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夏的陇右,烈日毫无遮拦地炙烤着大地。

南山之上,原本就稀疏的草木更显萎靡,岩石被晒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与绝望的气息。

自被张合大军围困,断水已近两日。

最初的豪情与自信,早已在马谡脸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陷的眼窝、干裂的嘴唇和无法掩饰的惊惶。

他寄予厚望的“居高临下”,成了困死全军的囚笼。

魏军根本不靠近山腰,只是牢牢守着山脚,如同耐心的猎人,等待着猎物自己耗尽力气。

军营里,情况更是惨不忍睹。

储存的饮水早已告罄。

士兵们嘴唇干裂起泡,喉咙里如同着火,许多人开始精神恍惚,瘫倒在营帐的阴影里,连抬起手臂的力气都没有。

战马焦躁地刨着蹄子,发出痛苦的嘶鸣,它们比人更不耐渴。

绝望的低泣声、痛苦的呻吟声,以及偶尔因争夺最后一点湿润苔藓而引发的短暂厮打声,取代了往日的操练口号。

军心,已濒临崩溃。

“水……给我水……”

一个年轻的士兵眼神涣散,喃喃着,手指无意识地抠挖着干燥的地面。

“将军……突围吧……冲下去,抢水!”

几个低级军官围到马谡身边,声音沙哑地恳求,他们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那是焦渴和绝望交织的痕迹。

马谡看着眼前这群形容枯槁、士气低落的士兵,又望了望山下严阵以待、旌旗招展的魏军,一股巨大的悔恨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

他终于明白了王平苦谏的价值,明白了丞相“当道下寨”四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可是,一切都晚了。

“不能坐以待毙!”

马谡猛地站起身,嘶哑着嗓子,试图重振威严。

“集结还能动的士兵!随我突围!冲破魏军包围,与山下王平将军汇合!”

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一批尚未完全脱水的士兵挣扎着拿起武器,组成了突围的队伍。

他们沿着陡峭的山坡,呐喊着向下冲去。

然而,失去了体力和纪律的军队,如同无头的苍蝇。

山下的魏军早已严阵以待。

“放箭!”

随着魏军军官一声令下,早已张开的强弓硬弩,瞬间泼洒出密集的箭雨!

居高临下本是优势,但此刻蜀军是仰攻,且体力不支,队形散乱,完全成了魏军弓弩手的活靶子。

“咻咻咻——!”

箭矢破空,带着死亡的尖啸。冲在前面的蜀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滚木和礌石甚至还没来得及使用,突围的队伍就在半山腰被这凌厉的远程打击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残余的人连滚带爬地逃回了山上营地。

第一次突围,惨败。

不甘心的马谡,在稍事喘息后,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突围。

他试图选择不同的方向,甚至尝试在夜间进行。

但张合用兵老辣,围困得滴水不漏。每一次突围,都只是徒劳地增加山道上蜀军的尸体,消耗着本已枯竭的士气和体力。

鲜血染红了山坡,尸体在烈日下开始散发出异味。

南山,真正成了一座绝望的孤岛,一座巨大的坟墓。

……

与此同时,山下官道,王平营寨。

与山上的绝望相比,王平这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但却保持着一种悲壮的秩序。

戴陵率领的一万多魏军,并未全力进攻王平这座只有两千人防守的小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封路。

但即便如此,魏军也不断地用弓弩进行骚扰射击,偶尔发动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

王平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利用营寨前挖掘的壕沟和树立的栅栏,沉着指挥。

他身先士卒,手持大刀,哪里危急就出现在哪里。他那沉默而坚韧的身影,成了这两千士卒的主心骨。

“稳住!弓箭手,瞄准了再放!”

“刀盾手,顶住栅栏!不要让魏狗冲进来!”

王平的嗓子也早已沙哑,但他依旧用最简洁有效的命令,维持着营寨的防御。

他知道,自己多坚守一刻,山上的主力或许就多一丝渺茫的希望,也能为可能到来的丞相援军,多争取一点时间。

他派出的小股斥候,试图向祁山方向报信,但都被外围游弋的魏军骑兵截杀。他们彻底成了孤军。

“将军,山上……好像又突围失败了。”一名脸上带着血污的校尉,指着南山方向隐约传来的喊杀声和随后沉寂下去的动静,低声道。

王平默默看了一眼山上,那里烟尘不起,显然突围再次受挫。他紧紧握住了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心中对马谡的怨愤有之,但对山上那八千同袍命运的担忧更甚。

“守好我们的营寨!”王平收回目光,声音低沉却坚定,“只要我们还在,魏军就不能完全放心他们的后背!就能牵制住一部分敌人!为了大汉,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残存的士兵们发出嘶哑的怒吼,尽管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尽管孤立无援,但他们眼中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王平营寨的存在,如同钉在魏军包围圈上的一颗钉子,虽然无法改变山上主力的绝境,却也让张合无法全心全意地对付南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压制。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山上的主力彻底崩溃,王平这两千人,也终将在魏军的全力攻击下,灰飞烟灭。

南山绝境,似乎已成死局。

唯一的变数,只剩下时间,以及那渺茫的、来自祁山方向的援军。

而此刻,在祁山大营的诸葛亮与陈到,才刚刚接到街亭军情生变的初步消息,正面临着一个极其艰难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