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颢借助梁朝的兵力,带领这陈庆之等一众将领,以锐不可当之势打进了洛阳,这算是南朝将领第一次打进去,但是好景不长,元颢的放纵,没有长远规划,很快就将这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自己也遭遇祸患。梁武帝竟然出家了,还是大臣们用重金给赎回来,你说逗不逗?接下来又会发生那些事呢?我们接着说。
到了公元530年春季,正月己丑日,北魏益州刺史长孙寿、梁州刺史元俊等人派遣将领攻打严始欣,将其斩杀;萧玩等人也战败而死,士兵伤亡逃亡达一万多人。
辛亥日,北魏东徐州城百姓吕文欣等人杀死刺史元大宾,占据城池反叛,北魏派遣都官尚书平城人樊子鹄等人前往讨伐。二月甲寅日,斩杀吕文欣。
万俟丑奴侵扰关中地区,北魏尔朱荣派遣武卫将军贺拔岳率军讨伐。贺拔岳私下对他的兄长贺拔胜说:“万俟丑奴是强劲的敌人。如今攻打他如果不能取胜,固然会获罪;如果取胜,谗言和嫉妒也会随之而来。”贺拔胜说:“那该怎么办?”贺拔岳说:“希望能让尔朱氏家族中的一人担任主帅,我来辅佐他。”贺拔胜向尔朱荣转达了这个想法,尔朱荣很高兴,于是任命尔朱天光为使持节、都督二雍、二岐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任命贺拔岳为左大都督,又任命征西将军代郡人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二人都作为尔朱天光的副手一同前往讨伐。
尔朱天光刚开始出发时,只配给了一千名士兵,又征调洛阳以西沿途百姓的马匹补充军用。当时赤水蜀地的盗贼截断了道路,朝廷下诏令侍中杨侃先行前往安抚劝谕,并征收他们的马匹,蜀地百姓犹豫不决,不肯交出。军队抵达潼关后,尔朱天光不敢前进,贺拔岳说:“蜀地盗贼不过是鼠窃之辈,您尚且迟疑不前,如果遇到大敌,又该如何作战!”尔朱天光说:“如今的事情,全都托付给你了。”贺拔岳于是率军在渭水北岸进击蜀地盗贼,将其击败,缴获两千匹马。挑选其中健壮的士兵补充到军中,又征收百姓的马匹,共计一万多匹。但因士兵仍嫌过少,军队滞留原地未再前进。尔朱荣大怒,派遣骑兵参军刘贵乘驿车赶到军中责备尔朱天光,将他杖责一百下,并增派两千名士兵。
三月,万俟丑奴亲自率领部众包围岐州,派遣他的大行台尉迟菩萨、仆射万俟仵从武功向南渡过渭水,攻打围攻趣栅。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率领一千名骑兵前去救援。尉迟菩萨等人已经攻克趣栅返回,贺拔岳故意屠杀掠夺当地官吏百姓来挑衅,尉迟菩萨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抵达渭水北岸。贺拔岳率领几十名轻骑兵从渭水南岸与尉迟菩萨隔河对话,宣扬北魏国威,尉迟菩萨让省事(官职名)代为传话,贺拔岳大怒说:“我在与尉迟菩萨说话,你是什么人!”一箭将省事射死。第二天,贺拔岳又率领一百多名骑兵隔河与贼军对话,逐渐率军向东移动,到了水浅可以渡河的地方,便立即驰马向东离去。贼军以为他要逃跑,于是舍弃步兵,率领轻骑兵向南渡过渭水追击贺拔岳。贺拔岳依托横冈设置伏兵等待,贼军一半人渡过冈东时,贺拔岳率军回身攻击,贼军大败逃走。贺拔岳下令,贼军放下马匹的不予杀害;贼军全都丢弃马匹,不久就俘获三千人,马匹也无一遗漏,于是擒获尉迟菩萨。随后渡过渭水北岸,收降一万多名步兵,并收缴了他们的军用物资。万俟丑奴得知后,放弃岐州,向北逃往安定,在平亭设置营栅。尔朱天光刚从雍州抵达岐州,与贺拔岳会合。
夏季,四月,尔朱天光率军抵达汧水、渭水之间,停军放牧,宣称:“天气即将转热,不宜出兵作战,等秋凉后再谋划进军事宜。”抓获万俟丑奴的侦察兵后,又将其释放。万俟丑奴相信了这话,于是解散部众到细川耕种,派遣他的太尉侯伏侯元进率领五千士兵,占据险要之地设置营栅,其余一千人以下设置的营栅还有很多。尔朱天光得知贼军兵力分散,傍晚时分,秘密整顿各路军队,相继出发。黎明时分,包围并攻克了侯伏侯元进的大栅。所抓获的俘虏,全部予以释放,其他营栅的贼军得知后都纷纷投降。尔朱天光昼夜兼程前进,抵达安定城下,贼军泾州刺史侯几长贵献城投降。万俟丑奴放弃平亭逃走,想要前往高平,尔朱天光派遣贺拔岳率领轻骑兵追击,丁卯日,在平凉追上。贼军还未列好阵势,直阁代郡人侯莫陈崇单枪匹马冲入贼军之中,在马上生擒万俟丑奴,随即大声呼喊,贼军纷纷溃散,无人敢抵挡,后续骑兵不断集结,贼军彻底崩溃,于是大败贼军。尔朱天光进逼高平,城中之人将萧宝寅擒获并押送投降。
甲戌日,北魏因关中平定,宣布大赦天下。万俟丑奴、萧宝寅被押送到洛阳,放置在阊阖门外的大街上,百姓聚集观看了三天。丹杨王萧赞上奏表请求赦免萧宝寅的死罪,吏部尚书李神俊、黄门侍郎高道穆向来与萧宝寅交好,想要帮助他,对北魏孝庄帝说:“萧宝寅的叛逆行为,发生在前朝。”恰逢应诏王道习从外面回来,孝庄帝询问他在外听到的议论,王道习回答说:“只听说李尚书、高黄门与萧宝寅交情深厚,他们都处于能进言的位置,一定能保全他。况且二人说萧宝寅的叛逆发生在前朝,但萧宝寅担任万俟丑奴的太傅,难道不是在陛下在位之时吗?不铲除贼臣,法律还能施行吗!”孝庄帝于是下令在驼牛署将萧宝寅赐死,在闹市将万俟丑奴斩首。
六月丁巳日,梁武帝再次封北魏汝南王元悦为魏王。
戊寅日,北魏下诏,将胡氏亲属在朝中受封爵位的人全部贬为平民。
庚申日,梁朝任命北魏降将范遵为安北将军、司州牧,跟随魏王元悦向北返回。
万俟丑奴战败后,从泾州、幽州以西到灵州,贼军党羽都向北魏投降,只有他任命的行台万俟道洛率领六千部众逃入山中,拒不投降。当时高平发生大旱,尔朱天光因马匹缺乏草料,便率军退驻到城东五十里处,派遣都督长孙邪利率领两百人代理原州事务,镇守高平。万俟道洛暗中与城中百姓勾结,突然袭击长孙邪利,将他及其部下全部杀害。尔朱天光率领各路军队赶赴高平,万俟道洛出战失败,率领部众向西进入牵屯山,占据险要之地固守。尔朱荣因尔朱天光损失了长孙邪利,又未能擒获万俟道洛,再次派遣使者将他杖责一百下,并下诏将尔朱天光贬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降爵为侯。
尔朱天光率军追击万俟道洛到牵屯山,万俟道洛战败逃走,进入陇山,投靠略阳贼军首领王庆云。万俟道洛勇猛果敢,无人能及,王庆云得到他后十分高兴,认为大事可成,于是在水洛城称帝,设置文武百官,任命万俟道洛为大将军。
秋季,七月,尔朱天光率领各路军队进入陇山,抵达水洛城,王庆云、万俟道洛出城迎战,尔朱天光射中万俟道洛的手臂,万俟道洛丢掉弓箭逃回城中,尔朱天光攻克水洛城东城。贼军合兵退保西城,城中没有水源,士兵都口渴难耐,有投降的人说王庆云、万俟道洛打算突围逃走。尔朱天光担心他们逃脱,于是派人招抚劝谕王庆云,让他早日投降,说:“如果不能自己决定,可任凭众人今夜共同商议,明天早晨尽早答复。”王庆云等人希望能稍微延缓时间,以便趁夜突围,于是回复说:“请等到明天。”尔朱天光趁机派人对他们说:“知道你们缺水,现在暂且退兵,让你们前往山涧取水饮用。”贼军大喜,不再有突围的念头。尔朱天光暗中命令士兵制作大量木枪,每杆长七尺,黄昏后,环绕城池排列,在重要路口多加布置。又在木枪阵中埋伏士兵,防备贼军突围,同时下令在城北秘密捆绑长梯。当天夜里,王庆云、万俟道洛果然骑马突围,遇到木枪阵,马匹都被刺伤倒地,紧接着伏兵四起,立即将二人擒获。士兵们顺着长梯入城,其余贼军都从城南逃出,遇到木枪阵后无法前进,走投无路之下请求投降。丙子日,尔朱天光收缴了贼军所有的武器,将一万七千名贼军全部活埋,瓜分了他们的家属。于是三秦、河、渭、瓜、凉、鄯等州都向北魏投降。
尔朱天光率军停驻在略阳。北魏朝廷下诏恢复尔朱天光的官职爵位,不久又加授他为侍中、仪同三司。任命贺拔岳为泾州刺史,侯莫陈悦为渭州刺史。秦州城百姓图谋杀害刺史骆超,南秦州城百姓图谋杀害刺史辛显,骆超、辛显都察觉了阴谋,逃到尔朱天光那里,尔朱天光派遣军队讨伐平定了叛乱。
步兵校尉宇文泰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因功升任征西将军,代理原州事务。当时关、陇地区民生凋敝,宇文泰以恩德信义安抚百姓,百姓都感激喜悦,说:“如果早遇到宇文使君,我们怎么会跟随叛乱呢!”
八月庚戌日,梁武帝在德阳堂为魏王元悦饯行,派遣军队护送他到边境。
北魏尔朱荣虽然身居外藩,却能遥控朝政,培植亲信党羽,将他们安排在孝庄帝身边,随时窥探观察朝廷的动静,无论大事小事都能知晓。孝庄帝虽然受制于尔朱荣,但生性勤于政事,日夜不懈,多次亲自批阅奏章、处理诉讼,审理冤案。尔朱荣听说后,心中感到不悦。孝庄帝又与吏部尚书李神俊商议整顿选拔官吏的制度,尔朱荣曾嘱托任命自己的亲信为曲阳县令,李神俊因品级相差过大,没有上奏,而是另外拟定了人选。尔朱荣大怒,立即派遣自己嘱托的人前往曲阳夺取县令之职。李神俊感到畏惧而辞职,尔朱荣让尚书左仆射尔朱世隆代理吏部事务。尔朱荣上奏请求让北方人担任河南各州的刺史,孝庄帝没有同意;太宰元天穆入宫当面劝说,孝庄帝仍然不许。元天穆说:“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立下大功,身为国家宰相,如果他请求替换全天下的官员,恐怕陛下也不能违背他,如今只请求任命几个人为州刺史,为何立即就不同意呢!”孝庄帝严肃地说:“天柱大将军如果不再做人臣,朕也必须让位;如果他还保持臣子的气节,就没有替换全天下百官的道理!”尔朱荣听说后,十分怨恨,说:“天子是谁拥立的!如今竟然不听我的话!”
尔朱皇后生性嫉妒,多次引发怨恨冲突。孝庄帝派遣尔朱世隆向她讲明道理,尔朱皇后说:“天子是我们家拥立的,如今却这样对待我;我父亲当初本来就可以自己称帝,现在也还能做出决断。”尔朱世隆说:“只因为他自己不愿意,如果当初他自己称帝,臣现在也已经封王了。”
孝庄帝既受到尔朱荣的外部逼迫,又受到皇后的内部压力,常常闷闷不乐,并不以帝王之位为乐,只希望寇盗没有平息,想让他们与尔朱荣相互抗衡。等到关、陇地区平定,捷报传来之时,孝庄帝却并不怎么高兴,对尚书令临淮王元彧说:“如今天下总算是没有贼寇了。”元彧见孝庄帝面色不悦,说:“臣担心贼寇平定之后,才会让陛下费心呢。”孝庄帝害怕别人感到奇怪,于是用其他话岔开话题说:“是啊。安抚平定战乱后的残余百姓,实在是不容易。”尔朱荣见四方无事,便上奏说:“参军许周劝我谋求九锡之礼,我厌恶他的话,已经斥责驱逐他离开了。”尔朱荣当时希望得到特殊的礼遇,所以用这话暗示朝廷。孝庄帝实在不想给予他,于是称赞他的忠心。
尔朱荣喜好打猎,无论寒冬酷暑都不停止,打猎时排列军阵前进,命令士兵必须整齐划一,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不能躲避,只要有一头鹿逃脱,就必定有几人因此获罪处死。有一名士兵看到老虎后逃跑,尔朱荣说:“你害怕死吗!”于是立即将他斩首。从此之后每次打猎,士兵们都如同登上战场一般紧张。尔朱荣曾在深谷中发现老虎,命令十几个人空手与老虎搏斗,不许损伤老虎。结果死了好几个人,最终才将老虎擒获,尔朱荣以此为乐,他的部下却深受其苦。太宰元天穆从容地对尔朱荣说:“大王的功勋事业已经鼎盛,四方安定无事,只应该整顿政务、安抚百姓,顺应时节进行狩猎,何必在盛夏时节驱驰追逐,伤害阴阳和气呢?”尔朱荣挽起衣袖说:“灵太后身为女主,不能自我端正,我拥立天子,这是臣子的常节。葛荣之流,本来都是奴才,却趁机作乱,就像家奴逃跑,擒获即可。近来我蒙受国家大恩,却未能统一海内,怎能轻易说功勋事业已成!听说朝中官员仍然放纵懈怠,今年秋天我想与兄长(元天穆)整顿兵马,在嵩高山围猎,让那些贪污的朝廷权贵,进入围场与老虎搏斗。然后出兵鲁阳,巡视三荆地区,将所有蛮夷部落全部迁徙到北方,填充六镇的人口,回军之时,扫平汾地的胡人。明年,挑选精锐骑兵,分兵出击江、淮地区,萧衍如果投降,就请求封他为万户侯;如果不投降,就率领几千名骑兵直接渡江将他擒获。然后与兄长侍奉天子,巡视四方,这才可以称得上功勋啊。如今不频繁打猎,士兵就会懈怠,还能再用吗!”
城阳王元徽的妃子,是孝庄帝舅舅的女儿;侍中李彧,是李延寔的儿子,孝庄帝的姐夫。元徽、李彧想要获得权力和宠信,厌恶尔朱荣成为自己的障碍,每天都在孝庄帝面前诋毁尔朱荣,劝说孝庄帝除掉他。孝庄帝鉴于河阴之难的教训,担心尔朱荣最终难以控制,因此暗中产生了图谋尔朱荣的想法。侍中杨侃、尚书右仆射元罗也参与了这个谋划。
恰逢尔朱荣请求入朝,想要探望皇后分娩。元徽等人劝说孝庄帝趁他入朝时刺杀他。只有胶东侯李侃曦、济阴王元晖业说:“尔朱荣如果前来,必定会有防备,恐怕难以图谋。”又有人提议先杀掉他的党羽,再出兵抵御他。孝庄帝犹豫不决,而洛阳城中百姓心怀忧虑恐惧,中书侍郎邢子才等人已经向东出逃躲避。尔朱荣于是给朝中官员普遍写信,任凭他们决定去留。中书舍人温子升将书信呈给孝庄帝,孝庄帝一直盼望尔朱荣不来,看到书信后,知道他必定会来,神色十分不悦。邢子才名邵,以字行世,是邢峦的族弟。
武卫将军奚毅,在孝庄帝即位之初曾往来传递消息,孝庄帝一直十分器重他,但因他是尔朱荣的亲信,始终不敢跟他吐露实情。奚毅说:“如果必定会发生变故,臣宁愿为陛下而死,也不会侍奉契胡(指尔朱荣所属部族)!”孝庄帝说:“朕担保天柱大将军没有异心,也不会忘记你的忠心。”
尔朱世隆怀疑孝庄帝想要发难,于是写了匿名信贴在自己家门上,信中说:“天子与杨侃、高道穆等人谋划,想要杀害天柱大将军。”然后取下书信呈给尔朱荣。尔朱荣自恃势力强盛,不以为意,亲手毁掉书信,唾在地上说:“世隆没胆量。谁敢生出这种心思!”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也劝说他不要入朝,尔朱荣不听。
当月,尔朱荣率领四五千名骑兵从并州出发,当时人们都说尔朱荣要反叛,又说“天子必定会图谋尔朱荣”。九月,尔朱荣抵达洛阳,孝庄帝当即就想杀他,但因太宰元天穆还在并州,担心留下后患,所以忍住未发,同时征召元天穆入朝。有人告诉尔朱荣说“天子想要图谋你”,尔朱荣立即上奏孝庄帝,孝庄帝说:“外人也说大王想要害我,难道能相信吗!”于是尔朱荣不再怀疑,每次入宫谒见孝庄帝,随从不过几十人,而且都赤手空拳不携带兵器。孝庄帝想要停止行动,城阳王元徽说:“即便他不反叛,又怎能容忍!更何况无法保证他不反叛呢!”
此前,有长星从中台星附近出现,扫过大角星;恒州人高荣祖颇懂天文,尔朱荣向他询问吉凶,高荣祖回答说:“这是除旧布新的征兆。”尔朱荣十分高兴。尔朱荣到洛阳后,行台郎中李显和说:“天柱大将军来了,怎能没有九锡之礼,哪里需要大王自己索取!这也是天子不会把握时机。”都督郭罗刹说:“今年真可以撰写禅位文书了,何止是九锡之礼!”参军褚光说:“有人说并州城上有紫气,何必担心天柱大将军不应验呢!”尔朱荣的部下都欺凌侮辱孝庄帝身边的人,毫无顾忌,所以这些事情都传到了孝庄帝耳中。
奚毅再次拜见孝庄帝,请求单独谈话,孝庄帝当即下明光殿与他交谈。知道奚毅极为忠诚后,便召来城阳王元徽以及杨侃、李彧,把奚毅的话告诉他们。尔朱荣的小女儿嫁给了孝庄帝兄长的儿子陈留王元宽,尔朱荣曾指着元宽说:“我最终会得到这个女婿的助力。”元徽把这话告诉孝庄帝,说:“尔朱荣担心陛下最终会成为他的祸患,如果陛下有了太子,他必定会贪图拥立年幼的太子;如果皇后不生太子,就会拥立陈留王。”孝庄帝梦见自己手持刀割掉了自己的十个手指,心中厌恶这个梦,告诉了元徽和杨侃。元徽说:“被蝮蛇咬伤手臂,壮士就会砍断手腕。割掉手指也是类似的情况,这是吉祥的征兆。”
戊子日,元天穆抵达洛阳,孝庄帝出城迎接。尔朱荣与元天穆一同入宫,前往西林园宴饮射箭,尔朱荣上奏说:“近来侍从官员都不熟悉武艺,陛下应当率领五百名骑兵出城打猎,趁机处理诉讼事务。”此前,奚毅曾说尔朱荣想要借打猎挟持天子迁都,因此孝庄帝更加怀疑他。
辛卯日,孝庄帝召见中书舍人温子升,把要杀尔朱荣的计划告诉他,并询问他当年王允杀董卓的事情,温子升详细讲述了事情的始末。孝庄帝说:“王允如果当时立即赦免凉州人,必定不会落到那般下场。”过了很久,对温子升说:“朕的情况,你都清楚。明知可能会死尚且要去做,更何况未必会死!我宁愿像高贵乡公(曹髦)那样死,也不愿像常道乡公(曹奂)那样生!”孝庄帝认为杀掉尔朱荣、元天穆后,立即赦免他们的党羽,他们应该不会发动叛乱。应诏王道习说:“尔朱世隆、司马子如、朱元龙特别受尔朱荣信任,完全了解天下的虚实,我认为不应该留下他们。”元徽和杨侃都说:“如果尔朱世隆不能保全,尔朱仲远、尔朱天光怎么会有前来归顺的道理!”孝庄帝也认为是这样。元徽说:“尔朱荣腰间常常佩刀,或许会凶暴伤人,事发时希望陛下起身躲避。”于是在明光殿东侧埋伏了杨侃等十几人。当天,尔朱荣与元天穆一同入宫,坐下吃饭还没结束,就起身出去了,杨侃等人从东阶上殿,看到尔朱荣、元天穆已经走到中庭,刺杀计划没能实施。
壬辰日,是孝庄帝的忌日;癸巳日,是尔朱荣的忌日。甲午日,尔朱荣短暂入宫,随即前往陈留王府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于是声称身体不适,接连几天没有入宫。孝庄帝的谋划颇有泄露,尔朱世隆又把情况告诉了尔朱荣,并劝说他迅速行动。尔朱荣轻视孝庄帝,认为他成不了大事,说:“何必如此匆忙!”
参与孝庄帝谋划的人都很害怕,孝庄帝也为此担忧。城阳王元徽说:“以皇后生下太子为借口,尔朱荣必定会入朝,趁机杀掉他。”孝庄帝说:“皇后怀孕才九个月,这样可以吗?”元徽说:“妇人未到预产期就生产的情况很多,他必定不会怀疑。”孝庄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戊戌日,孝庄帝在明光殿东厢房埋伏好士兵,声称皇子降生,派遣元徽骑马火速前往尔朱荣府中告知。尔朱荣当时正在与上党王元天穆赌博,元徽摘下尔朱荣的帽子,欢呼跳跃,同时宫殿内的文武官员也纷纷传声催促他入宫,尔朱荣于是相信了,与元天穆一同入朝。孝庄帝听说尔朱荣来了,不禁脸色大变,中书舍人温子升说:“陛下脸色变了。”孝庄帝接连索要酒来喝。孝庄帝让温子升撰写赦免文书,写完后,拿着文书出来,遇到尔朱荣从外面入宫,尔朱荣问:“这是什么文书?”温子升神色不变,说:“是敕令。”尔朱荣没有取来查看就入宫了。孝庄帝在东厢房下向西而坐,尔朱荣、元天穆在御榻西北方向向南而坐。元徽入宫,刚行完一拜之礼,尔朱荣看到光禄少卿鲁安、典御李侃曦等人抽刀从东户进入,立即起身冲向御座。孝庄帝预先在膝盖下藏了刀,于是亲手刺杀尔朱荣。鲁安等人也上前乱砍,尔朱荣与元天穆同时被杀。尔朱荣的儿子尔朱菩提及车骑将军尔朱阳睹等三十人跟随尔朱荣入宫,也被伏兵杀死。孝庄帝得到了尔朱荣的手板,上面有几页奏启,都是记录身边官员去留的名单,非他心腹的人都在被驱逐之列。孝庄帝说:“这小子如果活过今天,就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宫廷内外一片欢腾,呼声传遍洛阳城,文武百官入宫祝贺。孝庄帝登上阊阖门,下诏大赦天下,派遣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崔渊率军镇守北中城。当天夜里,尔朱世隆侍奉北乡长公主,率领尔朱荣的部众,焚烧西阳门,出逃屯驻在河阴。
卫将军贺拔胜与尔朱荣的党羽田怡等人听说尔朱荣死了,急忙赶赴尔朱荣府第。当时宫殿门还没有严加防备,田怡等人商议立即攻打宫门,贺拔胜阻止他们说:“天子既然已经采取了大事,必定会有防备,我们兵少,怎能轻举妄动!只要能出城,再另作打算。”田怡于是停止了行动。等到尔朱世隆逃走,贺拔胜最终没有跟随他,孝庄帝十分赞赏他。朱瑞虽然受尔朱荣委任,但善于在朝廷中处事,孝庄帝也善待他,所以朱瑞跟随尔朱世隆逃走后,中途又逃了回来。
尔朱荣一向厚待金紫光禄大夫司马子如,尔朱荣死后,司马子如从宫中突围而出,赶到尔朱荣府第,舍弃家人,跟随尔朱荣的妻子儿女逃出城。尔朱世隆当即想要向北返回,司马子如说:“兵不厌诈,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只看重实力,在这种时候,不能向人显示弱小。如果仓促北逃,恐怕会发生意外变故。不如分兵据守河桥,回军向京城进发,出其不意,或许能够成功。即便不能达到目的,也足以显示我们还有余力,让天下人畏惧我们的强大,不敢背叛离散。”尔朱世隆听从了他的建议。己亥日,尔朱世隆率军攻打河桥,擒获奚毅等人,将他们杀害,占据了北中城。北魏朝廷大为恐惧,派遣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往安抚劝谕,尔朱世隆将段育斩首示众。
北魏任命雍州刺史尔朱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任命司空杨津为都督并、肆等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兼尚书令、北道大行台,负责筹划治理河、汾地区。
尔朱荣进入洛阳时,让高敖曹跟随自己,将他囚禁在驼牛署。尔朱荣死后,孝庄帝召见高敖曹,慰问勉励他。高敖曹的兄长高乾从东冀州火速赶赴洛阳,孝庄帝任命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让他们返回故乡,招募乡勇作为朝廷的内外援助。孝庄帝亲自在河桥为他们饯行,举着酒杯指着河水说:“你们兄弟是冀州的豪杰,能让士兵拼死效力,京城如果发生变故,可为朕在黄河边上扬起一阵尘土(示意起兵响应)。”高乾流泪接受诏命,高敖曹拔剑起舞,发誓要以死效忠。冬季,十月癸卯朔日,尔朱世隆派遣尔朱拂律归率领一千名胡族骑兵,都穿着白色丧服,来到洛阳城外,索要太原王(尔朱荣)的尸体。孝庄帝登上大夏门眺望,派遣主书牛法尚对他们说:“太原王功亏一篑,暗中图谋叛乱,王法不分亲疏,已经依法处决。罪责只在尔朱荣一人,其余的人都不予追究。你们如果投降,官职爵位保持不变。”尔朱拂律归说:“我们跟随太原王入朝,却突然遭受如此冤屈残酷的对待,如今不忍心空手返回。希望能得到太原王的尸体,生死都没有遗憾了。”说着流泪不止,悲痛万分,众胡兵也都放声痛哭,哭声震动城邑。孝庄帝也为他们感到悲伤,派遣侍中朱瑞携带铁券赐给尔朱世隆。尔朱世隆对朱瑞说:“太原王功劳顶天立地,忠心侍奉国家,长乐王(孝庄帝)不顾信誓旦旦的承诺,肆意屠杀迫害,如今这两行铁字,怎能让人相信!我为太原王报仇,绝无投降的道理!”朱瑞返回,禀报孝庄帝,孝庄帝当即拿出府库中的财物放在城西门外,招募敢死之士讨伐尔朱世隆,一天之内就招募到一万人,与尔朱拂律归等人在城外交战。尔朱拂律归等人生长在军旅之中,洛阳的人不熟悉战斗,多次交战都未能取胜。甲辰日,任命前车骑大将军李叔仁为大都督,率领部众讨伐尔朱世隆。
戊申日,皇子降生,大赦天下。任命中书令魏兰根兼尚书左仆射,担任河北行台,定、相、殷三州都受魏兰根节制调度。
尔朱氏的军队仍然在城下,孝庄帝召集文武百官广泛商议对策,众人都恐惧不安,不知该怎么办。通直散骑常侍李苗捋起衣袖站起身说:“如今小贼如此猖狂,朝廷面临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为国效命的时候。臣虽然没有勇武之力,请允许率领一支部队为陛下直接截断河桥。”城阳王元徽、高道穆都认为这个计策很好,孝庄帝批准了。乙卯日,李苗招募人手从马渚上游乘船连夜顺流而下,在距离河桥几里的地方,点燃火船焚烧河桥,火船很快就抵达桥下。尔朱氏在南岸的士兵,看到火船后,争相向桥北渡河。不久桥被烧毁,溺水而死的人很多。李苗率领一百多人停泊在小沙洲上等待南岸的朝廷援军,但援军没有到来。尔朱氏的军队前来攻打,李苗身边的人都战死了,李苗投水而死。孝庄帝为他感到惋惜,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为河阳侯,谥号为忠烈。尔朱世隆也收兵向北逃遁。丙辰日,下诏命令行台源子恭率领一万步兵和骑兵从西道出发,杨昱率领八千招募的士兵从东道出发,讨伐尔朱世隆。源子恭仍然镇守太行丹谷,修筑营垒防备尔朱氏军队。尔朱世隆抵达建州,刺史陆希质紧闭城门坚守。尔朱世隆攻克建州,将城中的人全部杀害,以发泄愤怒,只有陆希质逃脱。下诏任命前东荆州刺史元显恭为晋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西道行台。
北魏东徐州刺史广牧人斛斯椿向来依附尔朱荣,尔朱荣死后,斛斯椿十分恐惧。听说汝南王元悦在边境上,于是率领部众放弃东徐州,归顺元悦。元悦任命斛斯椿为侍中、大将军、司空,封为灵丘郡公,又任命他为大行台前驱都督。
汾州刺史尔朱兆听说尔朱荣死了,从汾州率领骑兵占据晋阳;尔朱世隆抵达长子,尔朱兆前来与他会合,壬申日,共同推举太原太守、代理并州事务的长广王元晔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明。元晔是元英的侄子。任命尔朱兆为大将军,进爵为王;尔朱世隆为尚书令,赐爵乐平王,加授太傅、司州牧。又任命尔朱荣的堂弟尔朱度律为太尉,赐爵常山王;尔朱世隆的兄长、天柱大将军长史尔朱彦伯为侍中;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为车骑大将军,兼尚书左仆射、三徐州大行台。尔朱仲远也起兵向洛阳进发。
尔朱天光攻克平凉时,宿勤明达请求投降,不久后又反叛,向北逃走。尔朱天光派遣贺拔岳讨伐他,宿勤明达逃奔东夏。贺拔岳听说尔朱荣已死,便不再穷追不舍,而是返回泾州等待尔朱天光。尔朱天光与侯莫陈悦也从陇山南下,与贺拔岳商议率军向洛阳进发。北魏敬宗(孝庄帝)派朱瑞安抚劝谕尔朱天光,尔朱天光与贺拔岳谋划,想让孝庄帝外逃后另立宗室为帝,于是频频上奏说:“臣实在没有异心,只希望能拜见天子,为宗族的罪责请罪。”又让他的下属官员上奏说:“尔朱天光暗中有谋反图谋,希望陛下想好万全之策防备他。”
范阳太守卢文伟引诱平州刺史侯渊出城打猎,趁机关闭城门拒绝他返回。侯渊屯驻在范阳郡城南,为尔朱荣举哀,整顿军队向南进发,抵达中山时,行台仆射魏兰根率军截击,被侯渊击败。
孝庄帝任命城阳王元徽兼大司马、录尚书事,总领朝廷内外事务。元徽认为尔朱荣已死,他的党羽自然会溃散,等到尔朱世隆等人起兵四起,党羽日渐增多,元徽忧虑恐惧,不知所措。他生性嫉妒,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常常独自与孝庄帝谋划商议,群臣中有献上计策的,元徽总是劝说孝庄帝不采纳,并且说:“小小贼寇何足挂齿,必定能平定!”又吝啬财物,赏赐往往微薄,有时承诺的赏赐很多却中途削减,有时已经给予又追回,所以白白耗费财物却不能让百姓感念恩德。
十一月癸酉朔日,孝庄帝任命车骑将军郑先护为大都督,与行台杨昱共同讨伐尔朱仲远。
乙亥日,任命司徒长孙稚为太尉,临淮王元彧为司徒。
丙子日,进封雍州刺史广宗公尔朱天光为王爵。长广王元晔也任命尔朱天光为陇西王。
尔朱仲远攻打西兖州,丁丑日,攻克该城,擒获刺史王衍。癸未日,孝庄帝任命右卫将军贺拔胜为东征都督。壬辰日,又任命郑先护兼尚书左仆射,担任行台,与贺拔胜共同讨伐尔朱仲远。戊戌日,下诏撤销魏兰根的行台职务,任命定州刺史薛昙尚兼尚书,担任北道行台。郑先护猜疑贺拔胜,将他安置在营外。庚子日,贺拔胜与尔朱仲远在滑台东交战,兵败投降尔朱仲远。
起初,尔朱荣曾从容地问身边的人:“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谁可以统领军队?”众人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说:“尔朱兆虽然作战勇猛,但他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三千骑兵,人数再多就会混乱。能够代替我的,只有贺六浑(高欢)罢了。”于是告诫尔朱兆说:“你不是他的对手,最终会被他牵制。”便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等到尔朱兆率军向洛阳进发,派人召见高欢,高欢派遣长史孙腾拜见尔朱兆,推辞说:“山蜀地区尚未平定,如今正在攻打讨伐,不能放弃离去,以免留下后患。平定山蜀之后,必当与你隔河形成犄角之势。”尔朱兆不高兴,说:“回去告诉高晋州,我做了个吉梦,梦见与我的先人登上高丘,丘旁的土地都已耕种成熟,只剩下马蔺草,先人让我拔掉它,我随手就拔光了。由此来看,这次出征必定所向无敌。”孙腾返回禀报,高欢说:“尔朱兆如此狂妄愚蠢,还敢发动叛乱,我势必不能长久侍奉尔朱氏了。”
十二月壬寅朔日,尔朱兆攻打丹谷,都督崔伯凤战死,都督史仵龙打开营垒请求投降,源子恭率军退走。尔朱兆率领轻装部队日夜兼程,从河桥西侧渡过黄河。此前,孝庄帝认为黄河水深岸阔,尔朱兆不可能仓促渡过,当天黄河水却浅得没不过马腹。甲辰日,狂风大作,黄尘漫天,尔朱兆的骑兵抵达宫门,宫中宿卫才发觉,拉弓想要射箭,却无法拉开,一时之间四散奔逃。华山王元鸷是元斤的玄孙,向来依附尔朱氏。孝庄帝起初听说尔朱兆南下,想要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元鸷劝说:“黄河万丈深渊,尔朱兆怎能渡过!”孝庄帝于是放下心来。等到尔朱兆入宫,元鸷又约束卫兵,不让他们抵抗。孝庄帝步行走出云龙门外,遇到城阳王元徽骑马逃走,孝庄帝多次呼喊他,元徽却不顾而去。尔朱兆的骑兵擒获孝庄帝,将他锁在永宁寺的楼上。孝庄帝十分寒冷,向尔朱兆索要头巾,尔朱兆不给。尔朱兆在尚书省扎营,使用天子的金鼓,在庭院中设置刻漏,捕杀皇子,污辱后宫妃嫔公主,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杀害司空临淮王元彧、尚书左仆射范阳王元诲、青州刺史李延寔等人。
城阳王元徽逃到山南,投奔前洛阳令寇祖仁家。寇祖仁一家有三人担任刺史,都是元徽引荐提拔的,元徽因有旧恩,所以前来投奔。元徽携带黄金百斤、马匹五十匹,寇祖仁贪图他的财物,表面上容纳了他,私下却对子弟说:“听说尔朱兆悬赏捉拿城阳王,捉到他的人封千户侯,如今富贵来了!”于是恐吓元徽说官府的捕快即将到来,让他逃往别处,却派人在路上截杀了他,将首级送给尔朱兆;尔朱兆也没有给予寇祖仁赏赐。尔朱兆梦见元徽对自己说:“我有黄金二百斤、马匹百匹在寇祖仁家,你可以去取。”尔朱兆醒来后,认为梦中之事是真的,立即突袭抓捕寇祖仁,索要黄金和马匹。寇祖仁以为有人告密,就主动认罪,说:“确实得到黄金百斤、马匹五十匹。”尔朱兆怀疑他有所隐瞒,按照梦中所说的数量索要,寇祖仁家原有黄金三十斤、马匹三十匹,全部交给尔朱兆,尔朱兆仍然不信,大怒之下抓住寇祖仁,将他的头悬挂在高树上,用大石坠住他的脚,将他捶打至死。
尔朱世隆抵达洛阳,尔朱兆认为平定洛阳是自己的功劳,责备尔朱世隆说:“叔父在朝中任职已久,耳目应当灵通,为何让天柱大将军(尔朱荣)遭遇祸患!”手持宝剑,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尔朱世隆用恭顺的言辞道歉,才得以平息,从此对尔朱兆深怀怨恨。尔朱仲远也从滑台抵达洛阳。
尔朱荣死后,孝庄帝下诏让河西贼军首领纥豆陵步蕃袭击秀容。等到尔朱兆进入洛阳,纥豆陵步蕃率军南下,兵势十分强盛,所以尔朱兆来不及久留,急忙返回晋阳抵御,让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等人留守洛阳。甲寅日,尔朱兆将孝庄帝迁往晋阳,自己在河梁监督查抄财物。高欢听说孝庄帝被押往晋阳,便率领骑兵向东巡视,想要截击,却没有赶上。于是写信给尔朱兆,陈述利害关系,劝说他不应杀害天子,背负恶名;尔朱兆大怒,没有采纳。尔朱天光率领轻骑兵进入洛阳,拜见尔朱世隆等人后,立即返回雍州。
起初,孝庄帝担心北方军队失利,想要谋划向南逃走,借口征伐蛮夷,任命高道穆为南道大行台,还未出发,尔朱兆就进入了洛阳。高道穆借口生病离去,尔朱世隆将他杀害。主事官员请求追赠李苗爵位和封号,尔朱世隆说:“当时众人商议,再过一两天就要放纵士兵大肆抢掠,焚烧城邑,多亏李苗焚烧河桥,京师才得以保全。天下的善行都是一样的,不应再追赠。”
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等人向大宁太守代郡人房谟征兵。房谟没有响应,先后斩杀了三名征兵使者,派遣弟弟房毓前往洛阳。等到尔朱兆得势,他的党羽建州刺史是兰安定抓捕房谟,将他关押在州府监狱中,郡中的蜀人听说后,纷纷反叛。是兰安定给房谟一匹瘦弱的马,让他到军前慰劳叛军。叛军们见到房谟,没有不远远叩拜的。房谟原先乘坐的马,被是兰安定另外赏给了将士。后来将士战败,蜀人得到了这匹马,以为房谟已经遇害,无不悲痛哭泣,精心饲养这匹马,不让别人乘坐。儿童妇女争相投喂草料,都说这是房公的马。尔朱世隆听说后,赦免了房谟的罪责,任命他为自己府中的长史。
北道行台杨津因兵力不足,留在邺城招募士兵,想要从滏口进入并州,恰逢尔朱兆进入洛阳,杨津于是遣散部众,轻装骑马返回朝廷。
尔朱世隆与兄弟密谋,担心长广王元晔的母亲卫氏干预朝政,趁她外出时,派遣几十名骑兵装扮成盗贼,在京城的小巷中将她杀害,不久后张贴告示,用千万钱悬赏捉拿凶手。
甲子日,尔朱兆在晋阳三级佛寺将孝庄帝缢杀,同时杀害陈留王元宽。
当月,纥豆陵步蕃在秀容大败尔朱兆,向南逼近晋阳。尔朱兆恐惧,派人召见高欢,想与他合力抵御。高欢的下属都劝说他不要应召,高欢说:“尔朱兆正处于危急之中,肯定不会有其他图谋。”于是前往晋阳。高欢的亲信贺拔焉过儿请求放慢行军速度,以便拖垮尔朱兆的军队,高欢常常中途停留,借口黄河没有桥,无法渡过。纥豆陵步蕃的军队日益强盛,尔朱兆屡战屡败,向高欢紧急求救,高欢才率军前往会合。尔朱兆当时为躲避纥豆陵步蕃而向南出逃,纥豆陵步蕃抵达平乐郡,高欢与尔朱兆进军合击,大败纥豆陵步蕃,在石鼓山将他斩杀,其部众退走。尔朱兆感激高欢,与他发誓结为兄弟,率领几十名骑兵前往高欢营中,通宵宴饮。
起初,葛荣的部众流入并州、肆州的有二十多万人,遭受契胡人的欺凌暴虐,都无法生存,先后发动二十六次叛乱,被诛杀的有一半,却仍然图谋叛乱不止。尔朱兆对此十分忧虑,向高欢询问计策,高欢说:“六镇的残余叛军,不能全部杀掉,应当挑选大王的亲信统领他们,有反叛者就惩罚其首领,这样受惩罚的人就少了。”尔朱兆说:“好!谁可以担任统领?”贺拔允当时在座,请求让高欢统领。高欢一拳打在贺拔允嘴上,打断了他一颗牙齿,说:“以前天柱大将军在世时,你等奴才听从吩咐如同鹰犬。如今天下大事的取舍决定权在大王手中,而你阿鞠泥(贺拔允的字)竟敢擅自妄言,请大王杀了他!”尔朱兆认为高欢忠诚,于是将这二十多万部众托付给他。高欢趁尔朱兆醉酒,担心他醒来后反悔,于是出宫,宣布说:“受大王委托统领州镇士兵,可在汾水之东集结,听从号令。”于是在阳曲川建立营寨,部署军队。士兵们向来厌恶尔朱兆,乐于归顺高欢,纷纷前来集结。
不久,高欢又派刘贵向尔朱兆请求,说:“并州、肆州连年遭受霜冻干旱,归降的部众挖掘田鼠为食,面黄肌瘦,白白污染大王的辖境,请求让他们前往山东觅食,等温饱之后再听从调遣。”尔朱兆采纳了他的建议。长史慕容绍宗劝谏说:“不行。如今四方动荡不安,人人心怀异志,高欢雄才盖世,再让他手握重兵在外,就如同借蛟龙以云雨,终将无法控制。”尔朱兆说:“我们有香火重誓,有什么可担心的!”慕容绍宗说:“亲兄弟尚且不能信任,更何况是香火之誓!”当时尔朱兆身边的人已经收受了高欢的钱财,于是诬陷慕容绍宗与高欢有旧怨。尔朱兆大怒,囚禁了慕容绍宗,催促高欢出发。高欢从晋阳出发,途经滏口,遇到北乡长公主从洛阳前来,她带有三百匹马,高欢全部夺取,换了自己的马匹。尔朱兆听说后,释放慕容绍宗并询问他,慕容绍宗说:“高欢现在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尔朱兆于是亲自追击高欢,抵达襄垣时,恰逢漳水暴涨,桥梁被冲毁,高欢隔着河水叩拜说:“我借公主的马匹,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为了防备山东的盗贼。大王听信公主的谗言,亲自前来追击,如今我不推辞渡河而死,只怕这些部众会反叛。”尔朱兆表白自己没有加害之意,于是轻装骑马渡过漳水,与高欢在帐篷中道歉,递给高欢一把刀,让他砍下自己的头。高欢大哭说:“自从天柱大将军去世后,我贺六浑还有谁可以依靠!只希望大王千秋万代,让我能尽效犬马之劳。如今被旁人挑拨离间,大王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尔朱兆将刀扔在地上,又斩杀白马,与高欢重申誓言,随后留宿通宵宴饮。尉景埋伏壮士想要抓捕尔朱兆,高欢咬着自己的手臂阻止他,说:“如今杀了他,他的党羽必定会逃回去集结;我们军队饥饿,马匹瘦弱,无法与他们抗衡。如果有英雄趁机崛起,危害会更大。不如暂且放过他,尔朱兆虽然骁勇,却凶悍无谋,不值得忧虑。”第二天,尔朱兆返回营地,又召见高欢,高欢正要上马前往,孙腾拉住他的衣服,高欢才停止。尔朱兆隔着河水大骂,然后驰马返回晋阳。尔朱兆的心腹念贤率领归降部众的家属另外扎营,高欢假意与他交好,看到他佩戴的刀,趁机取来将他杀害。士兵们感激喜悦,更加愿意归附高欢。
齐州城百姓赵洛周听说尔朱兆进入洛阳,驱逐刺史丹杨王萧赞,献城归顺尔朱兆。萧赞装扮成和尚,逃入长白山,四处流亡,最终在阳平去世。梁朝有人盗取他的灵柩返回,梁武帝仍然以皇子之礼将他葬在皇家陵寝中。
北魏荆州刺史李琰之是李韶的族弟。南阳太守赵修延因李琰之是孝庄帝的外戚,诬陷他想要投奔梁朝,发兵袭击荆州城,擒获李琰之,自行代理州府事务。
魏王元悦改年号为更兴,听说尔朱兆已经进入洛阳,自知无法成事,于是向南返回梁朝。斛斯椿再次抛弃元悦,投奔北魏。
这一年,梁武帝下诏任命陈庆之为都督南司、北司等四州诸军事,南司、北司二州刺史。陈庆之率军围攻北魏悬瓠,在溱水击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等人,又在楚城击败行台孙腾等人。梁朝撤销义阳镇的驻军,停止水陆漕运,江、湖各州都得以休养生息;陈庆之开垦六十顷田地,两年之后,粮仓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