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马赫”项目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如同一块巨石投入省城看似平静的官场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林峰从青州返回省发改委时,能明显感觉到委内气氛的微妙变化。那些此前因评估风波而观望、甚至隐隐疏远的目光,此刻多了几分敬畏和热切,经过走廊时,主动打招呼、汇报工作的声音都殷勤了不少。
杨新民第一时间来到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林主任,您回来了!太好了!‘克虏伯马赫’的项目一公布,委里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都是询问相关政策和想争取配套机会的!之前一些对产业走廊持怀疑态度的同志,现在也都改口了,说还是林主任您有远见!”
林峰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随手翻看着桌上积压的文件。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一时的胜利固然可喜,但陆天明那只无形的手绝不会因此收回,反而可能因为受挫而施加更大的压力。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评估工作的‘征求意见’进行得怎么样了?”林峰头也不抬地问道。
杨新民脸上的兴奋稍敛,压低声音道:“各处室反馈的意见……分歧很大。支持我们的一方认为评估应该简化流程,突出重点;但赵副主任那边……还是坚持他那套严苛标准,据说私下里联络了不少人,阻力不小。”
“意料之中。”林峰合上一份文件,目光平静,“按原计划,召开班子会,集中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上报。”
“是。”
班子会的气氛果然如同预料般紧张。赵文斌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公开尖锐质疑,但在讨论具体评估指标时,依旧寸土不让,引经据典,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其背后站着谁的意志,不言而喻。林峰则稳坐钓鱼台,一方面肯定“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反复强调评估要“服务发展”、“尊重实际”、“分类指导”,双方观点激烈碰撞,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又拖到下午,依然未能达成共识,最终只能暂时休会,择日再议。
这僵持不下的局面,本身就是陆天明想要的效果——用无休止的程序内耗,拖住林峰前进的步伐。
就在林峰为评估事宜殚精竭虑之时,加密渠道传来了李锐的紧急通讯。
“头儿,有两件事。第一,‘章鱼’团队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攻击升级了!他们联合了几家影响力更大的对冲基金,加大了对我们关联上市公司的做空力度,并且开始在更广泛的财经媒体上散布关于我省‘政策内耗’、‘重点项目可能搁浅’的负面分析,试图引发更大范围的恐慌性抛售。我们之前准备的反制资金,压力很大!”
林峰眼神一凝,张克勤和宋清河的残部果然贼心不死,而且抓住了陆天明制造内部矛盾的时机,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
“启动‘捕鱼’计划第二阶段!”林峰果断下令,“联系我们在京城的盟友,动用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在关键点位进行托盘!同时,把我们掌握的、关于‘克虏伯马赫’项目成功签署的利好消息,通过权威渠道尽快释放出去,对冲负面舆论!我要让他们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白!”李锐应道,“第二件事……是关于陆副省长的。我们监测到,陆省长的秘书,近期与京城某位退居二线、但影响力仍在的老领导,联系异常频繁。而且,就在‘克虏伯马赫’项目备忘录签署后,陆省长亲自给审计厅打了电话,要求他们‘重点关注’近期部分重大项目的‘决策流程合规性’和‘资金使用效益’。”
林峰的心猛地一沉!陆天明这是要双管齐下!一边在明面上用评估程序拖住他,另一边,竟然动用了审计这把利剑!审计厅一旦介入,以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就算查不出什么问题,光是调查过程本身,就足以让很多与之相关的项目和干部噤若寒蝉,极大地影响工作推进。而且,陆天明联系京城老领导,显然是在寻求更高层面的支持,为后续可能更激烈的动作铺路!
对手的反扑,来得又快又狠!这才是真正的官场老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直指要害。
压力如同实质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林峰感到太阳穴隐隐作痛。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被暮色笼罩的城市,霓虹初上,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就在这时,私人手机响起,是姜欣。
“林峰,你晚上回来吃饭吗?小毅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一首新儿歌,一直念叨着要唱给你听呢。”姜欣的声音带着一丝期盼和不易察觉的担忧,她似乎总能敏锐地感知到丈夫承受的巨大压力。
听着妻子温柔的声音和背景里儿子咿咿呀呀的吵闹声,林峰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回,我一会儿就回去。”他声音不自觉地放柔,“我也想听听小毅的新儿歌。”
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
挂了电话,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他拿起加密手机,联系了秦风。
“风子,陆天明动了审计这把刀。你想办法,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摸清楚审计厅这次可能派出的带队人选和初步审计方向。我们要提前做准备。”
“明白,头儿。保证让他们审计个‘明白’!”秦风的声音带着跃跃欲试。
接着,林峰又拨通了周岚的电话,将陆天明动用审计和联系京城老领导的情况告知了她。
电话那头,周岚沉默了片刻,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林峰,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陆省长联系的那位老领导,与我父亲……并非一路。他这次出手,恐怕不仅仅是针对项目,更深层的,可能涉及更高层面的……站位和路线分歧。你要有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风波,可能会超出省一级的范畴。”
更高层面的站位和路线分歧?林峰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可能已经卷入了一场远超他当前层级的、更为宏大的棋局之中。他和他所推动的改革,似乎成了某个更大冲突的焦点或导火索。
“我知道了,岚姐。”林峰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如何,‘智能装备产业走廊’必须走下去,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政绩,更关系到全省未来的产业生态和无数人的生计。”
“我明白,青州这边,我会守住。”周岚的语气同样坚定。
结束通话,林峰独自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办公室内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弱光芒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
审计的利剑悬顶,境外资本的攻击升级,高层潜在的路线分歧……所有的压力汇聚在一起,仿佛要将他碾碎。
然而,他眼中那簇火焰却从未熄灭。他从最底层一路走来,经历过战场的生死,也经历过官场的倾轧,从未被真正击垮过。
他拿起笔,在摊开的稿纸上,缓缓写下了四个字:坚守,破局。
风雨欲来,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倒要看看,在这惊涛骇浪之中,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