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人取出一块温润的沉香木,在烛火上细细烘烤。青烟袅袅中,他铺开一张古旧的桑皮纸,用狼毫笔蘸满松烟墨)

掌柜的,既然您对情有独钟,老汉今日便把这故事细细研磨,让每个字都带着长白山的晨露与月光。

---

参娘缘:三生石上的沉香泪

第一章 林深见鹿

光绪二十三年的长白山,初夏的日光透过千年红松的缝隙,在铺满松针的地面上洒下斑驳金辉。年轻的参客赵永福背着鹿皮参囊,小心翼翼地拨开齐腰深的蕨菜丛。他今年刚满二十,却是参帮里最被看好的后生——能听懂山雀的警讯,能闻出三里外的参香,更难得的是始终恪守着采参人的古训:春不采母,秋不采公,怀胎的母参绝不碰。

这日他循着只金丝雀的指引,来到二道白河畔的月亮湾。但见一株六品叶的老参在溪边摇曳,参籽红得像要滴血。永福正要上前,忽闻林中传来哀鸣。原来有头母鹿被捕兽夹所困,鹿崽正焦急地舔舐母亲流血的伤腿。

永福毫不犹豫地上前撬开兽夹,又掏出随身携带的止血参粉为母鹿敷药。待他再回头时,那株六品叶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个白衣女子立在参田深处。她青丝如瀑,眉目如画,衣袂在山风中飘飘欲仙。

小郎君心善。女子声音清越如泉水击石,可知你方才所救,是山神的信使?

永福怔在原地,他从未见过这般女子——肌肤比长白山的雪还白,双眸比天池的水还清,周身散发着淡淡的参香。

女子轻抚身旁的参株:我乃这片参田的守参人,名唤素心。念你慈悲,特来相告——往北三十里有个狼牙洞,洞中有株百年血参正要开花。

永福这才想起老把头的告诫:深山里若遇见自称守参人的女子,定要恭敬相待。他连忙作揖:多谢仙姑指点。

素心却摇头轻笑:莫叫我仙姑。我不过是...与这些参株相伴久了。她指尖轻点,永福参囊里的几株寻常山参竟泛起莹莹光泽,这些参你带回去,够给你娘治咳疾了。

永福大惊,他从未向人提过娘亲卧病之事。待要再问,素心已化作缕青烟没入参田,只在原地留下支白玉参簪。

第二章 月下盟誓

永福依言往北而行,果然在狼牙洞找到那株血参。这参生得奇特,主干如游龙盘绕,参须赤红如血,顶端的花苞正吐出金色花粉。他谨记素心叮嘱,只取三须,不断主根。

当夜他在洞中宿营,梦见素心在月下起舞。她的舞姿翩若惊鸿,所过之处参花尽开。醒来时,发现怀中不知何时多了个锦囊,里面装着七颗参籽和一张绢帕,帕上绣着:

月圆之夜,参田相候

此后数月,永福常借采参之名前往月亮湾。素心总在暮色中现身,有时教他辨识药性,有时讲述山中趣事。他得知素心是前明参帮帮主的后人,祖上为避战乱隐居深山;素心则从他口中知晓山外的世界——正在铺设的铁轨,日渐繁华的城镇,还有那个他从小长大的靠山屯。

这年中秋,永福带着家传的龙凤玉佩来到参田。月光如水,素心正在参丛间采集露水。见她踮脚去够高处的参叶,永福急忙上前相助。二人手指相触的刹那,整片参田突然泛起柔光。

素心,永福鼓起勇气,我娘说...若遇见想相伴一生的姑娘,就把这玉佩送她。

素心抚摸着温润的玉佩,眼中泛起泪光:永福,你可知我为何能青春永驻?她轻解罗裳,露出心口处若隐若现的参纹,我已是半参之体,若要嫁你,需舍百年修为...

原来素心的先祖曾救过参仙,得赠参魄精元。后代女子年满十八便会觉醒参灵,可容颜永驻,却终生不能离山,否则便会化作参株重归大地。

永福闻言,毫不犹豫地跪地立誓:赵永福愿此生不离长白山,与素心生死相守!若违此誓,甘受万参噬心之痛!

素心泪如雨下,接过玉佩系在腰间。这时奇迹发生——她心口的参纹渐渐淡去,整片参田的参株无风自动,参籽如雨纷落,在月光下凝成件流光溢彩的嫁衣。

第三章 血色婚礼

就在二人准备婚事时,灾祸悄然而至。

新来的参帮把头钱老四偶然窥见素心真容,惊为天人。又发现她指点的参田总能挖出极品山参,遂起歹意。这日他带着二十个好手围住月亮湾:

赵家小子,把这女人和参田交出来,饶你不死!

永福将素心护在身后:钱把头,素心是我未过门的媳妇!

钱老四狞笑:什么媳妇!分明是参精妖物!说罢甩出张符纸——正是从关内求来的镇妖符。

符纸触及素心衣袖的刹那,她惨叫倒地,周身泛起参须虚影。永福怒极,夺过砍刀护在素心身前。混战中,钱老四趁机掷出淬毒的飞镖,永福为保护素心,后背正中三镖。

永福!素心抱住踉跄的永福,泪珠滚落处竟化作参珠,你们不是要参吗?我给!

她咬破指尖,以血为引施展参族禁术。但见万千参须破土而出,如灵蛇般缠住钱老四等人。惨叫声中,歹徒们被参须拖入地底,成了参田的肥料。

素心耗尽元气,再也维持不住人形。她的双腿渐渐化作参须,却仍紧紧抱着永福:相公...记得来年参田...花开...

永福挣扎着想抓住她消散的身影,最终毒发昏迷。

第四章 轮回重逢

永福再醒来时,已在参帮祠堂。原来钱老四的副手良心发现,带人救回永福。可他伤势过重,又在心口参毒,从此不良于行。

此后三十年,永福守着月亮湾的参田终身未娶。每年素心忌日,他都会在参田吹奏她最爱的《参笛曲》。说来也怪,凡他照料的参株,总比别处更加灵秀。

这年清明,永福在参田遇见个迷路的女童。那孩子不过五六岁,却能在参丛中准确找出最好的参株,更奇的是她眉间一点朱砂痣,与素心一般无二。

老爷爷,女童递来支白玉参簪,有个白衣姐姐让我把这个还您。

永福颤抖着接过参簪,正是当年素心所遗。他老泪纵横,知道这是素心转世归来。

女童后来被永福收为养女,取名念参。她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尤精医道。永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更把素心留下的《参经注疏》传授予她。

念参十八岁那年,永福安然离世。下葬那日,月亮湾所有参株同时开花,空中飘来素心最爱的歌谣。念参在养父坟前立誓,定要将参医之道发扬光大。

如今长白山下永寿参堂的赵念参医师,已是北疆有名的神医。她治病时总戴着支白玉参簪,方子里的参药格外灵验。有人说常在月夜看见她在参田与个白衣女子说话,也有人说,那本就是同一个身影...

(沉香燃尽,余烟在梁间凝成参形)

掌柜的,这三世参缘,可还配得上您去小说的首页给俺点个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