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杨建辉传 > 第243章 佛山打工的坚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试官是个戴眼镜的姑娘,她推了推眼镜说:流水线要站着干十小时,能坚持吗?小杨点头时,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当晚,他躺在八人间的铁架床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床板比山里的石板还硬。

车间里永远弥漫着机油和塑料的混合气味。小杨的岗位是给手机主板贴片,他很快掌握了三秒一贴的节奏。但真正的挑战来自质检员老张——这个总爱叼着烟斗的广东人,会用放大镜挑剔每个焊点的形状。

后生仔,这行当要眼明手稳。老张某天突然说,顺手教他如何用牙签清理焊盘上的锡渣。小杨发现,老张的烟盒里总藏着几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在哈佛的毕业照。他们开始在下班后去大排档吃肠粉,听老张讲九十年代的故事。

厂区外的城中村像座迷宫。小杨和工友们合租在顶楼加盖的铁皮屋里,夏天热得像蒸笼。但这里藏着佛山的另一面:巷口的阿婆牛杂摊永远飘着香气,周末的麻将馆里能听到五湖乡音的骂战,还有那间永远排队的糖水铺,老板总爱说:后生仔,加份双皮奶啦。

某个雨夜,小杨在网吧通宵时遇到老乡阿强。这个在KtV当服务生的男孩,教他如何用打工钱买二手吉他。他们组建了打工者乐队,在城中村的空地上唱着《海阔天空》,围观的外卖小哥和洗头妹跟着哼唱时,小杨忽然觉得,这座城市正在他脚下生根。

春节前,小杨收到母亲的消息。他连夜坐硬座回家,却被父亲拦住:你妈不让见,说怕耽误你返工。透过门缝,他看见母亲正艰难地往他包里塞腊肉,就像送他离乡那天一样。

返程时,小杨在火车上遇到了罢工的工友。他们举着要求涨薪的横幅,在厂区门口与保安对峙。小杨站在人群里,忽然想起老张的话:打工不是当牛做马,要拿回自己的尊严。他偷偷拍下现场视频,发到了打工者论坛,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匿名威胁短信。

那个雨夜,小杨在铁皮屋里收到某公司录取通知书。原来他偷偷报名了某公司,用三年时学习了所有知识。老张送他一支英雄钢笔,说:后生仔,写字比拿焊枪更有前途。

离厂那天,小杨在车间里贴了张纸条:流水线会记住每个认真生活的人。他拖着行李箱走过城中村,阿婆牛杂摊的老板喊住他:后生仔,加份萝卜啦!糖水铺的老板硬塞给他一盒马蹄糕,说:去了大城市,记得常回来。

小杨坐在某图书馆里,窗外是佛山的万家灯火。二十岁的自己——那个在流水线上数着秒针,在城中村弹着吉他,在雨夜举着横幅的青年。他明白,打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就像佛山这座城市的性格:既容得下机器的轰鸣,也盛得下糖水的甜香。

他翻开笔记本,在打工日记的最后一页写道:二十岁那年,我带着山里的泥土来到佛山,如今带着佛山的灯火走向更远的远方。这或许就是打工的意义——让我们在流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