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折树枝,你要干什么?”

蒋少恒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再者说,家长们七七八八,说什么都有。

他重点听了对孩子的评价。

幸好没有人说孩子爱表现,人来疯什么的。

反正以前苏琪就被自己的奶奶,她的姥姥姥爷评价过,人来疯。

本来人来疯也不算什么。

性格外向吗?也可以理解。

但是头一天就这样。

怕孩子被针对。

也不是人人都有苏琪的厚脸皮。

所以,有人喊让孩子表演乐器什么的,他也没有注意。

总觉得这表演早就够了。

于是,直接说,

“别搭理你表姨了,你表现挺好了。”

蒋少恒劝慰孩子。

但是随即他看到孩子注视着家长们。

琳儿的目光在人群中流转,像只小兽般机敏,又带着几分茫然。

家长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惊叹,有人起哄,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现场做柳笛?这孩子真能干!”

“现在哪还有小孩会这些啊,都是被电子产品养着的。”

“对啊对啊,提乐器的都是为难人,谁会在幼儿园门口带着钢琴啊?”

“我家带了陶笛。”一个女人立刻接话,推了推身旁的孩子,“去,给大家吹一曲。”

那孩子却像被钉在原地,双手揪着衣角,低着头不吭声。女人尴尬地笑了笑,也只好作罢。

蒋少恒心头一动,立刻明白了孩子的用意。

“不行啊,这可是绿化带的树,不能折。

再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一排低垂的柳枝,

“这时候的柳条太硬,根本拧不出笛子。”

话音刚落,便有人接话:“那就来个三句半吧!”

“小朋友,你老家哪儿的呀?”

另一个家长凑到沈悦琳身边,笑容里带着几分亲近,

“还知道柳笛,你一定很厉害。”

沈悦琳眨了眨眼,悄悄看向苏琪,像是在寻求答案。

其实她就想知道一下,这问题到底该不该答?

反正这些问题她就最多会回答一个,老家是哪?

三句半是啥一点不知道啊。

还有特长是三句半的,实在理解不了啊,结巴吗?

那半句是怎么回事?

说话还有半截吗?

再者说,为什么是三句,不是四句五句呢?

她越想越糊涂,小眉头微微皱起,实在有些为难了。

而且表舅说柳笛也不能做。

绿化带的树不能折,难道这些树也是哪位贵人的心头好?

就像御花园那些不许碰的奇花异草,谁若是动了,便是冒犯了贵人的兴致。

她还记得,有些妃子喜欢把园子里的花折下来,插在自己的宫殿里,让整间屋子都香喷喷的。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歪了歪头,心里暗暗嘀咕:

原来这城市里的绿化带,也和皇宫一样,有这么多讲究啊。

“你这人怎么老问人家老家呀,小孩子知道什么老家不老家的。”

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出声,带着几分不满。

毕竟时间不早了,大家堵在幼儿园门口也不是个事儿。

可这话听在沈悦琳耳里,却像一颗小石子,轻轻砸进了心湖。

她最有把握的,就是这个问题。说她别的不会可以,可老家?

她可是清清楚楚的。

“我的老家来自大燕国。”

她脆生生回答,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的人听见。

至于“紫禁城”三个字,她还没说出口——她在心里纠结着,是说慈宁宫,还是太子府呢?

话音刚落,立刻有家长脑补起来:“燕赵大地呀!”

“那你是庄里人喽!怪不得知道柳笛?”

那人的语气怪怪的,让人分不清是在夸还是在讽。

“我也是燕赵的!”

另一个家长兴奋地接话,“你是庄里哪儿的?没准咱还是一个地方的呢!”

“老乡啊!”

一时间,人群里既有阴阳怪气的,也有热情的,声音此起彼伏,像热闹的集市。

沈悦琳倒是没什么意见,在她心里,“庄里人”不过是形容蛮荒之地罢了——倒也贴切。

她轻轻点了点头,至于具体是庄里哪一处,她还没想好,便没有接话。

苏琪却在这时抓住了机会,语气带着几分凌厉:

“庄里人怎么了?你家是住在紫禁城吗?”

她扫了刚才说话的家长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口气这么酸溜溜,你家有什么特长吗?说出来让我们也开开眼界啊。”

“到时候表演什么节目?”

苏琪心里暗暗想着,她不想让别人一直追问孩子的来处,那样只会让孩子不自在。

用问题把问题顶回去,才是最好的办法。

人群里顿时安静了几分,有人讪讪地笑了笑,有人则不服气地撇了撇嘴。

幼儿园阿姨一看家长们的气氛不对,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赶紧快步过来打圆场。

“哎呀,大家别误会嘛,没事没事。”

她笑着看向苏琪,

“沈悦琳家长,琳儿这孩子表现非常好了,我们都看在眼里,确实多才多艺。”

她又转向其他家长,

“其他小朋友也很棒啊,有演奏小提琴的,古筝的,还有唱歌跳舞、诗词接龙的。”

“到时候孩子喜欢哪个组,咱们就加到哪个组里。”

“对对对!”几位家长连声附和。

“我唱歌!唱《大风车》!”一个小男孩兴奋地举手。

“我表演诗朗诵,李白的《静夜思》!”另一个小朋友不甘示弱。

孩子们像小麻雀一样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特长。

小孩子交朋友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能玩到一块儿,陌生感很快就会被笑声冲淡。

沈悦琳眨了眨眼,心里暗暗嘀咕:诗朗诵也算特长吗?

那自己会背《锄禾》呢,算不算?

她正想开口询问,旁边的小朋友已经热心地科普起来:

“李白又叫李太白,是我国唐代大诗人,号称诗仙。”

话音未落,另一个孩子就推了他一把,不屑地说:

“行了行了,这谁不知道啊?”

“你都笨得什么都不会,才搞诗朗诵呢。”

“对啊对啊,那都是幼儿园教的。”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