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 第119章 刘备掌荆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安十四年秋,荆州牧刘表病重,沉疴难起的消息,如同秋日寒风,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座处于南北要冲、富庶甲于天下的重镇,瞬间成为了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许都的曹操,江夏的刘备,乃至江东的孙权,无不将目光投向了襄阳城。

江夏,刘备军府内,气氛凝重而暗含激动。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诸葛亮羽扇轻摇,眸中闪烁着洞悉时局的光芒,“景升公病危,蔡瑁、张允之辈,素与公子琦不睦,更视主公为眼中钉。彼等为保自身权位,一旦景升公薨逝,必行废长立幼之事,扶持次子刘琮,继而或降曹操,或据州自守,绝无可能将荆州拱手让于主公或公子琦。”

刘备面露忧色:“诚如先生所言。然备兵微将寡,仅据江夏一隅,虽有琦公子为援,如何能与蔡瑁掌握的荆州水陆之师相抗?更遑论北有曹操虎视眈眈。”

诸葛亮成竹在胸,微微一笑:“主公勿忧。亮有一计,可不费太多兵马,使主公名正言顺,入主荆州!”他示意刘备屏退左右,仅留张合、文丑二将在侧,随后压低声音,将心中谋划娓娓道来。

计定三策,环环相扣

诸葛亮的计谋,分为明暗数条,层层递进:

1. 固本联琦,占据大义:立即加强与驻守樊城的公子刘琦的联系。由刘备亲自修书,陈说利害,言明蔡瑁等人一旦得势,必不容他兄弟二人。请刘琦以长子之名,速回襄阳“探病”,若能掌握部分城防或留在刘表身边,则为上策。同时,诸葛亮亲自前往樊城面见刘琦,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刘琦将部分兵马、粮草暗中调拨至江夏,增强刘备实力,并约定互为奥援,共抗蔡氏。

2. 造势扬名,揽络人心:利用刘备“仁德”之名,在荆州境内广布耳目,散播流言。内容主要有二:其一,宣扬蔡瑁、张允勾结曹操,欲卖荆州以求荣华;其二,称颂刘备乃汉室宗亲,仁德爱民,唯有刘备方能保荆州安宁,对抗北虏。此举旨在争取荆州本土士族(如蒯越、伊籍等虽与蔡氏有旧,但未必愿降曹者)和百姓的民心,从内部瓦解蔡瑁的统治基础。

3. 示敌以弱,诱敌出击:诸葛亮判断,蔡瑁等人必欲除刘备而后快。可令江夏军马故作松懈之态,甚至散布刘备欲弃江夏南逃的假消息。同时,秘密调遣张合、文丑两部精锐,偃旗息鼓,潜行至襄阳以南、江夏以北的险要之处设伏。

4. 请君入瓮,雷霆反击:一旦蔡瑁中计,派兵出襄阳攻打“虚弱”的江夏,其襄阳守备必然空虚。届时,刘备可率主力依托营垒正面阻击,而埋伏的精兵则迅速出动,截断蔡瑁军归路,与刘备里应外合,力求全歼这股敌军。若能擒杀蔡瑁、张允,则襄阳震动。

5. 兵临城下,迫其内乱:歼灭蔡瑁主力后,刘备军可趁胜进军,直逼襄阳城下。此时,城内刘琦可趁机发难,联络对蔡氏不满的将领(如王威等)打开城门。即便一时不能破城,大军围困之下,城内惧曹派(以蒯越为代表)与抗曹派(以刘琦、刘备为代表)、蔡氏党羽与其他士族之间的矛盾必将激化,内乱自生。

风云骤变,计策施行

局势的发展,果如诸葛亮所料。

刘表病榻之前,蔡瑁、张允严防死守,阻挠刘琦探视,并加紧策划拥立刘琮。同时,蔡瑁得知江夏“防务松懈”、“刘备有退意”的假情报后,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不顾蒯越等人劝阻,命其弟蔡中、蔡和率荆州水军万余,步军八千,出夏口,企图一举歼灭刘备。

然而,蔡军刚离襄阳不久,便在南岸的芦苇荡中了张合的埋伏。张合用兵巧变,趁其半渡而击,文丑则率骑兵从侧翼猛冲,勇不可当。江面上,张颌指挥的江夏水军亦奋勇出击。蔡军大败,蔡中、蔡和皆被文丑斩于阵前,荆州水师损失惨重,残部溃退回襄阳。

捷报传至江夏,刘备立刻依计,以“清君侧,诛权奸,保荆州,助长公子”为名,尽起江夏之兵,汇合刘琦从樊城带来的部分兵马,以及张合、文丑得胜之师,浩浩荡荡,水陆并进,直扑襄阳!

襄阳易主,荆襄归心

刘备大军突然兵临城下,襄阳城内一片恐慌。蔡瑁、张允新败,实力大损,面对城外刘备和刘琦的联军,以及城内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惶惶不可终日。

关键时刻,诸葛亮预先布下的“民心”与“内应”开始发挥作用。城中士民久闻刘备仁德,又惧曹操兵锋,皆盼刘备入主。伊籍等人暗中活动,联络忠于刘琦的将领。守将王威本就对蔡氏专权不满,见大势已去,随即夜间悄悄打开城门。

刘备军一拥而入。蔡瑁、张允在乱军中被杀(一说欲逃往曹操处被擒杀)。刘琮在其母蔡夫人带领下,被迫交出印绶。

刘备与刘琦并马入城,安抚百姓,尽收荆州军马钱粮。他拥立刘琦为荆州牧,自领荆州刺史,表奏朝廷(实则通告天下),正式宣告接管荆州大权!诸葛亮被拜为军师中郎将,委以军政重任。诸葛亮在此战中立功卓着,威望大增,彻底融入刘备集团核心。

至此,刘备集团凭借诸葛亮之谋,以弱胜强,以快打慢,成功地抓住了刘表病逝前后的权力真空期,一举夺取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真正拥有了与曹操、刘衍周旋的强大根基。《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第一步,已然实现!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许都的曹操,闻讯掷笔于地,深知心腹大患已成;晋阳的刘衍,亦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拥有卧龙辅佐的同门师兄。荆襄易主,标志着天下鼎足之势,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