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顾家别墅的花园里洒下斑驳的光影。沈清玥刚结束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准备去厨房给自己泡杯茶。这时,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
她微笑着接起电话,语气轻快:妈,这个点怎么有空打电话?爸呢?
电话那头却传来母亲带着哭腔、语无伦次的声音:清玥......你爸......你爸他......
沈清玥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妈,别急,慢慢说,爸怎么了?
他......他在书房晕倒了!我已经叫了救护车,现在在去人民医院的路上......医生说,可能是脑梗......母亲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脑梗。这两个字像重锤一样砸在沈清玥的心上。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多年的演艺生涯让她在危急时刻反而异常冷静。
妈,你别怕,我马上过来。把医院地址和科室发给我,保持手机畅通。她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拿起车钥匙和包,给哥哥打电话了吗?
打了,他也在往医院赶......
好,我们医院见。沈清玥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她快步走向书房,顾言琛正在里面审阅新电影的剧本。推开门的那一刻,她努力维持的冷静出现了一丝裂痕。
言琛......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爸突发脑梗,送医院了。
顾言琛几乎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剧本,站起身大步走到她面前。他没有多问,只是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哪家医院?我们现在就过去。
人民医院。沈清玥看着他沉稳的眼神,慌乱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孩子们还在幼儿园......
让杨睿去接,先送到莉娜那里。顾言琛已经拿出手机开始安排,别担心,一切有我。
在前往医院的车上,沈清玥一直沉默地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秋日的阳光依然明媚,可她的世界却仿佛瞬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父亲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一直身体硬朗,每天坚持散步、打太极,怎么会突然......
她想起上次回家时,父亲还兴致勃勃地跟她讨论新上映的电影,说她的表演又有了进步。那时他的笑声还那么洪亮,眼神还那么清明。
一只手轻轻覆上她紧握的拳头。顾言琛没有说话,只是用温暖的手掌包裹住她冰凉的手指,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到达医院时,急救室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沈清玥的母亲一见到女儿,立刻扑过来抱住她,眼泪终于决堤:清玥,你爸爸他......
妈,别怕,爸一定会没事的。沈清玥轻拍着母亲的背,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她的哥哥沈清宇也赶到了,正和医生低声交谈着。见到顾言琛,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沈清宇比沈清玥大五岁,性格沉稳内敛,和顾言琛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医生怎么说?顾言琛问道。
还在抢救。沈清宇的眉头紧锁,爸今天早上就说有点头晕,但没当回事,谁知道下午就......
急救室的门在这时打开了,一位中年医生走了出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病人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了。医生的话让众人松了一口气,但是这次脑梗造成了部分脑组织损伤,右侧肢体活动会受影响,语言功能也可能会有障碍。接下来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沈母的眼泪又涌了出来:怎么会这样......
沈清玥扶住母亲,问道:医生,我们现在可以去看他吗?
可以,但病人需要静养,一次不能进太多人。
重症监护室里,沈父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脸色苍白,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沈清玥从未见过父亲如此脆弱的模样。在她记忆中,父亲永远是那个能够轻松把她举过头顶、为她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她轻轻握住父亲没有插针管的左手,声音哽咽:爸,我来了。
沈父缓缓睁开眼,看到女儿,努力想扯出一个笑容,但嘴角却不受控制地歪向一边。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模糊不清的音节。这一刻,沈清玥清楚地看到了父亲眼中的痛苦和挫败。
那个曾经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家里妙语连珠的父亲,如今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沈家陷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节奏。
沈清玥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工作,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顾言琛也调整了工作安排,尽可能地陪在她身边,分担压力。
康复治疗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沈父的右半边身体几乎完全不能动,语言功能也受损严重。这位曾经骄傲的知识分子,如今却要像孩童一样重新学习如何走路、如何说话。
爸,慢慢来,我们不急。沈清玥扶着父亲在康复室的平行杠间艰难地迈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沈父咬着牙,脸上写满了固执和不甘。他试图抬起右腿,但那条腿却像是不属于自己一样,纹丝不动。 frustration让他猛地捶了一下平行杠,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不要你们可怜我!他含糊不清地吼道,随即因为情绪激动而剧烈咳嗽起来。
沈清玥连忙轻拍他的背,柔声道:没有人可怜您,我们是在帮您。爸,您还记得我小时候学走路时,您是怎么教我的吗?您说,跌倒了就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父抬起头,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悲伤。
晚上,沈清玥疲惫地回到家中。顾言琛已经哄睡了孩子们,正在厨房为她热汤。
爸今天怎么样?他接过她的包和外衣,轻声问道。
还是老样子。沈清玥叹了口气,在餐桌前坐下,身体上的康复已经很难了,但心理上的打击更大。他今天又发脾气了,说我们都在可怜他。
顾言琛把热好的汤放在她面前,坐在她身边:这是正常的。爸一辈子要强,现在突然要依赖别人,心里肯定不好受。
我知道。沈清玥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汤,却没有喝的胃口,我只是......只是觉得很无力。看着他那么痛苦,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顾言琛握住她的手:你已经在做最重要的事了——陪伴。这个时候,爸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支持。
就在这时,沈清玥的手机响了,是哥哥沈清宇。
清玥,爸今晚情绪很不稳定,一直吵着要回家,不肯配合护士的治疗。沈清宇的声音透着疲惫,妈也快撑不住了,你能不能过来一趟?
我马上来。沈清玥立刻站起身。
我陪你一起去。顾言琛拿起车钥匙。
深夜的医院走廊格外安静,只有值班护士轻轻的脚步声。病房里,沈父果然正在发脾气,床头柜上的水杯被扫落在地,碎片和水渍洒了一地。
我要回家!我不要待在这个鬼地方!他含糊不清地喊着,右手无力地拍打着床沿。
沈母站在一旁抹眼泪,沈清宇则试图安抚父亲,但收效甚微。
沈清玥走到床边,平静地看着父亲:爸,您想回家?
回家......沈父重复着,眼中充满了渴望。
好,我们回家。沈清玥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但是您要答应我,回家后要继续做康复训练。如果您能做到,我现在就办理出院手续。
沈父愣住了,似乎没料到女儿会这么爽快地答应。
家里的书房我已经改造好了,所有的门槛都拆了,安装了扶手和呼叫铃。沈清玥继续说,康复师也会每天上门。但是爸,这一切的前提是,您要配合治疗。
沈父沉默了,他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一旁满脸担忧的妻子和儿子,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顾言琛上前一步,温声对沈父说:爸,我们都知道这很难。但您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我们全家人都会陪着您。就像清玥说的,跌倒了就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父的目光在女婿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伸出还能活动的左手。顾言琛立刻握住他的手,那一老一少的手紧紧交握,仿佛在无声地传递着力量和承诺。
那一刻,沈清玥看着眼前的景象——父亲终于平静下来的面容,哥哥如释重负的表情,母亲止住的眼泪,还有紧握着父亲手的丈夫——突然明白,这就是家人存在的意义。
不是在顺境时的锦上添花,而是在逆境中的雪中送炭;不是一味地迁就和保护,而是用理智的爱帮助对方重新站起来。
人生的风雨无法预测,但只要家人彼此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深夜,当沈父终于安然入睡后,沈清玥和顾言琛并肩走在医院的花园里。秋夜的凉风拂面,带着桂花若有若无的香气。
谢谢你。沈清玥轻声说,谢谢你这些天的陪伴和支持。
顾言琛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我们是一家人,说什么谢谢。他抬手轻轻拂开她额前的碎发,清玥,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你不需要一个人扛着所有事。
沈清玥望着丈夫在月光下格外柔和的眉眼,这些天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她靠进他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体温和有力的心跳。
我知道。她闭上眼睛,我只是......突然很害怕。看着爸爸那样,我就会想,如果有一天......
没有如果。顾言琛打断她,手臂收紧,我们会一直陪着彼此,直到白发苍苍,儿孙满堂。我向你保证。
夜空中的星星静静闪烁着,见证着这人世间最平凡的誓言,也是最珍贵的承诺。
意外的考验让这个家庭经历了风雨,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珍惜与陪伴的意义。在生命的无常面前,家人的爱与支持,才是最坚固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