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掌心震动,是那个名为“未来爱巢装修小队”的微信群。设计师闻砚发来了一条简洁明了的信息:
【@林月@江予安 硬装部分已全部调整、验收完毕,基础保洁也做完了。接下来,你们确定要保留的那些旧家具,可以安排进场了。】
后面附了几张现场照片。宽敞的空间,光洁的地板,雪白的墙壁,预留好的插座和开关,以及那些特意为轮椅通行而设计的、流畅的动线……虽然还空荡荡的,但骨架已然清晰,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的心瞬间被一股巨大的兴奋和期待包裹,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江予安下午还要在律所开会,我实在按捺不住,几乎是立刻回复:
【收到!太感谢了!我马上过去看看!】
回完信息,我抓起车钥匙和包就冲出了门。
再次站在那扇熟悉的门前,心情却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打开入户门,一股淡淡的清洁剂味道扑面而来。
眼前豁然开朗。
两套房子打通后形成的巨大空间,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通透和明亮。原本分隔的墙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视野。我最先奔向的,是那个我们精心规划的、连接着客厅和主卧的超级大阳台。整面的落地玻璃将外面的天空和绿意毫无保留地引入室内,想象着未来在这里摆上两张舒适的躺椅,周末的早晨和江予安一起在这里晒太阳、看书、喝咖啡,或者夜晚看城市的灯火……光是想想,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然后是那个超级大的客厅。当然,承重墙我们一丝一毫都没敢动,但这面墙并没有成为空间的阻碍,反而被我们和闻砚一起,设计成了一整面顶天立地的嵌入式书柜。未来,这里将装满我和江予安的书,还有我们旅行带回来的各种纪念品,成为这个家知识和回忆的储藏中心。客厅中央预留了足够宽敞的区域,足够江予安的轮椅灵活转向,甚至还能容纳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活动。
我正在客厅中央兴奋地转着圈,用脚步丈量着空间,门口传来了轻微的、有节奏的声响。
“嗒…哒…嗒…哒…”
是手杖点地的声音,伴随着一种略显滞重,却又异常稳定的脚步声。
我回头,看到闻砚正站在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卡其色休闲裤,裤管下的部分被设计精良的碳纤维假肢所替代。
他一手扶着门框,另一只手握着一根黑色的手杖,正微微喘息着,额角有些细汗。
“闻砚!”我赶紧迎上去,“你怎么也来了?”
闻砚抬起头,露出一贯温和而专业的笑容:“你说要来,我就掉头回来了。”他边说,边借助手杖和门框的支撑,调整了一下重心,然后才迈步走进来。他抬腿的动作能看出明显的刻意和控制,假肢膝关节的活动带着一种机械的精准,行走时似乎能听到假肢部件衔接处传来的、极其轻微的“咔哒”声。
“怎么样?还满意吗?”他环顾着四周,目光像一位审视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太满意了!”我毫不吝啬我的赞美,“比效果图上看到的还要好!尤其是这个采光,还有空间的通透感,真的太棒了!”
闻砚笑了笑,用手杖轻轻点了点光滑的地面:“所有门槛都做了无障碍处理,地面材质也选了防滑系数最高的。厨房和卫生间的细节,等家具进场后,我再陪你们最后确认一次使用高度和便利性。”
我们开始商量旧家具进场的时间。我翻出手机里早就列好的清单,和他一一核对:那张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餐桌,江予安书房里他用了很多年、承载了无数深夜工作的书桌,我那个靠窗的、用来码字的舒适单人沙发……
闻砚听得很仔细,不时用手机备忘录记下要点,或者提出一些专业的建议:“这张沙发可以考虑放在这个角落,靠近阳台,光线好,视野也开阔。江律师的书桌,这个位置靠近电源和网线接口,比较方便。不过,”他顿了顿,看向我,“有些旧家具的高度和尺寸,可能需要根据江先生现在的情况,进行一些微调,比如加装滑轮,或者调整桌腿高度。”
我连连点头:“嗯嗯,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已经联系好了师傅,等家具搬进来就现场调整。”
正事谈完,闻砚并没有立刻离开。他拄着手杖,在空旷的房子里慢慢走着,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像是在做最后的巡视。走到客厅中央时,他似乎想蹲下身仔细查看一处地板的接缝,但这个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的动作,对他却颇为艰难。
我看到他先是将手杖稳稳地靠在墙边,然后双手分别撑住两条大腿,借助臂力,同时控制着假肢的弯曲角度,非常缓慢地、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控制感,才勉强完成了下蹲的动作。
检查完毕后,他需要重新站起。这个过程更为吃力,他需要先用一只手撑住地面,另一只手抓住旁边暂时堆放的一个矮柜边缘,臂膀和核心同时发力,才能将自己“推”回站立姿态,然后立刻伸手取回手杖,稳住身形。整个过程中,他的呼吸都略微有些加重。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敬意。他用自己的不便,为我们,也为更多可能面临类似情况的人,思考和创造着更便利、更有尊严的生活空间。
“软装方面,”闻砚重新站好后,气息稍平,继续用他专业的口吻说,“色彩上可以大胆一些,用一些暖色调的抱枕、地毯或者挂画来提升空间的活力。绿植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家里更有生气。这些都不影响通行。”
他将自己的建议娓娓道来,从灯光布置到窗帘选择,细致入微。
送走闻砚,我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再次环顾这个属于我和江予安的未来之家。
巨大的空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但我仿佛能听到未来这里充满的声音——江予安轮椅滑过地板平稳的声响,厨房里炖汤的咕嘟声,我们一起看电影时的笑声,还有我在键盘上敲打故事的嗒嗒声……
我慢慢地走着,用手指划过光洁的墙壁,想象着这里挂上我们的结婚照;走过宽敞的厨房通道,想象着江予安可以自如地在操作台前为我准备晚餐;走进那间我们精心设计的主卧,想象着每个清晨醒来,阳光洒满房间,我们相视而笑的场景;最后,我再次回到那个超级大的阳台,看着楼下花园里嬉闹的孩子和散步的老人,心里被一种巨大而安稳的幸福填满。
这里不再仅仅是两套打通的房子,它将是我们爱情的容器,是我们共同生活的见证,是我们携手面对未来所有风雨和阳光的堡垒。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我们对彼此的用心和对于共同未来的无限憧憬。
想到江予安第一次在真正属于我们、也完全适合他的厨房里,轻松地为我煮一碗面;想到我们可以在周末的午后,一起窝在客厅的沙发里,各自看书,或者只是静静地靠在一起,享受岁月静好;想到也许某一天,他真的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宽敞的客厅里,尝试着向我走来的第一步……
无数的画面在我脑海中闪过,美好得如同最绚烂的梦境。
我忍不住,一个人在这空荡荡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新家里,像个得到心爱礼物的小孩子一样,开心地、无声地笑了起来,笑容越来越大,最终化为了眼角微微湿润的幸福感。
这一刻,所有的等待,所有的奔波,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