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厂长打开一个箱子,里面的木盒明显比入门级的要精致一些,用的是更好的木材。他取出一把递给叶云帆。这把中端唐横刀比入门级的略长,约一米一,刀鞘采用紫檀木贴片包裹优质鱼皮,手感温润,刀镡等装具的做工也明显更精细。
叶云帆拔刀出鞘,刀身的研磨更加细腻,隐隐能看到一些手工锻打的纹理,寒光逼人,手感也更沉,品质确实上了一个台阶。抽查之后,也全部合格。
最后,他们来到一个单独放置、包装尤为考究的木箱前。这里面就是那十把高端定制唐横刀。每一把都是全长一米二的大家伙。
刀装(刀镡、目贯等)采用了手工雕刻的铜、银材质,甚至运用了鎏金、错金银等复杂工艺;刀鞘选用黄花梨木,包裹顶级鲛鱼皮,表面施以高级大漆工艺,光可鉴人。这些刀已经不仅仅是兵器,更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难怪单价接近万元。
叶云帆对这批总共2110把唐横刀的质量非常满意。在他的授权下,孙铭按照合同约定,向铸造厂支付了剩余的款项。接下来,就是由“超时空贸易公司”负责将这批货运输到指定的外贸码头仓库,办理出口报关手续。
叶云帆把孙铭叫到一边,低声叮嘱:“报关流程都打点好了吧?确保不要出任何岔子。”
“叶总放心,都安排妥当了。这批货以‘仿古工艺刀剑’的名义申报出口,我们公司有这方面的操作经验,相关资质和文件都准备齐全,海关那边也已经提前做了必要的沟通,不会有什么问题。”孙铭沉稳地回答。
“好。”叶云帆点点头,“等货到码头仓库,所有流程走完,你就和丹尼尔那边对接好,然后通知我。”
他的计划很简单,等货物在码头仓库入库后,他会亲自去一趟,利用玉佩空间直接将这批刀收走。然后让丹尼尔在澳洲那边出具收货证明,完成这笔跨境贸易的核销。这样既走了明面的合规流程,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实现了物资转移。
“明白,叶总。”孙铭应道。
处理完验货和付款事宜,叶云帆便启动了他的迷你电动车,在陈厂长和孙铭的目送下离开了厂区。
看着叶云帆那辆小巧的车子远去,陈厂长不禁对孙铭感慨道:“孙总,你们叶老板真是低调啊,出门就开这么个小车。”
孙铭笑了笑,没有多作评价,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句:“是啊,叶总他……比较务实。”随后便转身去忙后续的运输安排了。
大唐,长安城,太极殿。
此时正是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正月初一,清晨。太极殿内外,正在举行一年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的元日大朝会。
所有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员、各州府派遣的“朝集使”、皇亲国戚、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藩属国和外国使节,全都按品级、按班次,肃立在宏伟的宫殿前和广阔的广场上。仪仗森严,旌旗招展,气氛庄严肃穆。
整个仪式极其繁复,包括皇帝接受群臣和使节朝贺、百官上寿敬酒、演奏宫廷雅乐、表演象征文治武功的舞蹈(如着名的《七德舞》,即《秦王破阵乐》)、各方献上贡品、最后皇帝赐宴等环节。这是大唐帝国展示其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万国来朝的最重要舞台。
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李世民,望着殿下黑压压的、恭敬肃立的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听着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心中充满了作为一代明君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万国来朝的盛景,正是他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的最好证明。
太子李承乾端坐在御座下首的专属座位上,仪态端庄。经过前段时间的内心挣扎,他已经想通了。只要自己和叶云帆配合默契,谨慎使用玉佩的能力,风险是可控的。他决定等这次冗长的大朝会结束后,就主动联系叶云帆,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繁琐的朝贺、上寿礼仪环节终于结束。接下来,进入了各国使节进献贡品的环节。内侍监王安站在殿前,高声唱鸣,引导各国使节依次入殿献礼。
一个个身着异国服饰的使节,捧着或抬着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鱼贯而入,向大唐皇帝表达敬意和臣服。象牙、犀角、珍珠、宝石、香料、骏马……各式各样的贡品令人眼花缭乱,充分展示了大唐作为天朝上国的巨大吸引力。
这时,王安清晰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宣——吐蕃使节入殿献贡!”
只见一位身着典型吐蕃贵族服饰、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步履沉稳地走入太极殿。
他站定后,右手抚胸,向御座上的李世民躬身行礼,用流利但略带口音的汉语说道:“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下臣吐蕃大论(宰相)噶尔·东赞域松(即历史上着名的禄东赞),代表我主松赞干布赞普,向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他示意随从将几个沉甸甸的、装饰华丽的箱子抬进殿内。
禄东赞指着这些珍宝,向李世民介绍道:“大唐皇帝陛下,这些是我主松赞干布赞普,为表达对大唐的仰慕与友好,特意敬献的微薄心意,包括高原特有的金器、药材和珍稀皮毛。”
李世民面带微笑,抚须颔首:“松赞干布赞普有心了,朕心甚慰。”
禄东赞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此次下臣奉赞普之命前来,进献贡品仅是其一。下臣更重要的使命,是再次代表我主,向伟大的大唐‘申婿好’(请求联姻通婚),愿永结秦晋之好,共保边疆安宁。”
“哦?申婿好?”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微敛,他想起来,几年前吐蕃就曾提过联姻,但被他以各种理由婉拒了。禄东赞此番前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先是盛赞大唐的文明与富强,表达吐蕃的深切仰慕之情。
接着,话里有话地提到,吐蕃近年来兵锋强劲,已先后征服了周边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等诸多部落,基本统一了青藏高原,已然是一个兵强马壮、疆域辽阔的强国。
李世民听着,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皱起。他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禄东赞的潜台词:吐蕃此次并非以往那种附属国的卑微乞求,而是以一个实力相当、甚至带有一定威慑意味的邻邦身份前来求婚。
潜台词就是:如果大唐拒绝,以吐蕃现在的军事实力,很可能在唐朝广袤的西陲边境制造麻烦。
若是以前,李世民对吐蕃确实心存顾虑。毕竟吐蕃地处高原,在地理上易守难攻,唐军若远征,属于“仰攻”,后勤和气候都是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