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后台,永远像一个精心策划的、流动的盛宴与战场混合体。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的尾调、发胶的固定气息,以及一种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名为“野心”或“焦虑”的荷尔蒙。衣香鬓影间,是得奖者强自镇定的狂喜,落选者无懈可击的微笑,以及无数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确保这场盛大秀万无一失的专注。

沈清玥穿着一身宝蓝色的丝绒晚礼服,裙摆如流动的深海,衬得她肌肤胜雪。她刚刚凭借在独立电影《寻声》中饰演一位失聪母亲的角色,拿下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此刻,奖杯被莉娜小心翼翼地接过去保管,而她则需要穿过这片喧嚣,前往指定的媒体采访区。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转角,有一面巨大的、镶嵌着灯泡的化妆镜,这是为需要紧急补妆的艺人准备的。沈清玥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镜子里映出她此刻的模样——妆容精致,发型一丝不苟,昂贵的珠宝在锁骨间闪烁,眼底有着恰到好处的、属于获奖者的激动泪光。

很完美。

是无数女演员梦寐以求的时刻。

然而,她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身华丽的“战袍”,落在了镜子更深处,落在了十年前,那个同样在后台,对着镜子青涩忐忑的自己身上。

那是她第一次获得重要电影奖项的提名,一个颇具分量的新人奖。她记得自己当时穿着一件借来的、并不十分合身的白色小礼服,站在狭小拥挤的后台休息室里,面前是一面边框都有些剥落的旧镜子。心脏跳得快要冲出喉咙,手心里全是冷汗。她反复练习着感谢词,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舌尖上打架。那时,奖项对她而言,是认可,是通往更大世界的敲门砖,是证明自己“属于这里”的唯一凭证。

结果,她落选了。

宣布获奖者不是她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镜头敏锐地捕捉着获奖者的狂喜和其他提名者的表情。她坐在台下,保持着无可挑剔的微笑,用力鼓掌,直到掌心发红发痛。回到后台,躲进无人的角落,眼泪才不争气地涌出来,不是因为嫉妒,而是那种巨大的失落和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还不够好?

那时,莉娜找到她,没有过多安慰,只是递给她一张纸巾,平静地说:“清玥,记住这种感觉。但它定义不了你。能定义你的,只有下一个角色。”

“沈老师,采访区这边请。”工作人员礼貌的声音将沈清玥从回忆里拉回。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极轻地、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唇角,然后转身,从容地走向那片闪烁的灯海。

采访区人声鼎沸。无数话筒伸到她面前,问题像雨点般砸来。

“清玥,再次获得影后有什么感想?”

“《寻声》这个角色非常具有挑战性,您为角色做了哪些准备?”

“未来有什么新的计划吗?会考虑转型做导演吗?”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您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

她微笑着,一一作答,言辞得体,逻辑清晰,偶尔流露的幽默还能引起记者们善意的笑声。她感谢导演的信任,感谢剧组所有人的付出,谈到为体验角色去聋哑学校学习了三个月手语,与听障人士同吃同住,观察他们最细微的表情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她谈及未来,表示对幕后制作很有兴趣,但现阶段仍会专注于表演。提到孩子时,她的眼神会不自觉地柔软下来,但语气依旧专业:“平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很幸运,有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以及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

应对自如,滴水不漏。

这就是十年的时光,在她身上刻下的痕迹之一——从那个会因为落选而躲起来哭鼻子的小姑娘,成长为如今这个能在风暴中心保持优雅与沉静的影后。

采访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结束后,她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走向专属的休息室。走廊里,她遇到了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新人演员,小姑娘因为紧张和兴奋,脸颊红扑扑的,看到她,立刻恭敬地鞠躬:“沈老师好!恭喜您!”

沈清玥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谢谢。今晚玩得开心点。”她轻声说。

小姑娘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走进休息室,关上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莉娜将奖杯递还给她,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如释重负:“太好了,清玥!实至名归!”

沈清玥接过那座沉甸甸的奖杯,冰凉的金属触感沿着指尖蔓延。她走到沙发边坐下,没有开大灯,只有角落一盏落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她低头,仔细端详着奖杯上雕刻的字迹。荣誉吗?当然是。是对她过去一年乃至更久付出的肯定。但不知为何,此刻她心中最澎湃的情绪,并非获奖的狂喜,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如同深海般沉静的回响。

这十年,她经历了太多。

从凭借古装剧一炮而红,被贴上“流量花瓶”的标签,到毅然决然扎进小成本文艺片,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磨掉那些偏见;从在各大剧组辗转,看尽人情冷暖,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掌握更多话语权;从独自一人在娱乐圈闯荡,到遇见顾言琛,组建家庭,孕育生命……

奖项、名气、财富,这些外在的光环,曾经是她奋力追逐的目标。但如今,它们更像是沿途收获的风景,而非终点。真正让她感到充实和安定的,是那些深夜里对剧本的反复琢磨,是塑造角色时与另一个灵魂的深度共情,是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能触动观众心弦时的满足,是回到家看到女儿们纯真笑脸时的温暖,是与顾言琛在事业上相互砥砺、在生活中彼此扶持的默契。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靠一座奖杯来确认自身价值的女孩了。

她的价值,在于她选择的每一个角色,在于她对待表演始终如一的敬畏与赤诚,在于她努力平衡多重身份时展现的智慧与韧性,在于她无论处于高峰还是低谷,都未曾迷失的那颗“演员的初心”。

时间,给了她皱纹,也给了她从容。

时间,带走了青涩,也馈赠了力量。

时间,验证了爱情,也丰盈了生命。

“嗡——”手机在晚宴手包里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看,是顾言琛发来的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照片里,他一手抱着一个已经换上睡衣、昏昏欲睡的女儿,背景是家里的卧室。念星靠在他左肩,小嘴微张,已经睡着了。念玥靠在他右肩,强撑着困意,对着镜头比了一个歪歪扭扭的“V”字手势,大眼睛里满是“快夸我”的得意。

照片下面,跟着一条语音。

她点开,顾言琛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在安静的休息室里响起:“两位小公主坚持要等妈妈凯旋的消息。刚刚看到直播,星星说‘妈妈真棒’,玥玥说‘奖杯闪闪亮’。现在任务完成,电量耗尽。恭喜我的女王,我们在家等你。”

沈清玥看着照片里丈夫和女儿们,听着那熟悉的声音,一直强撑着的、属于“影后沈清玥”的完美外壳,在这一刻悄然融化。一股温热而澎湃的暖流,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涌出,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连眼眶都有些发热。

她将那座象征着行业最高荣誉之一的奖杯,轻轻放在旁边的茶几上。金属与玻璃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然后,她拿起手机,指尖轻快地回复:

“告诉她们,妈妈最爱的是她们。马上回来。”

发完消息,她站起身,重新走到那面巨大的镜子前。

镜中的女人,依旧明艳动人,宝蓝色的礼服衬得她气场强大。但此刻,她的眼神不再仅仅是属于演员的精准和光芒,更添了几分被生活与爱意滋养过的温润与平和。奖项是盔甲,是勋章,但家,才是让她可以卸下所有防备、做回真实自我的柔软内核。

十年的时光,在她身上流淌而过,留下的不是沧桑,而是一种深刻的沉淀。她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一个演员的价值,不在于拿了多少奖,而在于是否对得起每一个赋予她的角色;一个女人的圆满,不在于拥有了多少光环,而在于是否找到了事业、爱情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与自洽。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松弛而真实的笑容。

时间,给了她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