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际杂交技术现场手术演示及研讨会”召开当日,滨海附一院如同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崭新的国际会议中心内,巨大的环形屏幕如同穹顶,将手术室的每一个细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台下,汇聚了全球心外领域的顶尖专家、知名学者;线上,直播信号连接着五大洲无数医院、研究所和医学院,观看人数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攀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

刘天雄和他邀请来的几位“持不同见解者”坐在人群中,脸色并不好看。他们没想到林默敢如此彻底地将自己暴露在全世界同行面前。

无影灯亮起,焦点汇聚于手术台。

三岁的艾登,这个患有“十字交叉心合并肺动脉闭锁”——一个在医学教科书上都被列为“极端罕见、预后极差”病症的孩子,静静地躺在那里。他的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林默站在主刀位,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但当他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一种无形的气场便笼罩了整个手术室。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多余,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精准、稳定,仿佛一部精密仪器在运行。

分离粘连、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常规步骤在他手中展现出一种极致的美感。然而,当那颗结构完全错乱、血管走向如同迷宫般复杂的心脏完全暴露在镜头下时,观摩厅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线上直播的弹幕出现了瞬间的凝滞,随即被各种语言的惊叹词刷屏。

“上帝,这解剖结构……”

“这真的能手术吗?”

“不可思议的畸形……”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林默需要在这片“废墟”上,重建生理秩序。他没有遵循任何一本教科书上的标准路径,因为这里没有标准可言。他的双手仿佛拥有某种魔力,在【苍生医典】无形却精准的指引下,导丝、导管、精细的持针器在他手中如同被赋予了生命。

他选择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径来建立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血管壁的脆弱、空间的狭小、角度的刁钻……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但林默的操作,稳定得令人窒息。

“看他的缝合角度,完全违背常理,但你看血流模拟……”一位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指着副屏幕上实时生成的血流动力学预测,喃喃自语。

“他是在为这颗心脏‘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真正的个体化外科!”另一位来自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的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顶尖的专家们,从林默的操作中看到了技术未来的方向,看到了突破现有框架的无限可能。

而对于屏幕前无数普通的心脏外科医生来说,这场手术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原来……手术还可以这样做?”

“这种对解剖的理解,已经到了一种‘入微’的境界了吧?”

“我们还在学习怎么做‘标准’手术,林医生已经在创造‘标准’了。”

林默的操作,为他们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精细、也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树立了一个几乎令人仰望,却又心向往之的标杆。

最激动的,莫过于那些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这场手术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及家属。

在医院的允许下,几个大型病友论坛进行了文字和图片的实时转播。

“成功了!林医生把最难的那根血管接上了!”

“宝宝的血氧在升!快看数据!”

“我就知道!林医生一定有办法!”

论坛里,帖子以每秒数条的速度刷新,充满了希望、祈祷和看到生命奇迹的狂喜。对于这些在绝望中挣扎的人来说,林默的每一刀,切除的是病魔,连接的是他们通往未来的生路。这场手术,就是一道刺破黑暗的生命之光。

当林默完成最后一道精细的吻合,松开血管钳,血液沿着那条全新的、独一无二的通道顺畅奔涌,艾登的心脏开始有力地自主搏动,监护仪上所有关键指标趋于稳定并明显改善时——

巨大的观摩厅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确认这难以置信的成功。随即,如同火山喷发般,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专家们纷纷起立,向屏幕那头的手术团队致以最高的敬意。

线上直播平台彻底沸腾了!各种语言的祝贺、惊叹和表达敬意的弹幕如同海啸般淹没了屏幕。林默的名字,被一次又一次地刷屏。

“林默!YYdS!”

“this is legendary!(这是传奇!)”

“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给了我们所有人希望!”

手术室内的团队成员们也难掩激动。张浩偷偷抹了下眼角,马保国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陈薇背过身去平复情绪。林默缓缓吁出一口气,虽然口罩遮住了他的表情,但他眼中那瞬间闪过的、如释重负又充满欣慰的光芒,被高清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定格成了这场传奇手术的经典画面。

这一场手术,征服了顶尖的同仁,激励了后来者,更点燃了无数濒临熄灭的生命之火。林默和他的杂交技术,通过这场全球直播,真正意义上地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