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 > 第169章 秘门点穴惊莱阳老拳 双刃交锋显肉身真章(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秘门点穴惊莱阳老拳 双刃交锋显肉身真章(上)

鹞子岭的晨雾还没散,林小羽已跟着沈老站在山坳里的练武场。场边的老皂角树掉了半树叶子,露出斑驳的树干,树下摆着排半人高的桑木桩,桩身上用朱砂画着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秘门螳螂拳的“点穴靶”,从肩井到足三里,二十四个要害穴位全标得清清楚楚。

“秘门螳螂的点穴,跟你练的硬螳螂不一样。”沈老蹲下身,用枯瘦的手指摸着桩上的红点,指腹上的老茧蹭得桑木发响,“硬螳螂是‘崩劲透骨’,戳出去要见劲;秘门是‘抖腕沾劲’,像螳螂钳夹蚂蚱,劲要裹在指腹,沾到穴上才显效,不能用蛮力。”他抬起手,手腕轻轻一抖,五指像活过来似的,指腹在红点上轻轻一点,桑木桩竟微微晃了晃,没留下半点痕迹。

林小羽学着沈老的样子,抬手对着桩上的“曲池穴”点去。他丹田的盘古精血下意识转了圈,指腹顿时热得发烫,刚碰到桑木,“嘭”的一声,桩身竟被戳出个小坑。“劲太足了。”林小羽皱着眉,他练惯了硬螳螂的刚劲,一发力就往骨缝里钻,哪懂“沾劲”的巧劲。

沈老笑了,伸手按住他的手腕:“你这精血体魄是把好刀,可点穴要的是‘削纸不卷刃’的巧劲,不是‘劈柴断木’的刚劲。来,丹田的劲收三分,腕子松些,像甩鞭子似的,劲从腕子走,别从骨头走。”

林小羽按沈老说的试了试。他深吸口气,让丹田的精血慢下来,手腕轻轻一抖,指腹擦着红点滑过,这次没戳出坑,可也没见劲。“还是不对。”他有点急,掌心都沁出了汗。

“别急,当年我学这手,对着螳螂看了半个月。”沈老指着场边的草叶,上面停着只青绿色的螳螂,正举着前钳慢慢靠近一只蚜虫,“你看它的钳,没碰到蚜虫时是松的,碰到的瞬间才抖劲,既夹得住,又不夹烂——点穴就跟这个一样,劲要‘迟滞’,别一上来就满劲。”

林小羽盯着螳螂看了半天,突然明白过来。他再次抬手,手腕先松后紧,指腹快碰到红点时,丹田的精血猛地往上提了半分,腕子轻轻一抖——“嗒”的一声轻响,桑木桩上的红点竟微微泛白,像是被热气熏过。

“对了!”沈老拍了拍他的胳膊,“这就是‘沾劲’,劲没透桩,却渗进了木纹里,要是点在人身上,穴上的气血就会顿一下,这才是秘门点穴的真味。”

一旁的陈默早把摄像机架好了,镜头对着桑木桩,小赵举着便携机,专门拍林小羽的手腕:“沈老,您这讲解太到位了,观众肯定能看懂点穴不是瞎戳。”沈老摆了摆手:“不是我讲得好,是小羽的体魄能撑住这劲——换旁人,劲收不住就伤了自己,他有盘古精血护着,怎么试都不怕。”

练到日头偏西,林小羽才算摸透了秘门点穴的门道。他对着桑木桩连点二十四下,每个红点都泛着白,桩身却完好无损。沈老看着桩子,眼里满是欣慰:“行了,去莱阳见刘鹤堂,你这手点穴不算丢份了。对了,刘老家传的‘双螳螂刃’,你得小心,那是秘门的器械绝技,走的是‘缠劲’,跟硬螳螂的刀不一样。”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往莱阳赶。张涛开着车,手里攥着张泛黄的地图:“刘老的武馆在老城区,叫‘鹤堂武馆’,有一百多年了,据说里面还摆着清朝的螳螂刀。”林小羽坐在副驾,怀里揣着两本拳谱,一本是硬螳螂的,一本是沈老给的《秘门螳螂摘要》,时不时翻两页,看上面的“缠劲”图解。

陈默和小赵坐在后排,正对着摄像机整理素材:“鹞子岭的点穴素材够了,到了莱阳,重点拍秘门的器械对练,最好能让刘老露两手‘双刃缠腕’。”小赵点头:“我查了,刘老是秘门太极派的传人,最擅长‘缠劲卸刀’,当年用双刃卸过三个歹徒的刀,老莱阳没人不知道。”

车到老城区时,天已经黑了。路灯照着青石板路,两边的老房子挂着红灯笼,“鹤堂武馆”的木匾在灯笼下泛着光,匾上的字是烫金的,虽有些褪色,却还透着股劲。林小羽刚下车,就听见武馆里传来“当当”的声响,像是刀碰刀的声音。

推开门,院里的景象让众人眼前一亮。院心的青石板上,一个穿黑色短打的年轻人正握着两把短刀练劈砍,刀身是窄窄的锰钢刃,柄上缠着红布,正是秘门螳螂的“双螳螂刃”。年轻人身后,坐着个穿灰布长衫的老汉,头发全白了,却梳得整整齐齐,手里端着个紫砂茶壶,正是刘鹤堂。

“是林小羽吧?”刘老放下茶壶,声音沙哑却有力,目光落在林小羽身上,像能看透皮肉,“沈老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你硬螳螂练得好,还懂秘门点穴?”

林小羽拱手作揖:“刘老您好,我只是刚学,还得向您请教。”

“别谦虚,”刘老指了指练刀的年轻人,“这是我徒弟赵山,练了十五年秘门螳螂,刚在省里拿了传统武术的奖,你们先试试?不用器械,就试点穴。”

赵山停下刀,转过身打量林小羽,眼神里带着点不服气:“林先生,我听说您肉身成钢,硬抗过刀棍,可点穴拼的是巧劲,不是硬劲。”他把双刃往兵器架上一放,走到青石板中央,摆出个“八步起手式”——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手抬到胸前,五指微屈,正是秘门螳螂的点穴起手。

林小羽也走到场中,学着他的样子站定:“赵师傅客气,手下留情。”

陈默赶紧把摄像机架在廊下,镜头对准两人:“小赵,拍特写,重点抓他们的手腕和指腹,别漏了劲气的细节。”小赵蹲在旁边,机器都快贴到青石板了:“放心,我盯着呢!”

刘老喝了口茶,声音不大却在场里清清楚楚:“开始吧,点‘肩井’‘曲池’‘足三里’,三局两胜,点中就算赢。”

话音刚落,赵山突然动了。他左脚往前一跨,是秘门的“赶蝉步”,步幅不大却极快,瞬间就到了林小羽身前,右手对着林小羽的“肩井穴”点去——手指微屈,指腹朝前,正是秘门的“螳螂点”,腕子还在轻轻抖着,显见是练熟了的劲。

林小羽早有准备。他记得沈老说的“崩步卸劲”,左脚往后撤半步,身体微微侧开,同时左手抬起,用掌根对着赵山的手腕推去——不是硬挡,是借劲。赵山的手指擦着林小羽的肩膀滑过,没点中,手腕却被掌根推得一歪,劲全卸了。

“好个卸劲!”刘老赞了一声,手里的茶壶盖都忘了盖。

赵山没停,右脚往前一踏,换成“缠步”,绕到林小羽右侧,左手对着“曲池穴”点去。这次他换了劲,手指更弯了些,像要勾住林小羽的胳膊。林小羽手腕一抖,右手对着赵山的“足三里”反点过去——他用的是沈老教的“迟滞劲”,指腹先慢后快,眼看要碰到赵山的腿,赵山赶紧收步后退,才算躲开。

“再来!”赵山有点急了,他练了十五年点穴,还从没被人这么轻松躲过。这次他用了秘门的“七星点”,双手齐出,左右对着林小羽的“肩井”和“曲池”同时点去,步法也换成了“八步赶蝉”的快步,脚底下“嗒嗒”响,青石板都被踩得发颤。

林小羽不躲了。他深吸一口气,丹田的盘古精血轻轻一转,全身的皮肉都绷紧了些,却没发刚劲。等赵山的手指快碰到他的肩时,林小羽突然抖腕,双手同时点向赵山的“合谷穴”——这招是“螳螂双点”,是他从拳谱里看来的,没想到第一次用就这么顺。

赵山没想到林小羽会反击,想收手已经晚了。他的手指先碰到林小羽的肩井穴,可刚沾到皮肉,就像碰到了块温热的铁块,一股劲气从林小羽的皮肉里反窜出来,震得他指头疼。紧接着,林小羽的指腹碰到了他的合谷穴,他只觉手腕一麻,整条胳膊都软了,再也握不住劲。

“我输了。”赵山往后退了两步,揉着发麻的手腕,眼里满是惊讶,“你这皮肉的劲气,竟能反弹点穴的劲?”

林小羽笑了笑:“不是反弹,是精血护着穴,你点进来的劲被精血卸了。”他抬起胳膊,肩井穴那里连道红印都没有,还是光滑的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