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几,年关将近,北京城里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傅诗淇和宋玖处理完手头最后一点工作,便收拾行李,准备回长沙过年。这次回去,和往常有些不同——宋玖的爸爸妈妈也会一同前往。
关于领证前户口本的事,傅诗淇后来老实交代了,其实不全是他的“功劳”。那次他们决定回长沙领证前,傅诗淇确实有“偷拿”的念头,但还没付诸行动,宋妈妈就在一次宋玖回家吃饭时,趁着女儿去厨房帮忙,悄悄把户口本塞给了傅诗淇,还压低声音叮嘱:“淇淇,收好。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打算,阿姨支持。好好对玖玖。” 傅诗淇当时又惊又喜,握着那个小小的户口本,感觉重若千斤,心里充满了被信任和托付的感动。
这次两家父母正式见面,原本按老礼,应该是男方家去北京拜访女方家。但傅诗淇的奶奶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不方便长途奔波。宋玖父母知道后,很是通情达理,主动提出他们来长沙。“没关系,我们去长沙一样的,正好也看看亲家,看看奶奶。”宋爸爸在电话里说得爽快。
于是,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
回到长沙家里,傅爸傅妈早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了不少年货。宋爸宋妈到的当天,傅家父母亲自到高铁站迎接,态度热情又周到。两家人虽是第一次正式见面,但因为之前电话里沟通顺畅,加上都对两个孩子满意,气氛很快就热络起来。
晚上,傅妈妈张罗了一大桌地道的湘菜,色香味俱全。傅爸爸拿出了珍藏的好酒,给亲家倒上。奶奶也坐在主位,看着一大家子人,脸上笑开了花。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话题自然围绕着两个孩子。傅妈妈不停地给宋玖夹菜,念叨着她太瘦了,让她多吃点。宋妈妈则关心傅诗淇的工作累不累,让他注意身体。两位爸爸聊着时事新闻,偶尔也交流一下养生心得。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傅妈妈看着并肩坐在一起的傅诗淇和宋玖,脸上带着欣慰的笑,终于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淇淇,小玖,你们这证也领了,日子也定下来了。接下来,这婚礼……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这话一问出来,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两位主角身上。
傅诗淇和宋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措手不及。他们俩领证是水到渠成,但关于婚礼,还真没仔细商量过。或者说,他们都默契地认为,以傅诗淇的工作性质,办一场传统意义上的盛大婚礼不太现实,也容易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就这样低调地过日子,婚礼……或许以后有机会再说,或许就不办了。
傅诗淇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这是他有点为难或者不好意思时的小动作。他张了张嘴,想开口,却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才能不让长辈们失望。
就在这时,宋玖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迟疑和为难。她放在桌下的手轻轻碰了碰傅诗淇的手背,然后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清晰:“爸,妈,叔叔,阿姨,我们俩最近工作安排都比较满,年后就要陆续进组了。而且淇淇的身份比较特殊,如果大操大办,可能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关注,反而失去了婚礼本身的意义。所以……我们暂时还没有具体考虑过办婚礼的事情。”
她的话有理有据,既说明了客观困难,也表达了他们的顾虑。
傅诗淇立刻点头附和:“对,玖玖说得对。我们现在就想安安稳稳的,婚礼……不急。”
四位长辈听了,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互相看了看,眉头都微微蹙了起来。
傅爸爸放下酒杯,语气温和但带着长辈的郑重:“淇淇,小玖,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理解。但是呢,婚礼不单单是个形式,它是对小玖的一个承诺,也是给我们做父母的一个交代,证明你有能力、有决心照顾好她,让亲家能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你。”他看向傅诗淇,眼神里是殷切的期望。
宋爸爸也点点头,接过话茬:“是啊,我们知道你们忙,也理解你们的顾虑。但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你们再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
傅妈妈看着两个孩子,尤其是自己儿子那副明显还没开窍的样子,叹了口气,加了一把火:“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你也知道,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你成家立业,风风光光地把孙媳妇娶进门。”她说着,目光慈爱地看向奶奶。
奶奶虽然听得不太真切,但也大概明白是在说孙子的婚事,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含糊地说:“好……好……结婚好……”
傅诗淇和宋玖听到这话,心里都是一动。他们可以不在乎形式,但不能不考虑老人的心愿。
宋玖微微侧过头,靠近傅诗淇,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快速耳语了几句。傅诗淇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脸上的为难神色也消散了。
他坐直身体,看向四位长辈,语气变得认真而诚恳:“爸,妈,叔叔,阿姨,奶奶,我们明白你们的意思了。刚才是我和玖玖想得不够周全。”他顿了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婚礼我们就不大办了,但我们可以摆个家宴。就邀请最亲近的家人和几个特别好的朋友,人数严格控制。我们也穿得正式一些,简单走个仪式,但不去酒店铺张,也不通知媒体,就在家里或者找个安静私密的地方。主要是让长辈们放心,也当是给我们自己一个纪念。”
宋玖在一旁补充道,思路清晰:“对,不走传统婚礼那么复杂的流程,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见证一下。低调、温馨,主要是心意到了就行。这样既不会太引人注目,也算了却长辈们的一桩心事。”
这个提议,显然比直接拒绝要让人容易接受得多。四位长辈互相看了看,低声交流了几句。
傅爸爸首先点头:“家宴……这个主意不错。既有了仪式感,又不会太张扬。”
宋妈妈也表示赞同:“主要是心意,一家人在一起热闹热闹,比什么都强。”
傅妈妈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这样好!奶奶肯定也高兴!”
宋爸爸最后拍板:“那就这么定了吧!时间呢?你们年后什么时候进组?”
傅诗淇和宋玖商量了一下,回道:“预计是五月初进组。四月底怎么样?那时候天气也暖和了,正好。”
“行!那就定在四月底!”傅爸爸一锤定音。
一顿饭,从最初的略显凝滞,到最终达成共识,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四位长辈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家宴的细节,要请哪些亲戚,菜单怎么定,穿什么衣服……
傅诗淇和宋玖看着长辈们开心的样子,相视一笑,心里也松了口气。虽然和他们最初“不办婚礼”的想法有出入,但能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看到家人开心的笑容,这点小小的“妥协”也变得值得了。对于他们而言,婚礼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这个人,以及得到所有亲人的祝福。而这场即将到来的、低调而温馨的家宴,或许正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