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55章 明收欠条示恩威,暗伏雷霆慑吏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明收欠条示恩威,暗伏雷霆慑吏胆

自那日钦差张文璟以雷霆手段查抄临海仓、羁押崔明冲一干人等,台州官场顷刻颠覆。往日门可罗雀的司马厅,如今竟成州衙最炙手热处。天未破晓,便有各色青绿小官、乃至无品胥吏,手捧门状、礼单,瑟缩于寒风之中,只求谒见新任台州权摄刺史事的赵文彬司马。

然赵司马何等人物?宦海沉浮二十载,深谙“稳”字要诀。于此风口浪尖,岂肯轻易见人、授人以结党之柄?故一律以“案牍劳形,无暇接见”为由,将一众趋炎者尽数挡于门外,却独独吩咐:“寻常事务,可禀凌录事裁定。”

此令一下,众人恍然,皆知那昔日坐冷板凳的凌云凌录事,今番竟是真得了势,成了赵司马在台州府的第一心腹、实际掌事之人。于是,求见赵司马不得的人群,转而如潮水般涌向凌云那间狭小的值房。

凌云家中数代皆为州县胥吏,于这等“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近邻”的人情冷暖,自是洞若观火。彼等前来巴结者,或真心投靠,或虚与委蛇,或探听风声,皆不过为自身前程计耳。虽心中厌烦,亦知此乃立威树信、梳理人脉之良机,故而强打精神,每日里于那逼仄值房中,应对各路人物。

只见他时而温言抚慰惊惶失措之小吏,许诺“但尽本职,前事不究”;时而冷面敲打首鼠两端之属官,警示“顺逆之势,在此一举”;时而又细致询问钱谷刑名之细务,显露出远超一介录事参军应有的老练与精明。几日下来,竟将州衙中滞留官吏之心性、才具、乃至过往劣迹,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日,凌云正于案前翻阅旧日文书,目光忽定格于一份数月前关于衙役殴伤平民的呈报上,当事班头之名,正是那日给他上百斤重枷的杨班头!彼时此事被崔明冲压下,以“刁民抗法”为由,不了了之。凌云嘴角泛起一丝冷意,心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愁无由寻你,你倒自家撞将上来。”

他当即挥毫,草拟一纸堂帖,以“滥施刑罚、致伤良善、有损官箴”为由,命将杨班头拘拿至衙,拟“从重杖八十,革职查办”。

那杨班头自那日得罪凌云,便知必有今日,早已如热锅蚂蚁,四处钻营。他素知李巡捕与凌云有旧,且近日颇得看重,便咬牙将多年积攒的二十两雪花银尽数捧上,哭求李巡捕务必在凌录事面前美言几句,只求留条活路。

李巡捕收了银子,捻须沉吟。他虽知凌云手段不凡,但念及与杨班头往日同衙为役的些许情分,更觉此时出面说情,既可示好于凌云,又可卖给杨班头一个人情,乃一举两得之事。遂点头应允。

次日,李巡捕寻了个由头,入凌云值房禀事。事毕,故作随意道:“凌大人,还有一桩小事。便是那杨班头,昨日寻到卑职,痛哭流涕,言深知当日冒犯虎威,罪该万死。如今悔恨交加,只求大人念在其家中尚有老母幼儿,网开一面。他愿赌誓,此后必洗心革面,唯大人马首是瞻,效犬马之劳。”

凌云闻言,搁下手中笔,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巡捕:“哦?李捕头倒是好心肠。只是此人势利刻薄,前倨后恭,其言可信否?”

李巡捕忙道:“大人明鉴。此人虽不堪,然如今已知畏惧。大人初掌权柄,正需人手。若能收服此等鹰犬,令其戴罪立功,亦显大人宽仁之道。且……他已倾其所有,备下些许心意,望能稍赎罪愆。”

凌云故作沉思状,片刻方道:“也罢,既然李捕头亲自说项,这个面子,凌某不能不给。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样,你让他立下一张欠条,言明欠我三十两银子,画押为凭。这顿杖责,便暂且记下。”

李巡捕心中一松,暗道凌云果然还是卖了人情,忙不迭应下,出去寻那焦灼等候的杨班头。杨班头闻听可免杖责,虽心疼那三十两巨债,但比起皮开肉绽、革职丢饭碗,已是万幸,连忙千恩万谢,按照凌云要求,工工整整写下欠条,签字画押,由李巡捕转呈。

李巡捕将欠条交予凌云,笑道:“大人宽宏,那杨班头感激涕零,日后定当……”

话音未落,却见凌云拿起欠条,轻轻吹干墨迹,小心折好纳入袖中,随即面色一沉,对外扬声道:“来人!”

两名值守的钦差亲随应声而入,此二人乃张文璟留下听用,专司弹压。凌云将袖中欠条露出一角,沉声道:“将此弊役杨班头拿下!此人前有殴伤平民之恶,今又妄图行贿本官,罪加一等!即刻投入后狱,与崔明冲等一干人犯,一并严加看管,听候钦差大人发落!”

此言一出,不仅杨班头魂飞魄散,扑通跪地嚎哭求饶,便连李巡捕也惊得目瞪口呆,背心瞬间被冷汗浸透!他万没想到,凌云方才答应得痛快,转眼便施出如此毒辣手段!那三十两欠条,非但不是饶恕凭证,反成了坐实其“行贿未遂”的罪证!

两名亲卫哪管许多,见凌云有令,又有“凭据”,当即如狼似虎般将瘫软如泥的杨班头拖了出去,直赴后狱。

值房内外,一些窥探风声的小吏将此情景看得分明,无不股栗。众人心中骇然:“这凌录事,手段竟如此诡谲难测!先假意应允,稳住对方,更诱其立下字据,旋即翻脸无情,直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李捕头这般体面人求情,竟也全然无用!”

经此一事,州衙上下对这位新任“凌爷”更是敬畏有加,再无人敢存半分轻视懈怠之心。往日那些因他年轻、品低而暗怀心思者,此刻尽皆收敛,办事无不兢兢业业,唯恐稍有差池,便步了杨班头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