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 第157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金人有铁骑,咱们就用火枪排队枪毙,让他们有来无回!”

“要用咱们的优势,去打他们的劣势!要用咱们的长处,去揍他们的短处!狠狠地揍!”

李云龙这番简单粗暴,却又极具冲击力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他们之前考虑的,都是传统战争的打法。

而皇帝提出的,是一种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以火器为核心的全新战争理念。

“陛下英明!”韩世忠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地抱拳。

岳飞的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一扇新的大门在他面前打开了。

讨论过程中,有大臣提出火药运输困难,火炮笨重等具体问题。

李云龙一一解答,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比如提前建立前线补给基地,用水路运输重型装备,甚至征调民夫,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他再次强调了他的军事思想:

“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后勤,是科技,是脑子!”

一场关于进军方略的讨论,变成了李云龙的个人军事教学课。

他提出的种种超前理念,彻底颠覆了这些大宋将帅的认知,也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为期一个月的魔鬼体能训练结束了。

新兵们像是被扒了一层皮,又重新长出了一副筋骨。

他们不再是松散的农夫和市民,而是一群眼神坚毅、体魄强健的士兵。

但这仅仅是开始。

岳飞的训练计划,进入了第二阶段——技能培训。

五十万新兵,根据李云龙的规划和各自的体能、特长,被分成了四大兵种:步兵、骑兵、火枪兵、炮兵。

从此,他们将各司其职,在不同的训练场上挥洒汗水。

步兵的训练场上,尘土飞扬。

新兵们背着沉重的行囊,穿着厚重的铠甲,在教官的嘶吼声中进行着长途跋涉。

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快!快!跟上!”

“你们的脚下是刀山火海吗?一个个磨磨蹭蹭的!”

“想不想娶燕云的婆娘了?就你们这速度,黄花菜都凉了!”

除了急行军,他们还要练习队列和刺杀。

成千上万的人,要做到令行禁止,横平竖直,如同一人。

手中的长枪,每天要刺出上千次,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

骑兵的训练场,则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马蹄声轰鸣,卷起阵阵草屑。

很多南方来的新兵,连马都没摸过,第一次上马背,吓得嗷嗷直叫,没跑几步就摔了下来。

教官们可不会心慈手软。

“摔下来就给老子爬上去!”

“马都驯服不了,还想上阵杀敌?做梦!”

从最基础的马术训练,到马上劈砍、马上射箭,再到复杂的骑兵冲锋阵型配合。

这些曾经的旱鸭子,正在被摔打成马背上的狼。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火枪兵和炮兵的训练场。

这里戒备森严,被列为军事禁区。

火枪兵们人手一杆崭新的燧发枪。

教官们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装填、瞄准、射击的流程。

“火药、弹丸、通条!一气呵成!”

“给老子快!再快一点!”

一个火枪兵教官扯着嗓子大声吼道。

“上了战场,你装弹慢一秒,就是把自己的小命送到敌人刀口下!”

新兵们的手被火药熏得漆黑,肩膀被后坐力撞得青一块紫一块,但眼神却异常专注。

三段轮射的配合训练,更是枯燥而严苛。

上千人分为三排,一排射击,一排准备,一排装填,循环往复,要求做到无缝衔接,火力不断。

炮兵训练场更是个力气活。

一个个壮得像牛犊子一样的新兵,嘿咻嘿咻地喊着号子,把沉重的虎蹲炮架设到指定位置。

“我滴个娘诶,这炮可真重啊!”一个新兵擦着额头的汗,气喘吁吁。

旁边的炮兵教官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重才好!重才有威力!”

“等你们把它拖上城头,一炮轰开金狗的乌龟壳,你就知道它有多宝贝了!”

训练强度极大,几乎每天都有人累得虚脱。

但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想当逃兵。

那高昂的军饷,那分房分地的承诺,那迎娶燕云美人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渴望,支撑着他们咬牙坚持下去。

训练结束后,士兵们会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擦拭着自己的兵器,一边分享着训练的心得,互相鼓劲。

“唉,今天又被教官踹了好几脚。”

“知足吧你,我今天从马上摔下来五次,屁股都快成八瓣了。”

“你们说,咱们真能打到燕云去吗?”

“废话!陛下都说了,有枪有炮,金狗算个屁!”

高能的时刻,终于在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中到来了。

当数千名火枪兵第一次同时扣动扳机。

“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枪声汇成一片雷鸣,巨大的硝烟瞬间弥漫了整个靶场。

新兵们被这巨大的声势震得耳朵嗡嗡响,脸上却写满了兴奋和紧张。

他们看着远处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的靶子,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手中这根“烧火棍”的恐怖威力。

他们,将是改变这个时代战争模式的第一批人。

八十万大军集结完毕,训练也步入正轨。

整个汴梁,就像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所有的零件都在高速运转。

而这台机器的燃料,就是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个道理,当过团长的李云龙比谁都清楚。

他把户部尚书和一干负责后勤的官员,全都召集到了御书房。

这一次,他的脸上没有了平日的戏谑和玩笑,神情异常严肃。

“户部尚书。”

李云龙的目光锐利如刀,看得那个精打细算的老头心里直发毛。

“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是战士的胆!”

“没有粮草,再精锐的部队,上了战场也得饿着肚子当软脚虾!”

户部尚书连忙躬身,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汗。

“陛下放心!臣已经按照您的旨意,调集了全国的粮草!”

“并通过水路和陆路,组建了庞大的运输队,正源源不断地往前线军营输送!”

李云龙点了点头,表情稍缓。

“嗯,光有吃的还不够。”

他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