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 第132章 曹操请旨露峥嵘,献帝忍辱印绶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曹操请旨露峥嵘,献帝忍辱印绶颁

建安十三年春,许都丞相府威严肃穆,然而今日的朝会,气氛却格外凝重压抑。汉献帝刘协高坐龙椅之上,面色苍白,手指微微颤抖,宽大的龙袍似乎都难以掩盖他内心的惊惧。他目光低垂,不敢直视阶下那位睥睨天下的权臣。

曹操身着朝服,按剑立于丹墀之下,虽未直视天子,但其威势已笼罩整个大殿。他缓缓出列,声音洪亮而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启奏陛下!逆臣墨涵,本一介妖道,假托天命,蛊惑人心,窃据东莱,僭越称制。更勾结辽东公孙度,私募甲兵,劫掠州郡,对抗王化,其行径与张角何异?此獠不除,国将不国!臣,受陛下恩遇,忝为丞相,总理朝纲,护佑社稷,岂能坐视此等国贼猖獗?今恳请陛下下旨,授予臣节钺,调拨兵马,兴王师,讨不臣,踏平东莱,擒拿墨涵,以正国法,以安天下!”

一番话,掷地有声,却将“僭越”、“国贼”的帽子死死扣在墨涵头上,更是将出兵之事说成是维护汉室威严的必然之举。

殿内群臣鸦雀无声,许多忠于汉室或心怀良知的老臣,如荀彧(虽为曹操谋士,但心向汉室,此刻内心挣扎)、孔融等,皆面露不忍与愤懑之色。他们心知肚明,墨涵纵有不是,其势远不及当年袁绍、袁术,曹操此举,无非是借机铲除异己,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力,并将富庶的东莱纳入囊中。所谓“王师”,不过是曹家的私兵;所谓“国法”,不过是曹操的意志!

然而,无人敢出声反驳。董承血案犹在眼前,伏完等皇亲国戚的下场历历在目。曹操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凡被其目光触及者,无不低头屏息,冷汗涔涔。

汉献帝嘴唇哆嗦着,他想起了被毒死的伏皇后,想起了自己被幽禁的皇子,无边的恐惧攫住了他。他知道,这旨意他下也得下,不下也得下。他艰难地抬起头,看向曹操,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丞…丞相所言…甚是。墨涵…确为大汉之害…就…就依丞相所奏…准予出兵…一应事宜,皆由丞相…决断…”

“陛下圣明!”曹操不等献帝说完,便高声应道,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需要的,本就是这“奉旨讨贼”的名分而已。至于印绶节钺,早已在他掌控之中。

侍御史颤巍巍地拟好诏书,盖上玉玺。那方传国玉玺,此刻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献帝几乎喘不过气。曹操接过诏书,看都未看,转身面对群臣,高举诏书,朗声道:“陛下有旨!讨伐国贼墨涵!克日兴兵!”

“丞相威武!天兵所向,叛贼必亡!”曹洪、夏侯惇等武将立刻高声应和,声震殿瓦。而更多的大臣,只能跟着匍匐在地,山呼万岁,心中充满了屈辱与无奈。

一场针对东莱的灭国之战,就在这看似庄严、实则充满胁迫的朝堂上,拉开了序幕。消息迅速传出许都,天下为之侧目。

与此同时,荆州襄阳,州牧府内一片愁云惨淡。

刘表卧病在床,气息奄奄,早已无法理政。蔡瑁、张允等拥立次子刘琮,把持了荆州大权。而驻扎在新野的刘备,同样收到了曹操请旨讨伐墨涵,以及正在调兵遣将的消息。

刘备心急如焚,深知曹操一旦解决东莱,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荆州!他急忙带着新近投效的军师诸葛亮,赶赴襄阳探病,实则欲与刘表面商对策。

病榻前,刘表形容枯槁,握着刘备的手,喘息道:“玄德…曹贼势大…又得天子名分…如之奈何…吾儿(刘琮)年幼,蔡瑁等人…恐非曹操作手…荆州…危矣…”言语间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刘备悲声道:“景升兄勿忧!备虽不才,愿与荆州共存亡!只是如今形势危急,需早定大计!”他看向身旁羽扇纶巾、神情自若的诸葛亮,“孔明,你有何高见?”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道:“刘荆州,皇叔。亮有三策,可应对当前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