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回到公司后,孙祺开始构思爱情题材的短片。
距离大学生电影节开幕还有两个多月。
按理说,拍一部十分钟左右的短片时间足够。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十分钟的短片拍摄起来其实不难,最快一周就能完成,关键在于拍什么内容。
写剧本的时间却很难预估。
再加上春节假期,以及年后公司可能出现的突发任务,现在的时间其实相当紧张。
孙祺前世看过的短片本来就少,而且限定在爱情题材,选择范围更窄。
尤其是不能马虎应付,必须拍出高水平,甚至震撼人心的作品。
这让他更加为难。
他能回忆起前世看过的电影,画面清晰如昨,但能立刻想起来的都是当年热门的或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
其他看过的片子,一时半会儿根本想不起来。
他脑子里没有搜索引擎,无法输入“短片、爱情”这样的关键词,再按评分排序直接看到结果。
无奈之下,孙祺只好把自己关在卧室,一边翻看公司的剧本库,一边在记忆中寻找素材,同时尝试结合今生的经验进行创作。
连晚饭都没吃,熬到深夜也没写出满意的剧本。
“嘶啦”一声,孙祺把刚写好的剧本揉成纸团扔进垃圾桶,瘫在椅子上自嘲:
“总不能装逼不成反被耍吧。”
才过一晚,垃圾桶里已经堆满纸团,地板上也散落着几个。
“不行了,脑子像一团浆糊。
先睡觉,明天再说。”
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决定今天到此为止。
再硬撑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展,不如先休息调整状态。
第二天中午。
“小祺还没醒吗?”
“没呢,杨总。
要不我去后院等着?祺哥醒了第一时间通知您。”
杨帆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辛苦你了小婷。”
“没事的杨总。”
“嗯,去吧。”
孙祺睁眼时,阳光已经刺得人睁不开眼。
伸懒腰时浑身骨头发出噼啪声,却感到浑身轻松。
二十岁的身体果然恢复快,睡饱后所有疲惫都消失了,又是精神十足。
简单洗漱后,孙祺准备去前院公司看看,顺便找点吃的,再继续研究短片的事。
“祺哥你可算醒了!”
刚出房门,就看见助理小婷在前院走廊等他。
“怎么了?”
“杨总找你呢。”
“凡哥找我,出什么事了?”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你,已经等很久了。”
“记者?好,我知道了。
对了小婷,帮我订份午餐,我先去见凡哥。”
“好的。”
走进杨帆的总经理办公室,孙祺随意地坐在沙发上,问道:
“怎么回事,杨总经理?”
“哎哟我的哥,昨晚干什么去了,一觉睡到中午?年轻也不能这么折腾身体。”
“还能干什么,写剧本呗。”
听到“剧本”两个字,杨帆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再也不提身体的事。
“剧本?什么剧本,有新项目了?正好《潜伏》第一轮的卖剧款到账了,正愁没地方用呢。”
看着杨帆兴奋的样子,孙祺心里暗暗吐槽。
之前还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就成了牛夫人。
这态度变得也太快了。
他也不想想究竟是谁给谁打工。
孙祺叹了口气,摆摆手说:
“说来话长,反正不是你想的那种项目。
对了,听小婷说有记者要采访,等很久了?”
杨帆有些失落,原本还以为孙祺这头倔驴还能帮生产队拉磨。
他不屑地扫了孙祺一眼:
“嗯,《南都娱乐》的记者,挺执着的,等了你一上午。
我跟她说改天再约,她不听,非要今天见到你不可。”
孙祺有些疑惑,最近自己没什么值得采访的事情。
《假结婚》宣传期该做的采访都做完了,口碑两极分化时也接受采访几次。
现在电影虽然还没下映,但已经上映二十多天,票房明显进入尾声,最高也就1.8亿左右。
实在想不出现在还有什么可采访的。
尽管想不通,但为了面子,孙祺还是决定见一面。
毕竟《南都娱乐》是知名媒体,总得给点颜面。
他刚要起身去找记者,正好小婷端着午饭过来。
打开一看,是红烧牛肉盖饭。
本来饿得还能忍,这一看就忍不住了。
基因里的本能告诉他必须吃。
孙祺想着采访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干脆端着饭就过去了。
到了接待室,里面有一男一女。
男的是摄影师,已经架好设备在调试;女记者穿着干练的职业装,看见孙祺进来,立刻笑着迎上前来。
孙导,你好,我是《南都娱乐》的记者陈露露,今天特意来采访您,不知您方便吗?
这位记者很会说话,对等了一上午的事只字未提,反而先问孙导的时间安排。
“时间倒是有的,不过你也看到了。”孙祺端着饭示意,“我刚起床,还没吃午饭,能给我十分钟先吃个饭吗?”
“当然可以,我们等您。”
孙祺毫不避讳,在陈记者和摄影师面前直接吃了起来。
吃到一半,陈记者突然问道:“孙导,您介意我们拍您吃饭的画面吗?”她微笑着说,“像您这样年轻的亿元导演,午餐只是一份简单的红烧牛肉盖饭,我觉得很有话题性。”
孙祺咽下一口牛肉,略作思考后回答:“我不介意,你们想拍就拍吧。”
摄影师得到许可后,拿着机器靠近,拍了几组他吃饭的画面。
没过几分钟,孙祺吃完饭,简单收拾了一下,擦擦嘴,调整坐姿,对陈露露说:“我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好的。”
陈露露回头对摄影师做了个开始的手势,确认后转向孙祺问道:“孙导,听说您昨晚熬夜了,能说说您在忙什么吗?”
孙祺心里一动,今天是要采访我的私生活?
他立刻警觉起来,这方面得小心应对。
不过昨晚他确实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待在家里,于是如实回答:“嗯,昨晚在写剧本。”
陈露露仿佛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微微一笑,继续追问:“是您准备和卢川导演比拼的短片剧本吗?”
孙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他想起昨天座谈会结束后,组委会秘书长曾单独找他谈话。
当时秘书长代表组委会向他道歉:“孙祺导演,实在抱歉,这是我们的疏忽。
以您的成绩,担任评委会主席都不为过,没想到只安排你做了学生评委。”
孙祺摆了摆手,虽然座谈会上有些不愉快,但他知道这和组委会没关系,他不会把气撒在别人身上。
“秘书长,您说得重了,这件事和组委会无关。
当初学校推荐我的时候,我的电影还没上映,没人能预料到结果。
我只是运气好,取得了一点成绩。
既然学校推荐了我,我就应该尽责做好自己的事。”
他的语气平和,态度谦逊,与之前在台下反驳卢川时的样子截然不同。
秘书长感到欣慰,点头称赞道:
“不骄不躁,真是后生可畏。”
“秘书长过奖了,我只是刚好遇到了这个机会。”
“对了,孙祺导演,不知你是否愿意担任本届电影节的专家评委?”
“秘书长,我个人很乐意,但我的作品正在参评。
据我所知,电影节有规定,评委不能有参赛作品。”
秘书长沉思片刻,点头说:“确实有这样的规定,为了保证评选公平,专家评委不能参与竞赛。”他顿了顿,略显为难地说道:“只是学生评委这个身份,对你来说可能有些……”
孙祺明白秘书长的意思——学生评委的身份似乎不太匹配他的成就,但作为组委会领导,秘书长不便直接评价评委等级的高低。
“没关系,秘书长。
我本来就是大三学生,当学生评委很合适。
对了,学生评委有没有作品不能参选的规定?”
秘书长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没有这条规定。
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有像你这样完成院线电影并参与竞赛的在校大学生。”
“那就好,我就安心做我的学生评委吧,您不用多想。
对了,开幕短片我可以参与吗?”
此时孙祺更在意的是能否在开幕短片的制作上和卢川一较高下。
“没问题,开幕短片没有数量限制,往年也出现过同时展映多部的情况。”
“好的,明白了。”
临走时,秘书长特意叮嘱:
“孙祺导演,关于座谈会的内容,请注意保密,不要对外传播。”
“您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回想昨天和秘书长的谈话,明明说好要保密,怎么还是被记者知道了。
其实也不能全怪秘书长,他确实叮嘱过所有参会人员。
北师大的学生们也都严格遵守了约定。
不过,昨天参加会议的其他人未必会守口如瓶。
尤其是其他几位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大多与娱乐圈有牵连,或是即将进入这个圈子——这样涉及当红明星孙祺的****消息,难免有人会当作人情送出去,或者高价卖出。
《南都娱乐》资深记者陈露露昨晚就从线人那里得知了此事,因此今天一早便特意前来采访孙祺,想要抢得第一手报道。
尽管消息已经泄露,但孙祺曾向秘书长承诺不会外传,所以现在自然不承认。
只要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他并不在意消息的来源是谁。
面对陈记者的提问,他摇头回答:
“抱歉,陈记者,剧本还在修改中,相关内容还需要保密。
至于卢川导演的部分,我没什么可说的。”
陈露露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回应,并没有继续追问,转而聊起孙祺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计划。
话题转换后,气氛变得轻松许多,孙祺也积极配合,知无不言。
访谈快要结束时,陈记者突然换了话题:“孙导年轻有为,长得也不错,目前还是单身吗?”
“是的。”孙祺坦率地回答。
“能谈谈你的感情观吗?”
“这个嘛……”他稍作思考后认真说道:“我骨子里比较传统,认为感情最重要的就是责任,追求稳定和长久。
我很向往父母那一代的爱情——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这番话让陈露露感到意外。
如今娱乐圈里秉持这种传统感情观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孙祺年纪轻轻就成名,还能保持如此纯粹的心性。
要知道,一个成功的导演在底层女演员眼中意味着什么?自荐的人恐怕都要排长队。
但孙祺说话时的真诚态度不像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