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合作中心的批文如同一纸解放令,整个团队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废弃的旧内科楼被划拨为中心用地,设计图纸、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千头万绪的工作如同潮水般涌来。林默作为技术核心,苏晚晴作为行政总管,两人几乎以医院为家。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中,刘天雄埋下的“暗礁”开始显现其破坏力。

首先是在中心的人才招聘上。中心以高薪和广阔前景诚聘海内外优秀的心外科、介入科医生及研究人员。简历如雪片般飞来,其中不乏真正有志于杂交技术的才俊。然而,在背景调查和初步接洽阶段,苏晚晴和秦雪却敏感地发现,部分背景优秀的候选人在最后关头变得犹豫不决。

一位原本极有希望从美国某着名心脏中心引进的华裔专家,在视频面试后支支吾吾地回复:“贵中心和林默医生的技术前景我非常看好,但是……我最近听到一些学术圈内的讨论,关于技术可重复性和数据严谨性的……我想再观望一下。”

类似的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显然,那篇海外枪手文章和欧洲过气专家的“商榷”,已经开始在高端人才圈层中制造疑虑,动摇了他们对这项新技术和林默团队的信心。人才的引进,遇到了无形的阻碍。

紧接着,在中心申请一项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基金时,原本十拿九稳的项目,在评审阶段收到了数位匿名评审专家的“严厉质询”。质询重点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揪住《柳叶刀》论文中几个无关紧要的统计细节和那位欧洲专家提出的“长期风险不确定性”大做文章,最终导致项目评分被拉低,遗憾落选。这不仅仅是几百万经费的损失,更是一个重要的国家级认可平台的缺失。

“他们这是在动摇我们的根基!”张浩气得捶了一下桌子,“引进不来大牛,拿不到顶级项目,我们中心就算建起来,也会被他们说成是‘草台班子’!”

马保国闷头擦拭着手术器械,黝黑的脸上布满愁容:“我在县医院就见过,好东西就怕被人嚼舌根子,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林默看着最新的基金评审反馈意见,眼神冰冷。他看向苏晚晴:“我们公开的数据,还不够?”

苏晚晴摇头,神色疲惫:“对于心存偏见或者拿钱办事的人来说,再多的数据他们也能找到角度质疑。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学术争论,是有组织的信誉绞杀。”

面对这股暗流,林默的选择依旧是强硬回击,但他采取了更系统、更开放的方式。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在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之日,同步举办一场高规格的、完全公开的“国际杂交技术现场手术演示会”。

“不是质疑我们的技术无法重复吗?”林默在团队会议上宣布,“那就让全世界看着我们做。现场直播,允许提问,术后第一时间公布所有数据。病例,就选那个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转诊过来的、诊断为‘十字交叉心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患儿。”

这是一个比小宝和韩老病例更罕见、更复杂的国际级难题!选择这个病例,既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对自己技术绝对的自信。

同时,他指令张浩和马保国,将截至目前所有成功与失败的病例资料(隐去患者隐私),建立了一个完全公开的电子数据库,供全球同行查阅、验证。“我们要用绝对的透明,来对抗一切的阴暗揣测。”

就在团队为这场关乎名誉和未来的“正名之战”全力以赴时,林默与苏晚晴的关系,也在高压下悄然生长。

深夜的中心临时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人还在核对演示会的流程。林默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手术方案,苏晚晴则整理着来自各方的回执函。

“吃点东西。”苏晚晴将一盒还温热的蒸饺推到他面前,“你晚上没吃多少。”

林默愣了一下,接过:“谢谢。”

他吃东西很快,但不再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而是多了几分细致。苏晚晴看着他,忽然轻声说:“有时候真佩服你,好像什么都压不垮你。”

林默动作顿了顿,咽下口中的食物,没有看她,声音有些低沉:“也有怕的时候。”

苏晚晴一怔,这还是她第一次听林默承认“怕”。

“怕什么?”

“怕救不活。”林默的目光依旧落在屏幕上那个复杂的心脏结构图上,“怕辜负了信任,怕技术还不够好。”

这简单的话语,却让苏晚晴心头一颤。她看到了他坚硬外壳下那份对生命最深的敬畏与责任。

她伸出手,轻轻覆盖在他放在鼠标的手背上,没有言语,只有掌心传递的温暖与力量。

这一次,林默没有立刻抽开手,他沉默了片刻,反手轻轻握了她的手一下,虽然短暂,却无比清晰。

“演示会,会成功的。”他说,像是对她,也像是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