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轼面前的环形屏幕,仿佛将整个天空的星光都收纳了进来。

那不是单一的画面,而是后世千千万万个广场、体育馆、城市街角的实时景象。

无数的人影汇聚成光的海洋,如同漫天繁星。

苏轼的目光有些涣散,却努力聚焦在正前方最大的一块屏幕上。

那似乎是个极为宏大的体育馆,馆内巨大的电子屏上,赫然出现他此刻苍白的面容。

镜头缓缓下移,最终聚焦在舞台中央,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身上。

这女子,周仪自然认识,是唐仁安排的那位港城娱乐圈的天后,菲儿。

“先生,那,那里是……”苏轼抬手指向那块光幕,气若游丝。

周仪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声道:

“那是后世岭南的中心城市,羊城,画面中是羊城的体育馆。”

羊城体育馆内,此刻座无虚席,

上万名市民安静地坐着,许多人眼中都含着热泪,默默凝视着台上。

没有喧哗,只有一份哀思在空气中弥漫。

随即,一阵空灵的音乐前奏响起,

舞台上的天后菲儿,深吸一口气,将话筒举到唇边。

“明月几时有——?”

声音荡开涟漪,紧接着,无需任何指挥,也无需任何人带头,

羊城体育馆内的数万市民,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人群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开口:

“把酒问青天——?”

这合唱之声,不仅响彻羊城体育馆,也传回了常州驿馆内。

厢房之外,原本在院子里焦急等待的众人,此刻惊愕地发现,自己不知何时也被那巨大的的环形光幕所笼罩。

下一秒,那响彻天际、来自千年后的大合唱传来,将他们给淹没。

“这……这个是……”

常州知州刘昊目瞪口呆,望着光幕中那万人齐聚的陌生场馆,听着那熟悉的词句被呈现,他只觉头皮发麻。

“是后世的万家百姓!”

苏迈瞬间红了眼眶,他立刻明白了眼前景象的意义。

“他们,在唱我爹写给叔父的那首词!”

苏迈几步冲到父亲的病床前,紧紧抓住了苏轼的手掌,声音哽咽:

“爹!您听见了吗?那些人,那些人都在读您的词,在唱您的词啊!”

病床上的苏轼,目光却没有看向儿子,

他的两只眼睛依旧锁定在羊城体育馆的光幕上,眼中早已蓄满泪水。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环形光幕上,其他原本略显暗淡的屏幕块也依次亮了起来。

那画面中,有与羊城类似的巨型体育馆,

有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露天广场,

有霓虹闪烁、摩天大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步行街口……

无数块分屏里,是不同城市、不同地点,但同样密密麻麻聚集在大屏幕下的人群。

一个与羊城类似的体育馆内,千万个男男女女跟着舞台上一位男歌手,唱出下一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一个繁华远胜其他城市的江畔步行街,

无人指挥,但无数年轻人自发举起手机,闪光灯如星河摇曳: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个聚集了无数学生的操场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用稚嫩的童音接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一个古风快闪活动现场,身着各色汉服的年轻人,三五成群,

他们统一望着屏幕,歌声悠扬:“何事长向别时圆?别时圆——?”

……

常州驿馆的院子里,苏轼的家眷、仆从、包括刘昊等官员们,无不泪流满面。

他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这“直播”是如何实现的,

但他们知道,在另一个遥远的时空,有千千万万的人,正用这种无比庄重的方式,诵唱着苏公的诗词,为他送行。

周仪缓缓走到光幕前,抬手指点着那些不同的场景,向众人介绍:

“子瞻你看,那边,是后世的羊城体育馆,

那边,是后世港城的启德车站广场,

还有这边,是沪城、那是渝州、蓉城……”

苏迈的目光忽然落在角落一块光幕上,那画面中的城市布局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

“先生,那里是……”苏迈指着那块屏幕问道。

周仪望去,解释道:“那里是后世的费城唐人街,位于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

他指向那块屏幕:“在后世,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人记得苏轼,诵读他的诗文。

《水调歌头》的传播,早已不止于中原,而是遍及寰宇。”

此刻,环形光幕中的全球大合唱,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高潮部分。

亿万人的声音,跨越时空而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歌声进行到最后一句时,无数光幕中已传来压抑不住的抽泣声。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歌声落下,余韵未绝。

羊城体育馆内,先是沉默了几秒,紧接着不知是谁用哭腔高喊了一声:“苏公,走好!”

紧接着,整个场馆内的人群,统一地仰起头朝着天空,

他们朝着屏幕中那位老人,发出了齐齐的呐喊:“苏公,走好!”

这呐喊声,从一个场馆,迅速蔓延到所有连接着直播的光幕场景。

广场、街头、校园……海内外成千上万个地点,亿万人的声音,透过屏幕而来,传到了常州驿馆内:

“苏公,走好——”

声浪如潮,响彻夜空。

常州驿馆别院内,所有人早已泣不成声。

苏轼的一众家眷子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刘昊等官吏亦被这前所未有的场景深深打动,众人齐齐朝着病床的方向,头碰在了地上。

唯有病床上的苏轼,他的嘴角是微微上扬的,带着一抹笑意。

他似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连抬手都变得无比艰难,只能将目光缓缓移向床边的周仪。

周仪会意,俯身凑到他的耳边。

苏轼用极其微弱的音量,说出了他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段话:

“记得那年……在黄州,晚辈写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如今看来,这场梦……做得值了。

先生……谢谢你……

谢谢你啊……”

周仪没有接话,只是静静看着他这位老友走向生命的尽头。

苏轼缓缓闭上了双眼,手中仍紧攥着那颗未吃完的棒棒糖,

他嘴角带着安详的微笑,如同陷入了沉睡。

院子里的压抑抽泣,终于化作了震天的悲哭。

周仪默默地伸出手,细心地为他掖了掖被角,仿佛怕惊扰了他的好梦。

“晚安,子瞻。”

院外,夏末的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蝉鸣。

环形光幕上的亿万星辰,渐渐暗淡,露出了院落原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