们也来体会体会,咱们这‘根脉’是咋回事!”

这个想法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波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

“咱这老胳膊老腿,还能伺候客人?”

“人家城里人讲究,咱这条件,人家能看上?”

“万一出点啥事,谁担得起责任?”

面对质疑,三伯父没有硬来。他先是让我帮着在网上找了些国内外成功乡村游的案例和图片,在“归园堂”里放给大家看。然后又联系了几户家里有空置老宅、子女又在城里有点人脉的老人,让他们动员子女先带朋友回来“试住”。

第一批“试住”的客人,是建军哥和他的几个同事。他们住在三伯父精心打扫过的老宅里,吃着刚从地里摘的蔬菜和林下跑的鸡下的蛋,跟着三伯父去果园除草,去山坡上喂鸡。几天下来,这几个被城市喧嚣包围的年轻人,竟有些乐不思蜀。

“爸,你这地方,真是块宝地!”建军哥临走时,由衷地对三伯父说,“我那些同事都说,在这里心特别静,吃的东西也特别香。他们还想介绍朋友来呢!”

成功的“试住”像一颗定心丸。合作社再次召开大会,经过激烈而民主的讨论,最终决定:成立“李家庄根脉乡土体验项目”。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几间自愿提供的老宅,统一标准,统一接待。收入的一部分归房主,一部分纳入合作社公共基金。

初夏时节,李家庄迎来了第一批正式预约的客人。是三户来自省城的家庭。老人们既紧张又兴奋,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三伯父亲自担任“导游”,带着客人们认识各种庄稼,讲解老物件的故事;李二奶奶带着女人们,用最地道的农家做法,款待远方的来客;王老憨则负责展示他的“传统农具使用技巧”,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夜晚,客人和村民们一起聚在“归园堂”前的空地上,燃起篝火。孩子们追逐嬉戏,大人们喝着用山楂嫩叶泡的茶,聊着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火光映照在每一张脸上,模糊了年龄的界限,也模糊了城乡的距离。

三伯父坐在稍远处的磨盘上,看着这热闹而和谐的一幕,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满足的笑容。他守着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根脉,一个村庄的根脉,他似乎在尝试着,为一种濒临遗失的生活方式,守护住最后的火种,并小心翼翼地,试图将它传递给更多迷茫于现代都市中,渴望寻找灵魂栖息地的人们。

根脉,在坚守中生长,在生长中延伸出意想不到的枝桠,向着更广阔的世界,探出了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