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李山木是远近闻名的老木匠,祖孙三代都以木工为业。他手艺精湛,人品更是无可挑剔,常常把“木头有魂,你骗它一寸,它付你一丈”这句话挂在嘴边,以此警醒自己,也教导他人。
有一年,李山木在路边救助了一个昏迷的少年,名叫赵四。赵四醒来后,感激涕零,磕头拜师。李山木看他眼神清亮,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便收下了这个徒弟。
头三年,赵四主要做些杂活,不过他学得格外用心,李山木教得也尽心尽力。只是赵四心思有点活泛,有一回,他偷工减料,少刨了一遍木头,被李山木发现后,狠狠罚他重做了十遍。从那之后,赵四收敛了许多,手艺也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不断精进。
十年时光转瞬即逝,赵四的手艺已经学得相当出色。这时,邻村的张员外打算盖一座二层木楼,偏巧李山木生病卧床,无法承接这个活儿。赵四自告奋勇,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楼盖好,李山木便放心地将此事交给了他。
到了张家,赵四发现周围没人精通木工,没人能看出门道,顿时起了歪心思。该用好料的地方,他偷偷换成次料;该砍下的椽子,他少砍了两根。省下来的木料,他转手卖掉,钱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木楼盖好后,张员外看着崭新的楼阁十分满意,不仅如数支付了工钱,还送了一块“巧手鲁班”的匾额。赵四得意洋洋地回到师父家,给李山木买了不少补品,谎称是张员外特意感谢师父教导有方才送的。李山木并未多想,只是语重心长地嘱咐赵四要继续好好做事,坚守本心。
然而,秋去冬来,一场罕见的大风雪席卷而来。风雪过后,张员外家的新木楼轰然倒塌。所幸当时楼内无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楼里的家具器物全都被砸得粉碎。张员外气得暴跳如雷,带着一群人找上门来兴师问罪。
赵四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这时,李山木挺身而出,对张员外说道:“楼是我徒弟盖的,错在我教导无方。所有损失,我来赔偿。”说罢,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变卖了部分田产,才好不容易凑够了赔款。
村里的人得知此事后,都纷纷指责李山木傻,觉得徒弟造的孽,何必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可李山木只是默默摇头,说道:“他是我徒弟,我就得对他负责。”
而赵四,在得知师父为了自己倾家荡产赔偿损失后,内心愧疚不已,偷偷地跑掉了。
不知过了多久,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里,李山木独自坐在破旧的茅屋里,神情落寞。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四衣衫褴褛地站在门外,眼神中满是悔恨。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师父,我错了……”
李山木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误入歧途的徒弟,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扶起赵四,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递给他,然后拿出那本祖传的《木工精要》,翻到最后一页。赵四从未看过这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诚信。
李山木轻声说道:“你错的不是贪财,而是失了心中的诚信。人若无诚信,手艺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经不起风雨。”
第二天,李山木带着赵四来到了张员外家。赵四当着众人的面,坦诚地承认了自己所有的过错。李山木则坚定地承诺,会用余生慢慢偿还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
此后三年,李山木和赵四齐心协力,努力劳作。李山木的铺子重新开张,赵四也成为了赵师傅,他的手艺愈发精湛,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偷工减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立身处世的基石。一旦为了利益而丧失底线,最终必将害人害己。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