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 > 第364章 “一语道破”工作室开业大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4章 “一语道破”工作室开业大吉

说干就干。沈问的效率极高,或者说,他前世撰写产品需求文档、设计商业模式的能力早已刻入灵魂。

仅仅半天时间,他就弄来了一块简陋的木牌,用烧黑的树枝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几行字:

【一语道破修行优化工作室】(临时)

主营业务:

功法\/法术微优化: 指出瓶颈,提升效率,效果立竿见影!(炼气期功法\/低阶法术优先)

法器\/符箓小改良: 修复微小瑕疵,增强些许威力,物超所值!

断剑山外围安全咨询: 提供特定区域风险提示与探索建议(信息来源于亲身经历)。

定制版“清心破障符”(限量): 或对探索某些古遗迹、剑意残留区有奇效。

收费标准: 面议,按效果付费或固定费用,童叟无欺。

营业地址: 清溪镇中心大槐树下(每日午时后,暂定)。

备注: 本工作室最终解释权归沈问所有。

这牌子往大槐树下一挂,立刻就吸引了周围散修的目光。主要是这内容太过于……匪夷所思。

“修行优化?功法改良?这口气也太大了吧?”

“一语道破?怎么听着像江湖骗子?”

“还效果立竿见影?吹牛不上税!”

“断剑山咨询?亲身经历?不会是瞎编的吧?”

“清心破障符?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符……”

质疑声、议论声不绝于耳。赵乾和林小鱼站在沈问身后,感受着各种探究、不屑、看热闹的目光,脸上都有些火辣辣的,浑身不自在。他们毕竟是山海宗内门(准内门)弟子,何曾受过这种街头摆摊似的瞩目。

沈问却老神在在,搬了个小马扎坐下,闭目养神,仿佛周围的嘈杂与他无关。他甚至在脑海中默默运行《万物吐槽心法》,尝试捕捉那些质疑声背后的“情绪代码”和“认知偏差”,将其作为分析清溪镇修士群体心态的样本数据。

【用户群体普遍存在‘认知固化’与‘风险规避’倾向,对创新服务接受度低,需要‘信任凭证’或‘标杆案例’进行市场教育。】他暗自总结。

等了约莫一刻钟,看热闹的人多,却无人上前。林小鱼有些沉不住气,低声道:“沈师兄,这样不行啊……”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修为只有炼气三层的年轻汉子,犹豫再三,还是挤了过来。他脸色有些忐忑,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看起来颇为陈旧、甚至有些残破的短刀。

“那个……这位……沈道友?”年轻汉子声音很小,“您……您真的能改良法器?”

沈问睁开眼,目光平和地看着他:“可以试试。不过,我需要先看看你的法器,并了解你的需求。不保证一定能成,若无法改良,分文不取。”

年轻汉子似乎被沈问的坦诚打动了些,咬了咬牙,将短刀递了过去:“这……这是我祖传的‘烈风刀’,以前很锋利的,但现在不知怎么,催动起来特别耗灵力,威力也大不如前……我找镇上的炼器学徒看过,他们说材料太差,符文磨损,修不好了……可我实在没钱换新的……”

沈问接过短刀,入手沉重,刀身上刻画的风系符文确实已经模糊不清,而且灵力流转滞涩,多处节点都有微弱的光芒逸散现象。在他的“弹幕视角”下,能看到刀身内部灵路如同年久失修的水管,到处是“堵塞”和“泄漏”。

【物品:烈风刀(破损)】

【状态:符文磨损度75%,灵路阻塞度42%,能量泄漏率18%】

【核心问题:主要灵路节点‘旋风符文’与‘聚灵符文’连接处因长期使用不当产生能量涡流,导致局部过热加速磨损,并引发连锁性灵路不畅。】

【优化方案:微调‘旋风符文’末端笔触,重塑与‘聚灵符文’的连接角度;以金灵气短暂贯通阻塞节点;建议后续使用避免过度注入灵力。】

沈问心中已有定计。他抬头对那年轻汉子说:“问题不算大,主要是几个符文连接点出了偏差,导致灵力内耗严重。我可以帮你微调一下,应该能恢复部分威力,灵力消耗也会降低。收费……五块下品灵石,如何?”这个价格,对于炼气三层散修来说,不算便宜,但若能修好祖传法器,也绝对值得。

年轻汉子一听有戏,眼睛一亮,但听到价格又有些犹豫。

沈问补充道:“这样,我先帮你调整。你觉得有效果,再付钱。没效果,算我白忙。”

这话彻底打消了年轻汉子的顾虑,他连忙点头:“好!好!多谢道友!”

在周围众人好奇的注视下,沈问并指如剑,指尖凝聚起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他独特规则感悟的灵力(并非直接干涉规则,而是以其精纯度来引导),如同最精密的刻刀,沿着烈风刀上那些模糊的符文轻轻划过。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仿佛不是在修复法器,而是在进行一场微雕艺术。

仅仅过了十几息,沈问便收回了手,将短刀递还给年轻汉子:“好了,你试试。注意,刚开始注入灵力不要太猛。”

年轻汉子半信半疑地接过短刀,小心翼翼地向其中注入一丝灵力。

嗡!

一声轻微的颤鸣响起!刀身上那些原本黯淡的符文,瞬间亮起了柔和而稳定的青光!一股比之前清晰、顺畅得多的风灵力在刀身流转!年轻汉子随手向前一挥!

嗤!

一道尺许长的淡青色风刃激射而出,虽然威力不大,但凝练迅捷,远非之前那散乱无力的模样!而且他明显感觉到,催动这把刀所需的灵力,减少了至少三成!

“成了!真的成了!”年轻汉子激动得满脸通红,反复抚摸着刀身,如同看着失而复得的宝贝。他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五块略显浑浊的下品灵石,恭敬地递给沈问:“沈道友!不,沈大师!多谢!太感谢了!”

这一幕,让周围原本质疑的散修们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修好了?就那么划拉几下?”

“那风刃!我见过他之前用,散得跟屁一样,现在这么凝实?”

“灵力消耗也少了?这……神了!”

“五块灵石!太值了!”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气氛立刻不一样了。很快,第二个、第三个顾客挤了上来。

“沈大师,帮我看看我这‘火球术’,为什么总觉得威力不够?”

“道友,我这‘疾行靴’速度时快时慢,是什么原因?”

“断剑山西边那个‘落鹰涧’,最近安全吗?听说有瘴气……”

沈问来者不拒,凭借着“弹幕视角”对能量流动和结构瑕疵的敏锐洞察,以及前世分析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并提出简单有效的优化建议。对于法术,他可能只是调整一下灵力输出的节奏或某个手印的细节;对于法器,则进行微小的符文修正或灵路疏导;对于咨询,则结合之前收集的信息,给出中肯的风险评估和建议。

他收费灵活,效果显着的收费稍高,改善不大的只象征性收一点,甚至免费。这种“效果导向”的收费模式,很快赢得了底层散修们的信任和好感。

赵乾和林小鱼也从最初的尴尬,变成了震惊,再到最后的辅助维持秩序。他们看着沈问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医生”,精准地“诊断”着各种修行“疑难杂症”,心中对这位师弟的评价再次无限拔高。

不到两个时辰,沈问就接待了十几位顾客,收入了近百块下品灵石,虽然距离目标还差得远,但无疑是开了个好头。更重要的是,“一语道破”工作室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清溪镇的底层修士圈里迅速传开。

当然,也引来了某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几个穿着流里流气、修为在炼气中后期的修士,一直抱着胳膊在远处冷眼旁观,眼神闪烁。

沈问心中明了,树大招风,这“商业模式”能否持续,还得看能否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他不动声色地将一块刚刚到手、品质稍好的灵石握在手中,尝试着向怀中的暗金残片和剑钥碎片注入一丝微弱的灵力。

依旧毫无反应。

“看来,‘充电’是个长期工程啊。”他心中暗忖,随即抬起头,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容,迎接下一位“客户”。

“这位道友,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第36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