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浮世离歌 > 第127章 衙署深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州府衙署的朱红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将街市的喧嚣与隔离营的腐臭彻底隔绝。白芷抱着药箱走下马车,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洁净庭院,四周回廊环绕,檐角挂着铜铃,风一吹便叮当作响。

“白姑娘,这边请。”陈师爷依旧笑容可掬,引着她穿过一道月亮门。门内竟是另一番天地——假山流水,花木扶疏,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檀香,与营区的死亡气息判若两个世界。

狗娃紧紧抓着白芷的衣角,小声道:“姐姐,这儿好香啊…”

白芷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她注意到廊下站着四个戴面纱的丫鬟,皆低眉顺目,脚步轻盈。更远处还有两名佩刀侍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她怀中的药箱。

“盐运使大人就在西厢房静养。”陈师爷在一扇雕花木门前停步,推开门,“白姑娘请看。”

屋内陈设雅致,窗明几净。一位身着锦缎的中年男子卧在榻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正是典型的瘟热症状。但与其他病人不同,他身下的被褥洁净干燥,额上覆着冰帕,床边小几上还摆着参汤和药碗。

白芷走近细看,心中暗惊。男子颈侧已浮现暗红斑块,与隔离营那些垂死者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他的指甲修剪整齐,嘴角也无血沫,显然被人精心照料着。

“大人昨日服了太医院的方子,不见起色。”陈师爷叹气,“听说姑娘有奇药,特请来一试。”

白芷打开药箱,取出银针:“我先为大人行针退热。”

针尖刺入曲池穴时,男子忽然睁开眼,嘶声道:“矿…矿场…”随即又昏睡过去。

陈师爷面色不变:“大人烧糊涂了,总说胡话。”他转向丫鬟,“去给白姑娘备药室。”

药室设在厢房耳房,铜制药炉、陶罐、戥子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个小药柜。白芷仔细查验药材——黄连、黄芩品质上乘,远非营区那些霉变的存货可比。

“姑娘需要什么,尽管吩咐。”陈师爷笑道,“只要治好大人,必有重谢。”

他离去后,白芷立即煎药。狗娃蹲在灶前添柴,小声道:“姐姐,那个老爷的病…和营里的一样?”

“一样,也不一样。”白芷捻着药末,“症状相同,但有人用参汤吊着命,有冰帕降温,有干净被褥…这些营区的人都没有。”

煎药时,两个丫鬟进来送水。她们戴着厚面纱,动作麻利,却始终低着头。其中一个丫鬟放水盆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一块奇异的青斑——不像瘟疫红斑,倒像被什么化学品灼伤。

白芷心中一动,状若无意道:“这病来得凶险,好在大人底子厚。”

丫鬟低头应道:“是…老爷洪福。”

“昨日用的什么方子?我好看药性冲不冲。”

另一个丫鬟抢答:“都是太医院的方子,奴婢不懂这些。”说着匆匆退下。

午后,白芷被请去东厢看另一位病人——盐运使的侄儿。那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症状更重些,已有些神志不清。照料他的老嬷嬷不断念叨:“哥儿非要去矿场历练,回来就病成这样…”

“矿场?”白芷搅拌着药汤,“可是城西的煤铁矿?”

老嬷嬷顿时噤声,支吾道:“老婆子糊涂了,记不清…”

煎第二副药时,白芷故意将药罐碰歪些许。药汁泼在灶台上,滋滋作响。“劳烦再取个罐子来。”她对守门的丫鬟道。

丫鬟应声而去。片刻后,两个小丫鬟抬着新药罐进来,边走边低声交谈:

“…矿场那边又送来了?”

“小声点!这回是黑陶坛装的…”

“不是说不能再取了吗?上回王管事的手…”

“嘘!有人!”

丫鬟看见白芷,立刻噤声,放下药罐匆匆离去。

白芷盯着那黑陶药罐,心中警铃大作。她想起山民部落那些带毒的“圣骨”,想起赵天佑无意沾染的骨粉,想起隔离营病人身上诡异的斑块…

“狗娃,”她低声吩咐,“去看看灶房有没有黑坛子。”

狗娃溜出去片刻,回来时小脸发白:“姐姐,灶房后面堆着好些黑坛子,封着红纸…有个坛子裂了,流出来的水…臭得像烂鸡蛋!”

白芷的手指猛地收紧。药勺磕在罐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窗外,陈师爷的笑声由远及近:“白姑娘,大人服药后似乎好些了?真是妙手回春啊!”

白芷迅速敛起神色,将药汤倒入碗中。黑褐色的药汁荡漾着,映出她骤然苍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