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饭店宽敞华丽的包间内,十一桌宴席原本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然而,当李国华团长沉声说出那几位民乐老前辈正面临的传承困境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寒流掠过,让主桌周围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齐磊听闻此言,眉头当场就紧紧皱了起来,手中的酒杯也缓缓放回了桌上。
他的思绪瞬间飘远,不再是这个蓝星的龙国,而是回到了那个他更为熟悉的地球故乡。
他记得,在地球上的国内,也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令人痛心的时期。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文娱界一度被浮躁的资本疯狂侵蚀,流量为王,快餐文化大行其道。
许多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传统艺术,因为缺乏关注和商业价值,被挤到了边缘角落,传承艰难,甚至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机。
那十几年,可以说是国内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段寒冬,甚至说是倒退期也不为过!
后来,若非新媒体的横空出世,如同在坚冰上凿开了一个窟窿,局面恐怕难以扭转。
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民间的“高手”。
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师承,或许身处乡野市井,但却怀揣着对传统技艺最质朴的热爱与坚守。
就是因为他们用镜头记录,用网络发声,也才有了后来让那些尘封已久的绝技重新走到了大众面前的机会!
而这其中,最为出彩、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几位被官方乃至全民“盖章认证”的顶流大网红。
他们的出现,在当时堪称是国内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比如非遗子其:她镜头下的田园生活,将古老的农耕文明、传统美食制作、手工艺(如造纸、织布、制作文房四宝)以一种近乎唯美的方式呈现,让全球网友惊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活美学,引发了无数人对“采菊东篱下”的向往和对传统技艺的重新审视。
南翔不爱做饭:他专注于复刻各种古代美食、失传菜品,用一口锅、一把勺,将古籍中的记载变为色香味俱全的现实,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做变装的铁雄:他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神话传说与现代变装艺术、特效结合,每一次亮相都如同一次国风视觉盛宴,让年轻人发现,原来“老东西”可以这么酷,这么炫!
吹唢呐的川子:一把唢呐,吹尽人生百态,从婚丧嫁娶到流行歌曲改编,证明了传统乐器强大的表现力和“接地气”的一面,打破了年轻人对民乐“土”、“过时”的刻板印象。
还有,中阮满师傅(及类似演奏者):他们抱着中阮、三弦等不那么大众的民族乐器,在直播间、在街头、在音乐节上,弹奏出或激昂或婉转的旋律,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
正是这些人,用一个又一个饱含匠心与温度的作品,如同星星之火,在新媒体的东风下形成了燎原之势。
正是他们的出现才能让当今的年轻人看到,老祖宗的东西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它们可以很潮,很酷,很生活,也很能打动人。
这才有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了解、学习甚至投身于传统技艺的传承,让许多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老艺术,终于在新生代的年轻人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因祸得福。
……
想到这里,齐磊才从悠长而沉重的回忆中幽幽回过神来,化作一声深长的叹息。
他目光扫过在场那些面带忧色的艺术家们,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锐利:“是呀,李团长,各位老师。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眼下的国内娱乐圈,媒体上提得最多、炒得最热的,只有西方那些流行乐,要么就是以前模仿漂亮国、棒国整出的那一套‘奶油小生’、‘靓妹团体’组合的唱跳RAp篮球……那些东西,就其艺术内核和文化深度而言,对我们来说或许不值一提,可对于我们喜好新奇、追逐潮流的年轻一代来说,那种简单直接的感官刺激和工业化包装的人设,简直就不要太对味了!”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痛心:“反观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在这些被外来文化影响的年轻人看来,怕是觉得‘旧了’,‘土了’,不合时宜了,就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吧!”
“但是!”齐磊话锋一转,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他们有没有想过,那些背后的资本如今不遗余力、大吹特吹他们那套东西时,目的真的仅仅是单纯想把我们当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那么简单吗?”
“不……绝不仅仅是!”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他们真正的、更深层的目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同化!对我们国家层面而言,这无疑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侵略!属于文化的侵略呀!”
“他们这些人是想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审美到价值观,都认同他们的标准,从而逐渐忘记我们自己根脉所在!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呀!”
齐磊这一番鞭辟入里、直指核心的话,简直是字字句句都砸在了李国华的心坎上。
他压抑了太久的情感瞬间找到了宣泄口,当场激动得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砰”的一声震得杯盘轻响,他猛地站起身,脸色因激动而泛红,大声叫好:“好!好!好哇!小齐!懂我!你是真的懂得我们这些老骨头们心里在焦虑什么、在害怕什么呀!”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既有找到知音的激动,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力。
“唉……”李国华长长叹了口气,激动过后是更深的疲惫,“我们看到这些,能不明白吗?我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是,也就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时代变了,传播方式变了,我们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是真跟不上那些资本操纵流量的节奏了呀!面对他们铺天盖地的营销和舆论引导,我们能够发出的声音,我们坚守的这份‘阳春白雪’,真的是太小太小了!小到几乎要被淹没……”
“唉……”
这一声叹息,仿佛会传染一般,李团长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在座的无论是搞西洋乐的还是民乐的,其实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如今国内文娱界那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感受到了资本对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纯粹性抱有的那种忽视甚至是满满的恶意!
一时间,整个包间里,除了齐磊这个“局外人”还保持着清醒的洞察,所有人都被这股沉重而无奈的气氛所感染,从原本推杯换盏的欢乐氛围中迅速冷却、沉默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集体性的Emo情绪。
齐磊左右看了一圈,发现气氛急转直下,变得异常压抑。
他意识到自己的话虽然点出了问题,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温和而坚定的笑容,出声安慰道:“李团长,各位老师,其实我们也不用太过悲观!”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虽然时代的发展、资本的流向导致了这些事实的发生,让我们暂时处于被动。但有句话说得好,凡事总有两面,有阴必有阳。 有了不好的一面,但同时,也一定会有新生和希望的一面存在!”
他目光扫过那几位愁眉不展的民乐大师,语气充满了敬意和信心:“我们老祖宗的东西,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朝代更迭,至今仍然没有断代,还能在我们手中传承,那它的存在,必然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的!这份价值,绝不会因为一时的潮流而被真正抹杀。”
他微微前倾身体,眼神明亮,抛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也许,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我们龙国,从来不缺好的东西,我们缺的,或许只是一双能发现这些好东西,并且能用新时代的方式把它们展现出来的‘眼睛’,以及一个能让它们被看见的‘平台’而已。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缺好东西……只是,缺了发现好东西的眼光,吗?”
李国华喃喃地重复着齐磊这句话,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他脸上的愁容和激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陷入深度思考的凝重。
他眼神放空,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海中仿佛有惊涛骇浪在翻涌,将过去许多想不通、解不开的结,一一冲击、梳理。
包间里安静得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陷入沉思的李团长。
许久之后,李国华眼中骤然爆射出一团精光!
那是一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狂喜!他猛地推开身后的椅子,由于动作太大,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嚯”地站起身,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澎湃的激动,开怀爽朗、甚至带着几分宣泄意味的大笑声,瞬间响彻了整个包间:“哈哈哈……对呀~~对呀!是这样的没错!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哈哈哈哈……”
他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用力拍着自己的大腿,然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齐磊,充满了感激和兴奋:“哈哈哈哈……我想到了!我终于想到了!哈哈哈哈……齐磊,齐小子!你这次可真是帮上我了一个天大的忙呀!!!如果这事成了,你就是我们乐团,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大恩人哪!我必须好好请你喝一顿酒!哈哈……百年茅子我弄不到,但是我家地窖里珍藏了整整一坛五十年的女儿红!到时候,我们不醉不归!哈哈哈哈……”
李国华这突如其来、状若疯癫的大动静,瞬间吸引了包间里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都被团长这从极度抑郁到极度狂喜的转变弄懵了,纷纷交头接耳,猜测纷纷:
“李团这是……受什么刺激了?一会儿愁云惨淡,一会儿又笑得跟捡了宝似的?(⊙?⊙)”
“难道齐磊那几句话,真让团长想出解决民乐传承的办法了?不能吧?这么神?(????)”
“五十年的女儿红都舍得拿出来了?李团这次是下血本了啊!齐磊到底说了啥仙丹妙药?(★w★)”
“看团长这高兴劲儿,莫非是找到了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的灵感?跟我们未来的演出计划有关?(`?w?′)”
“不管了,团长笑了就是好事!总算不用那么低气压了!来,为团长的好心情干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