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春日总带着几分缠绵的暖意,积雪消融后的青石路被晨露浸润得发亮,摄政王府的庭院里,新抽芽的柳枝垂着嫩黄的丝绦,与墙角盛放的桃花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花香交织的清新气息。
苏瑶披着一件浅碧色的纱质披风,坐在廊下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庭院门口。昨夜楚墨从皇宫庆功宴归来时,虽带着几分酒意,眼底的疲惫却掩不住征战沙场的风霜,她心疼得半夜起身,悄悄为他掖了好几次被角。此刻天刚蒙蒙亮,他便被皇帝召去宫中议事,想来又是要商议北狄求和后的边境安抚事宜。
“娘亲,你在看什么呀?”清脆的童声打断了苏瑶的思绪,念瑶穿着一身粉色的襦裙,扎着两个圆圆的发髻,上面缀着小小的珍珠流苏,手里拿着一只刚折的桃花枝,蹦蹦跳跳地跑到她身边。
苏瑶放下书卷,伸手接住女儿递来的桃花枝,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花香,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在看念瑶是不是又偷偷跑去摘花了。”她轻轻刮了刮女儿的小鼻子,“刚抽芽的花枝最是娇嫩,摘了就长不出好看的桃子了。”
念瑶吐了吐舌头,依偎在她身边坐下:“念瑶就是觉得好看嘛。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呀?他说要教我骑小马的。”自从楚墨归来,念瑶便整日黏着他,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跟在父亲身边,连读书写字都要拉着楚墨陪在一旁。
“爹爹在宫里处理正事,很快就回来了。”苏瑶揉了揉女儿柔软的头发,“我们先去给祖母请安,然后去百绣斋看看新到的丝线,好不好?昨日掌柜派人来说,西域进贡的宝石蓝丝线到了,正好可以给你做一件新的绣裙。”
念瑶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呀好呀!念瑶要绣桃花纹样,和娘亲身上的披风一样好看!”
母女俩说着话,起身朝着楚墨母亲的院落走去。刚穿过月洞门,就见管家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几分喜色:“王妃,小主子,王爷回来了,正在前厅等着您呢!”
“爹爹回来了!”念瑶欢呼一声,挣脱苏瑶的手,迈着小短腿朝着前厅跑去。苏瑶笑着跟上,远远便看到玄色的身影站在厅中,褪去了戎装的楚墨身着一件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发间仅插着一支白玉簪,褪去了战场的凌厉,更显温润儒雅。
“爹爹!”念瑶扑进楚墨怀里,楚墨弯腰将她稳稳抱起,顺手拂去她发间沾染的桃花瓣,声音带着刚归来的暖意:“跑这么快,小心摔着。”
“爹爹,你说好要教我骑小马的,不能说话不算数哦!”念瑶搂着他的脖颈,撒娇道。
楚墨低笑出声,目光越过女儿,落在走来的苏瑶身上,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好,等处理完府中琐事,便带你去骑马。”他放下念瑶,伸手牵住苏瑶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来,让苏瑶心中一片安宁。
“宫里议事还顺利吗?”苏瑶轻声问道。
“还算顺利。”楚墨牵着她在一旁坐下,侍女奉上温热的茶水,他抿了一口道,“北狄使者已经递上降书,愿意年年进贡,永不侵犯边境。陛下已下令减免边关三年赋税,安抚军民。只是……”他顿了顿,眉头微蹙,“礼部尚书在朝堂上提出,要选一位宗室女子远嫁北狄和亲,以稳固两国邦交。”
苏瑶心中一怔:“和亲?北狄既已求和,为何还要如此?”
“礼部尚书言称,和亲是自古以来安抚外族的良策,可保边境长久太平。”楚墨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不过是想借着此事,安插自己的势力罢了。宗室女子的婚事,向来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纷争。”
苏瑶沉吟片刻,道:“陛下如何决断?”
“陛下并未立刻应允,只说要与众臣商议。”楚墨握住她的手,“你放心,我绝不会让宗室女子重蹈远嫁他乡的覆辙。当年先皇时期,姑姑远嫁西域,终身未能归国,那般苦楚,我怎能让旁人再经历一次。”
苏瑶心中微动,她知晓楚墨与那位远嫁的姑姑感情深厚,此事定然触动了他的心事。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你心中有数便好,只是行事需谨慎,礼部尚书向来与你不和,怕是会借此生事。”
“我自有分寸。”楚墨点点头,转而笑道,“不说这些烦心事了。今日休沐,正好陪你和念瑶出去走走。城西的牡丹园开得正盛,我们去赏牡丹如何?”
念瑶立刻欢呼雀跃:“好呀好呀!念瑶要去看大大的牡丹花!”
苏瑶笑着应下:“也好,正好放松一下。”
当下便吩咐下人备车,楚墨换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青色锦袍,苏瑶则为念瑶换上了一身鹅黄色的襦裙,自己则穿了一件水红色的宫装,裙摆绣着精致的缠枝牡丹纹,与今日要赏的花相得益彰。
马车缓缓驶出王府,沿着青石路朝着城西而去。街上行人熙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景象。念瑶趴在车窗边,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一切,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娘亲,你看那个糖画!”念瑶指着街边一个画糖画的小摊,眼睛亮晶晶的,“我想要一个小兔子形状的!”
楚墨闻言,吩咐车夫停车,带着母女俩下了马车。画糖画的老汉见是摄政王府的人,连忙恭敬地行礼:“见过王爷,见过王妃,见过小主子。”
“老人家不必多礼。”楚墨温声道,“小女想要一个小兔子形状的糖画,劳烦老人家了。”
老汉连忙应下,拿起融化的糖浆,手腕灵活地转动着,不多时,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便出现在石板上,晶莹剔透,惹人喜爱。念瑶接过糖画,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小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继续前行,便到了城西的牡丹园。此时正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园内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一朵朵牡丹花硕大饱满,层层叠叠的花瓣如同锦缎一般,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赏。
楚墨牵着苏瑶的手,念瑶则拉着苏瑶的另一只手,一家三口漫步在花丛中。暖风拂面,花香袭人,苏瑶看着身边谈笑风生的楚墨,还有蹦蹦跳跳的女儿,心中满是惬意。自楚墨归来后,这样安稳幸福的时光,让她愈发珍惜。
“爹爹,你看那朵牡丹花好大呀!”念瑶指着一朵盛开的姚黄牡丹,兴奋地说道。
楚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朵牡丹花色金黄,花型饱满,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品。他笑着弯腰抱起念瑶:“这是姚黄牡丹,被誉为‘花王’,确实十分难得。”
正说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姐姐,真巧,你们也来赏牡丹?”
苏瑶循声望去,只见苏振庭和苏夫人正带着几个丫鬟仆妇站在不远处的花架下,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浅绿色衣裙的少女,正是苏瑶的堂妹苏琳。苏琳是苏振庭堂弟的女儿,自小在乡下长大,半年前才被接到丞相府中。
“父亲,母亲,堂妹。”苏瑶带着楚墨和念瑶走上前,行礼问好。
苏夫人笑着拉住苏瑶的手:“我们也是今日闲来无事,便想着来牡丹园走走,没想到竟遇到你们了。”她看向楚墨,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摄政王。”
“苏夫人不必多礼。”楚墨微微颔首,神色温和。
苏琳看着楚墨,眼中闪过一丝羞涩,连忙低下头行礼:“见过摄政王,见过姐姐。”她偷偷抬起头,打量着苏瑶,眼中满是羡慕。苏瑶不仅出身嫡女,嫁得更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如今夫妻恩爱,女儿乖巧,这般幸福的生活,是她梦寐以求的。
“堂妹何时也喜欢上赏牡丹了?”苏瑶笑着问道。
苏琳脸颊微红,轻声道:“我也是第一次来牡丹园,觉得这里的花十分好看。”
念瑶拿着手中的糖画,走到苏琳面前,仰着小脸道:“苏琳姑姑,你看我的小兔子糖画,好不好看?”
苏琳看着念瑶可爱的模样,心中的羞涩渐渐褪去,笑着点点头:“好看,念瑶真乖。”
众人一同在牡丹园中游赏,苏振庭与楚墨谈论着朝中之事,苏夫人则拉着苏瑶说起家常,苏琳则陪着念瑶在一旁玩耍,气氛十分融洽。
走到一处假山旁,苏琳忽然拉着念瑶的手道:“念瑶,我带你去那边的小湖边看看,那里有好多小鱼呢!”
念瑶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呀好呀!”
苏瑶叮嘱道:“小心些,不要靠近湖边,让丫鬟跟着你们。”
“知道啦,娘亲!”念瑶挥挥手,跟着苏琳和丫鬟朝着小湖边跑去。
苏瑶看着女儿的身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对苏夫人道:“念瑶这孩子,真是一刻也闲不住。”
苏夫人笑着道:“小孩子都这样,活泼些好。对了,瑶瑶,前几日柳姨娘被禁足在府中偏僻院落,安分了不少,只是……”她顿了顿,神色有些担忧,“我听说礼部尚书并未就此罢休,私下里还在联络一些官员,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苏瑶心中一凛,道:“母亲放心,我已经让人留意礼部尚书的动向了。楚墨如今班师回朝,威望正盛,他若敢轻举妄动,定不会有好下场。”
楚墨闻言,看向苏瑶道:“此事你不必太过操心,朝堂上的事,我会处理好。你只需照顾好自己和念瑶,打理好王府和百绣斋便好。”
苏瑶点点头,心中明白楚墨不想让她卷入朝堂纷争。只是她身为摄政王妃,楚墨的事便是她的事,她怎能坐视不理。
正说着,忽然听到小湖边传来丫鬟的惊呼声:“小主子!小心!”
苏瑶心中一惊,连忙朝着小湖边跑去,楚墨和苏振庭、苏夫人也紧随其后。只见湖边的石阶上,念瑶的裙摆不慎被湖水打湿,正站在那里哭泣,而苏琳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慌乱。
“念瑶!”苏瑶快步上前,将女儿搂入怀中,焦急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掉进湖里了?有没有受伤?”
念瑶哽咽道:“娘亲,我的糖画掉湖里了,裙子也湿了……”
苏瑶检查了一下女儿的身体,见没有受伤,才松了口气。她看向苏琳,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苏琳眼神闪烁,支支吾吾道:“我……我带着念瑶来看小鱼,她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掉进湖里,幸好丫鬟及时扶住了她,只是糖画掉进了湖里,裙子也被湖水打湿了。”
苏瑶心中有些疑惑,湖边的石阶并不湿滑,念瑶向来谨慎,怎会突然脚下一滑?她看向一旁的丫鬟,丫鬟连忙说道:“王妃,小主子确实是脚下一滑,奴婢已经尽力扶住了。”
楚墨走到湖边,看了看石阶,又看了看苏琳有些不自然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并未当场点破,只是对苏瑶道:“湖边风大,念瑶裙子湿了,容易着凉,我们先带她回去换衣服吧。”
苏瑶点点头,抱起念瑶道:“父亲,母亲,堂妹,我们先行告辞了。”
苏振庭和苏夫人也有些担心念瑶,连忙道:“好,你们快回去吧,路上小心。”
苏琳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没有被发现。其实刚才是她故意伸出脚绊了念瑶一下,她嫉妒念瑶生来便拥有一切,嫉妒苏瑶过得这般幸福,便想给念瑶一个教训,却没想到丫鬟反应这般快,只是打湿了裙子。
回到王府,苏瑶立刻让丫鬟给念瑶换上干净的衣服,又让人煮了姜汤,给她暖身子。念瑶喝了姜汤,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依偎在苏瑶怀里睡着了。
楚墨坐在一旁,看着女儿熟睡的脸庞,对苏瑶道:“今日之事,恐怕并非意外。”
苏瑶心中一沉,道:“你也觉得是苏琳故意的?”
“嗯。”楚墨点点头,“湖边的石阶被人打扫得十分干净,并不湿滑,念瑶向来稳重,怎会突然滑倒。而且苏琳刚才的神色,明显有些慌乱,定是有问题。”
苏瑶皱起眉头:“苏琳为何要这么做?念瑶待她向来亲近,从未得罪过她。”
“或许是嫉妒吧。”楚墨轻叹一声,“丞相府嫡女的身份,摄政王妃的尊荣,还有念瑶这般乖巧的女儿,这些都是旁人梦寐以求的。苏琳自小在乡下长大,骤然进入丞相府,见到你拥有的一切,心中难免会生出嫉妒之意。”
苏瑶沉默片刻,道:“此事我会告知父亲母亲,让他们好好管教苏琳。只是希望她能知错就改,不要再做出这般糊涂事。”
楚墨握住她的手:“你心地善良,但也要多加防备。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为了一己私欲,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以后让念瑶离苏琳远些,免得再受伤害。”
苏瑶点点头,心中明白楚墨的担忧。她向来不愿以恶意揣测他人,但今日之事,确实让她不得不提高警惕。
接下来的几日,苏瑶果然让念瑶不再与苏琳过多接触。而苏琳经此一事,也收敛了许多,不再主动亲近念瑶,只是看向苏瑶的眼神中,依旧带着几分嫉妒。
这日,苏瑶正在百绣斋处理事务,青竹匆匆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王妃,这是宫里来人送来的,说是皇后娘娘赏赐的。”
苏瑶心中疑惑,皇后娘娘素来深居简出,很少赏赐宫外之人,今日为何会突然赏赐东西给她?她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对玉镯,质地温润,色泽通透,显然是难得的佳品。锦盒旁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摄政王妃贤良淑德,特赐玉镯一对,望日后继续辅佐摄政王,为大靖百姓谋福祉。”
苏瑶心中愈发疑惑,皇后娘娘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她让青竹收好玉镯,道:“替我谢过皇后娘娘的赏赐,送来人出宫。”
青竹应声道:“是。”
待青竹离去,苏瑶坐在窗边,心中思索着皇后娘娘的用意。皇后娘娘是六皇子萧煜的生母,而萧煜如今深受皇帝器重,与楚墨关系也颇为融洽。皇后娘娘此时赏赐她,或许是为了拉拢楚墨,稳固萧煜的地位。
正思忖间,掌柜匆匆走进来,神色有些凝重:“王妃,京中传来消息,礼部尚书昨日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不少官员,似乎在密谋着什么。而且……”他顿了顿,“有人看到柳姨娘的贴身丫鬟偷偷溜出了丞相府,去了礼部尚书府。”
苏瑶心中一沉,柳姨娘被禁足在丞相府,竟然还能与礼部尚书暗中联系,看来他们并未放弃针对楚墨。她沉声道:“继续派人盯着礼部尚书府和丞相府的动静,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我禀报。”
“是,王妃。”掌柜应下,转身离去。
苏瑶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攘的人群,心中满是忧虑。楚墨刚从边关归来,朝中局势本就复杂,礼部尚书与柳姨娘暗中勾结,不知又会生出什么事端。她必须尽快将此事告知楚墨,让他有所防备。
回到王府时,楚墨已经回来了,正在庭院里教念瑶骑小马。那是一匹通体雪白的小马,是楚墨特意为念瑶挑选的,性情温顺。念瑶穿着一身小小的骑装,坐在马背上,由楚墨牵着缰绳,一步步往前走,小脸上满是兴奋。
“爹爹,我可以自己骑吗?”念瑶仰着小脸问道。
楚墨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要抓好缰绳,慢慢来。”他松开缰绳,在一旁护着,念瑶小心翼翼地催动小马,小马慢慢往前走了几步,念瑶欢呼道:“娘亲,你看!我会骑马了!”
苏瑶笑着走上前,道:“念瑶真厉害。”她看向楚墨,眼中带着几分凝重,“楚墨,我有要事跟你说。”
楚墨看出她神色不对,对一旁的丫鬟道:“带小主子去偏院休息,顺便喂小马一些草料。”
“是,王爷。”丫鬟应下,牵着小马,带着念瑶离去。
楚墨拉着苏瑶走进屋内,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苏瑶将百绣斋掌柜带来的消息,还有皇后娘娘赏赐玉镯之事一一告知楚墨。
楚墨听完,眉头紧锁:“礼部尚书与柳姨娘暗中勾结,定是在谋划着针对我的事。皇后娘娘此时赏赐你,恐怕也是想试探我的态度。”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苏瑶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楚墨眼中闪过一丝凌厉,“他们若敢暗中使绊子,我定不会让他们得逞。至于皇后娘娘,我们只需按规矩行事,不必刻意拉拢,也不必刻意疏远。”
他顿了顿,继续道:“柳姨娘被禁足在丞相府,却还能与外界联系,看来丞相府的守卫并不严密。我会让人去提醒父亲,加强府中守卫,看好柳姨娘,不要再让她兴风作浪。”
苏瑶点点头:“也好。只是礼部尚书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我们行事需更加谨慎。”
“放心。”楚墨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我经历过战场的刀光剑影,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礼部尚书这点伎俩,还奈何不了我。”
看着楚墨自信的眼神,苏瑶心中的忧虑渐渐消散。她相信楚墨的能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从容应对。
几日后,朝中果然传出消息,礼部尚书联合几位官员,上奏皇帝,弹劾楚墨手握重兵,权势滔天,恐有不臣之心,建议皇帝收回楚墨的兵权,削去他的摄政王爵位。
皇帝看完奏折后,并未表态,只是将奏折压了下来。楚墨得知此事后,并不慌张,反而主动上奏皇帝,请求辞去摄政王爵位,归还兵权。
皇帝接到奏折后,十分震惊,连忙召见楚墨。御书房内,皇帝看着楚墨,沉声道:“摄政王,你为何要辞去爵位,归还兵权?莫非是听信了外面的流言蜚语?”
楚墨躬身行礼:“陛下,臣并非听信流言蜚语。如今北狄已退,边境太平,臣手握重兵,确实容易引起他人猜忌。为了朝堂稳定,也为了大靖百姓,臣恳请陛下收回兵权,允许臣辞去摄政王爵位,做一个闲散王爷,陪伴妻儿,安度余生。”
皇帝看着楚墨眼中的真诚,心中十分感动。他知道楚墨并无二心,这些年楚墨为大靖鞠躬尽瘁,平定江南叛乱,抵御北狄入侵,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有人恶意弹劾,楚墨却主动退让,只为朝堂稳定,这般胸襟,实属难得。
“摄政王忠心耿耿,朕心中有数。”皇帝扶起楚墨,“那些弹劾你的官员,不过是嫉妒你的功绩罢了。朕绝不会听信他们的谗言,收回你的兵权,削去你的爵位。你就安心做你的摄政王,辅佐朕打理朝政,守护大靖的江山。”
楚墨心中一暖,再次躬身行礼:“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为大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走出御书房,楚墨心中明白,皇帝虽然信任他,但礼部尚书等人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此次弹劾不成,定会想出其他办法来打压他。他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把柄,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回到王府,楚墨将此事告知苏瑶。苏瑶闻言,心中既担忧又欣慰。担忧的是礼部尚书等人贼心不死,日后定会再生事端;欣慰的是皇帝信任楚墨,并未被谗言所惑。
“楚墨,你打算怎么办?”苏瑶问道。
“礼部尚书老奸巨猾,想要找到他的把柄,并非易事。”楚墨沉吟片刻,“不过,柳姨娘是他的软肋。柳姨娘当年牵涉苏柔谋反一案,虽被削去名分,贬为庶人,但想必还有不少把柄落在她手中。只要我们能找到柳姨娘与礼部尚书勾结的证据,便能一举扳倒他们。”
苏瑶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密切监视柳姨娘的动向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他们勾结的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楚墨依旧正常上朝,处理朝政,仿佛并未受到弹劾之事的影响。而苏瑶则继续打理王府和百绣斋,同时暗中收集柳姨娘与礼部尚书勾结的证据。
这日,青竹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王妃,有消息了!我们的人发现,柳姨娘的贴身丫鬟每隔几日,就会偷偷溜出丞相府,去礼部尚书府传递消息。昨日,丫鬟又去了礼部尚书府,我们的人趁机跟了上去,在她传递的信件中,发现了柳姨娘与礼部尚书密谋陷害王爷的证据!”
苏瑶心中一喜:“快,把证据拿来给我看看!”
青竹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苏瑶。苏瑶打开一看,信中详细写着柳姨娘与礼部尚书的密谋,他们计划伪造楚墨与北狄私通的信件,然后联合朝中官员上奏皇帝,弹劾楚墨通敌叛国,企图将楚墨置于死地。
“好狠毒的计策!”苏瑶看完信,心中怒火中烧。柳姨娘和礼部尚书为了达到目的,竟然不惜诬陷楚墨通敌叛国,这般恶毒的心思,实在令人发指。
“王妃,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青竹问道。
“立刻将证据送去给王爷!”苏瑶沉声道,“让王爷尽快禀明陛下,揭穿他们的阴谋!”
青竹应声道:“是,奴婢这就去!”
青竹离去后,苏瑶坐在屋内,心中依旧无法平静。她没想到柳姨娘和礼部尚书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诬陷当朝摄政王通敌叛国。若不是他们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楚墨接到证据后,立刻进宫面见皇帝。皇帝看完信件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岂有此理!礼部尚书和柳姨娘竟敢如此大胆,诬陷摄政王通敌叛国!真是罪该万死!”
皇帝当即下旨,将礼部尚书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柳姨娘则被从丞相府押出,交由大理寺审讯。
此案震动了整个京城,朝中那些依附于礼部尚书的官员,纷纷被牵连其中,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楚墨趁机整顿朝纲,将那些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官员一一革职,提拔了一批有才干、品行端正的官员,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柳姨娘在大理寺的审讯下,很快便招供了所有罪行。她不仅承认了与礼部尚书勾结,诬陷楚墨通敌叛国,还供出了当年苏柔谋反的更多细节,以及一些被牵连的官员。
皇帝得知后,更加震怒,下旨将礼部尚书斩首示众,其党羽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柳姨娘则因牵涉谋反、诬陷重臣等多项罪名,被赐死狱中。
至此,这场由礼部尚书和柳姨娘掀起的风波,终于彻底平息。京中的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称赞摄政王和摄政王妃为民除害,朝堂之上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风波平息后,摄政王府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楚墨依旧每日上朝处理朝政,只是不再像以前那般忙碌,只要得空,便会留在府中陪伴苏瑶和念瑶。
这日,天气晴好,楚墨带着苏瑶和念瑶来到城外的别院小住。别院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院内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此时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美不胜收。
念瑶最喜欢在池塘边喂鱼,她拿着鱼食,一点点撒进池塘里,看着鱼儿争相抢食,小脸上满是笑容。苏瑶坐在一旁的凉亭里,看着女儿欢快的身影,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楚墨坐在她身边,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时不时落在她身上,眼中满是宠溺。
“瑶瑶,”楚墨放下书卷,握住苏瑶的手,“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若不是你暗中收集证据,恐怕我还会被礼部尚书和柳姨娘蒙在鼓里。”
苏瑶摇摇头:“我们是夫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能为你分担一些,我心中也高兴。”她靠在楚墨的肩膀上,轻声道,“楚墨,我不求你权倾朝野,也不求你富贵荣华,只求我们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过完一生。”
楚墨心中一暖,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我知道。以后我会多抽出时间陪伴你和念瑶,不再让你们为我担心。”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瑶瑶,谢谢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支持我,信任我。有你在,我便拥有了全世界。”
苏瑶闭上眼睛,感受着他的温暖与爱意,心中满是幸福。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有楚墨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庭院里,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念瑶跑累了,依偎在苏瑶怀里,听着父母的谈话,渐渐睡着了。楚墨抱起念瑶,牵着苏瑶的手,朝着屋内走去。
屋内烛火摇曳,暖意融融。楚墨将念瑶放在床上,为她盖好被子,然后回到苏瑶身边,将她拥入怀中。
“瑶瑶,”楚墨轻声道,“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
苏瑶心中一动,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惊讶:“你……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再生一个孩子。”楚墨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念瑶一个人太孤单了,有个弟弟或妹妹陪伴她,她会更开心。而且,我也想再拥有一个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完整。”
苏瑶脸颊微红,轻轻点了点头:“好。”
楚墨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紧紧抱住她,低头吻住她的唇。这个吻,温柔而缠绵,饱含着他对她深深的爱意与珍惜。
窗外,月光皎洁,星光璀璨。庭院里的荷花在夜色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虫鸣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美妙的夜曲。
苏瑶靠在楚墨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感受着他的温度与爱意,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她知道,这份幸福来之不易,她会好好珍惜。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岁月的沉淀中,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生活或许总有风雨,但只要彼此相爱,相互扶持,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就像这庭院里的荷花,历经风雨,依旧能绽放出最美的姿态。苏瑶和楚墨的幸福生活,也将如同这盛开的荷花一般,愈发绚烂,愈发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