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 第134章 卧龙献计分三策,刘琮懦弱降书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卧龙献计分三策,刘琮懦弱降书呈

襄阳州牧府病榻前,空气仿佛凝固。刘备与奄奄一息的刘表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军师,如何剖析这危如累卵的局势。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清澈而睿智,缓缓道出他的策略:

“上策:趁曹操主力未完全集结,且其注意力暂被东莱墨涵吸引之机,刘荆州应立即以朝廷钦命(尽管是被迫的)讨逆为名,整顿荆州水陆军马。皇叔可亲率精锐之师,以支援曹操讨逆为幌子,假道北上,直取空虚的许都!迎奉天子,讨伐国贼曹操!届时,主公以皇叔之仁德,奉天子以令不臣(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对),则天下义士必云集响应,曹操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大事可成!此乃釜底抽薪,一举定鼎中原之策。”

刘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黯淡下去,剧烈咳嗽起来:“许都…曹操经营日久…岂是易取?且…且蔡瑁他们…”他深知荆州内部派系林立,蔡氏家族绝不愿冒险与曹操开战,更不会支持刘备拥有如此大的功业和权力。

诸葛亮见状,知上策难行,继续道:“若上策难行,则有中策:立即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携带重礼,火速前往江东,面见孙权。陈说唇亡齿寒之理:曹操若灭墨涵,尽得青州之利,下一步必是南下荆襄,继而顺流而下图谋江东!请孙权立即出兵,北上攻打合肥,或西进威胁江夏,牵制曹操部分兵力。同时,刘荆州与皇叔合兵一处,固守襄阳、江陵等重镇,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曹操若两面受敌,粮道漫长,久攻不下,必生变故。届时或可寻机破敌,至少可保荆州无恙。”

此策较为稳妥,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是历史上后来的赤壁之战原型。但同样需要荆州内部团结一致,且需要孙权有足够的魄力及时出兵。

刘备眼中露出希望之色,看向刘表。刘表却依然犹豫不决,与江东孙氏有杀父之仇(孙坚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结盟谈何容易?且蔡瑁、蒯越等人一向主张归附曹操,以求保全富贵。

诸葛亮轻叹一声,说出最后的下策:“若上、中二策皆不为所用…那么,唯有下策:立即放弃新野等前沿之地,收缩兵力,退保江陵。江陵城坚粮足,可暂避锋芒。同时,速派心腹之人,南联苍梧太守吴巨,西结益州牧刘璋,以为后援。若江陵不可守,则退往江南,甚至…前往益州,以图后举。然此策被动至极,且荆州基业,恐将尽丧矣。”

三策说完,室内一片寂静。上策激进但收益最大,中策务实需外力配合,下策则是无奈退守,保存火种。

刘表听完,长叹一声,气息愈加微弱:“孔明之策…甚善…然…然吾病体沉重,已…已无力主持…荆州之事…皆由…皆由蔡瑁、蒯越他们…与吾儿刘琮…商议决断吧…”说罢,竟昏睡过去。

刘备与诸葛亮退出病房,心情沉重。他们知道,刘表此言,几乎等于将荆州拱手让给了主降派。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刘表病逝。蔡瑁、张允等人秘不发丧,伪造遗嘱,拥立年仅十四岁的刘琮为荆州之主。随即,在曹操大军尚未真正南下之时,便派遣使者宋忠,携带荆州印绶,前往曹操军中请降!他们天真地以为,投降可以换取家族和自身的富贵平安。

刘备在新野得知消息,惊怒交加:“景升兄尸骨未寒,彼等竟做出如此之事!荆州百万生灵,皆陷于曹贼之手矣!”

诸葛亮羽扇轻摇,面色凝重:“主公,蔡瑁辈不足与谋!琮既降曹,曹操下一步必来攻我新野。此地不可久留,当速依亮之下策,退往江陵!江陵乃军资重地,万不可落于曹操之手!”

然而,曹操接受刘琮投降后,深知刘备乃心腹之患,采纳郭嘉遗计(或谓贾诩之谋),派出精锐虎豹骑,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昼夜兼程,追击正在组织百姓南撤的刘备!

一场力量悬殊的生死追逐,在荆襄大地上演。刘备集团的命运,骤然间风雨飘摇。而这一切,都被远在东莱的墨涵,通过貂蝉经营的情报网络,清晰地掌握着。他意识到,天下的格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坍塌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