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

陈露露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采访顺利结束,两人互相道谢后,孙祺将他们送到公司门口。

回到杨帆的办公室,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杨帆听后也十分愤怒。

“就这么定了,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们怕了他,谁都能来踩一脚。

华艺这次抓不到把柄就算了,以后新账旧账一起算。

卢川那边绝不能给他面子。

小祺,你说说,这部短片需要多少预算?咱们按最高标准来,用钱压死他。”

“哎呀,凡哥,别急,我剧本还没写呢,谈什么预算。”

“没事,先准备着。

我马上通知下去,公司里的高手都待命,就等你剧本。

你什么时候写好,我们就什么时候开拍。”

孙祺想了想,觉得杨帆说得也有道理。

如果能在年前完成,那就最好不过了。

“你在干嘛?”

“?我没干什么?”

孙祺一脸茫然,不明白杨帆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事就别站这儿了,赶紧回去写你的剧本。”

啧!

看到杨帆那副嫌弃的表情,孙祺真想打人。

今天更新5000字,还有一章补更,但会晚点发,太晚的话就明天发。

这个月目标是至少更新15万字,求月票。

谢谢大家!

一部电影的剧本,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第一种是纯原创剧情。

这很难,因为套路就那么多,前人都写过了。

要想逻辑通顺、没有漏洞,还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前期需要极好的灵感,后期还得不断修改漏洞,周期很长。

第二种是改编剧情,比如根据原着或者真实事件改编。

因为电影需要制造戏剧冲突,所以要对原着或原事件进行二次创作。

这也不容易。

在短时间内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本来就不简单,更何况要改编得精彩、有冲突、能带动观众情绪,同样困难。

孙祺试过原创,但两天下来,头发掉了一大把,剧本却毫无进展。

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他自己都不满意。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导演圈常说“一本难求”。

既然原创走不通,孙祺开始尝试改编。

可就在他准备动笔时,突如其来的事件再次把他推上风口浪尖。

原来,在他闭门写剧本的这两天,关于他和卢川导演在本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评委座谈会上的事情,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版本越来越多。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两位优秀的青年导演因对一部影片的看法不同,在座谈会上发生了争执。

卢川导演批评孙祺的作品《假结婚》缺乏艺术性,孙祺则进行了有力回应。”

像《南都娱乐》这样曾采访过孙祺的媒体还算客观,但其他一些小报则毫无顾忌。

他们只顾追求轰动效应,完全不顾事实。

有的报道说“两人在座谈会中发生肢体冲突”,

更有夸张的称“两位导演为一名女演员争风吃醋”。

这让全国影迷都围观了一场热闹。

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见情况失控,不得不公开澄清,说明当天的情况。

但措辞很委婉,说孙祺与卢川就电影问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然而舆论并未平息。

无奈之下,孙祺只能暂停剧本写作,召开新闻发布会。

“孙祺导演,请问座谈会当天您是否确实与卢川导演发生了争执?”

“不算争执。

我们都是导演,对电影有不同的看法,见面交流时态度都很认真,外人看来像是争执。”

面对媒体,孙祺依旧表现得漫不经心。

他心里明白,这事终究不光彩,不能直接说两人差点动手。

他的回答并没有让台下的记者满意,有人继续追问:

“但卢川导演曾表示,他认为《假结婚》缺乏艺术价值,所以才提出批评。”

“这位记者朋友,不管卢川导演怎么说,我要指出,这种观点本身就有问题。

《假结婚》是一部商业片,追求的是票房和衍生收益,以观众认可为目标。”

“而卢川导演关注的艺术电影,往往探讨哲理、人性等深层次主题,拍摄手法新颖,目标是业内认可。”

“这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话题专业,记者一时难以反驳,便换了个问题:

“有消息说,您和卢川导演将分别拍摄爱情题材的短片作为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是否意味着你们有意一较高下?”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孙祺还是感到意外。

没想到记者竟然把内情打听得这么清楚。

但他还是不能承认。

做人可以张扬,但不能无理。

“这个问题我不方便回答。

拍开幕短片是受组委会邀请,至于所谓的较量,我觉得电影本来就是拍给观众看和评价的。”

看到台下还有不少记者举手想提问,孙祺觉得不宜再说太多,干脆做了最后总结。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最后我宣布一件事。”

“原本我通过学校推荐,担任本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学生评委。

但由于我本人有作品参评,尽管主办方没有相关规定,出于避嫌考虑,我决定辞去学生评委一职。”

这是孙祺在发布会前就和杨帆商量好的。

现在媒体对这件事很感兴趣,难免有人借此生事,不如主动退出,提前堵住这个漏洞,避免以后被炒作。

发布会结束后,孙祺和杨帆回到公司,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这些记者是不是太无聊了?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一个个都揪着不放。”

杨帆从茶盒里拿出一点茶叶放进壶里,盖上盖子,用热水冲泡,边冲边笑着说:

“你现在还不知道你有多火。

有话题,记者当然盯着你不放。

再说了,这也不是坏事。”

“不是坏事?”

孙祺放下茶杯,露出疑惑的表情。

“嗯,你这几天一直在忙剧本,没注意外面的消息。

借着这波媒体炒作,《假结婚》的票房居然逆势上涨了。”说着朝孙祺晃了晃五根手指。

“单日票房突破五百万,两天进账一千万,总票房已经一点九亿。

照这个趋势,最终票房肯定能破两亿。

你说这波炒作值不值?”

如果这样算,确实是个意外收获。

自2002年龙啯电影进入商业化阶段后,关于艺术与商业的争论愈发激烈。

新一代电影人以及一些勇于创新的前辈开始尝试拍摄商业片,但仍有保守派坚持认为只有艺术片才是真正的电影,商业片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

此次孙祺与卢川在座谈会上的争执,如同**,将龙啯电影界艺术与商业的矛盾公开化,引发广泛关注。

许多原本没看过《假结婚》的观众也因此好奇而走进影院,使得该片在上映最后一周出现了罕见的票房回升。

发布会结束后第二天,孙祺在公司修改剧本时有些心神不宁,手机突然亮起,显示“非非”的名字。

他走到窗边接起电话,嘴角不自觉地笑了。

“今天怎么想起来找我?”

“孙大导演现在这么难联系?”

“哪儿的话,您可是大家关注的女神,我怎敢怠慢。”

短暂的玩笑过后,通话陷入微妙的沉默。

两人关系正处于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彼此心意若隐若现,却始终隔着一层薄纱。

最终还是刘一非轻声打破沉默:“你最近还好吗?”

“挺好的,怎么突然这么问?”

“新闻上都传开了,你和卢川导演在电影节的事。”

她语气中带着理解与关心。

早年刚入行时,她也曾经历过很多质疑,此刻很想给孙祺一些安慰。

这番话让孙祺心里五味杂陈。

他比谁都清楚,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即将面对什么,而她却还在关心他的处境。

心底不禁泛起一丝温暖。

“别担心,那些人现在闹得再厉害,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们说的话,我根本没放在心上,再说,我心胸宽得很。”

“嗯,也对,你脸皮确实挺厚的,嘻嘻。”

“喂,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对了,明天你有空吗?”

孙祺想了想,回答:“明天倒是有空,怎么了?”

“明天你有空吗?”

孙祺想了想,回复:“明天倒是没什么安排,怎么了?”

“我妈想请你去家里吃饭。”

“刘阿姨请我?”

孙祺起初有点意外,但很快想起之前在校内网投资签约仪式上,刘小丽确实提过要请他吃饭表示感谢。

当时他以为只是客套话,时间一长,自己都快忘了。

被刘一非突然提起,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多不好意思,太麻烦了吧。”

孙祺下意识想推辞。

“不行,妈妈说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

刘一非语气坚定,孙祺只好无奈答应。

毕竟之前自己也默认了,现在再找借口也不合适。

“那……好吧。”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想吃什么?”

“我都可以,不挑。”

“好,明天到了给我打电话。”

“嗯。”

挂了电话,刘一非高兴地在床上翻了个身。

其实妈妈并没有坚持非要孙祺来,这句话是她自己加的。

眼看春节又要到了,今年她要去姥姥家过年。

去年因为出国没能回去,今年一定要补上。

所以临走前,她想借这个机会见孙祺一面。

她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又跳下床,“噔噔噔”地跑下楼。

“妈妈,我和孙祺说好了,他明天来。”

“好,那我准备菜。

你问他喜欢吃什么了吗?”

“他说随便,而且妈妈做的都好吃。”

“你这孩子……”

当天下午,孙祺没再忙剧本,特意去了趟商场。

第一次上门做客,总不能空手去,得准备些礼物。

第二天上午,孙祺第三次来到晴翠园别墅区。

他打电话给刘一非,由她和保安沟通后,才把车开进小区。

可一进去他又犯了难——上次送刘一非回家时全是她在指路,自己根本没记住是哪一栋。

只好再次拨通她的电话。

“喂,怎么了,保安没让你进来吗?”

“门是开了,但现在有个问题——你家怎么走?”

“上次不是来过一次吗?”

“呃……具体路线我没记住。”

“咯咯咯,原来你是个路痴呀。”

电话那端,刘一非笑得特别开心,难得抓住孙祺出糗的机会。

“就来过一次,记不清路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就成路痴了?”

“就是路痴~好啦,你现在是不是在大门那儿?看见喷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