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京城李府,像田嬷嬷那样的老人,因为是大少爷的奶娘,才被大少奶奶额外开恩,每月给一两银子五百文。
像李忠,林墨,李得福他们差不多有八百文。
碧玉,李大婶,李全,李二他们有六百文。
仆人中最少是三百文。
兰香和红杏每月都是一两银子,是除了田嬷嬷外,最高的。
而李才和他哥哥李德都是四百文。
在京城,春芽给的比其他府里给的算多的。
杜府,林明玥身边的贴身四个大丫鬟的工钱才给了五百文。
低等丫鬟仆人从一百文到三百文不等。
这个标准是京城乃至整个明朝的普遍标准。
所以李府的众人都觉得,待在李府,他们不但能幸运的跟在闻名的“大明神农氏”身边,还能领到多于其他府里仆人的工钱,真是值了!
此时兰香和李才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肯定是春芽姐在信里特意为他们争取的。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了对春芽和李老爷的感激,暗下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这份知遇之恩和丰厚的报酬,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
刚歇息两天,兰香和李才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手把手地教李安和庄户们如何打理那些金贵的红薯和土豆种苗,满怀信心地要将这“嘉禾”的福泽,播撒到南方的土地之上。
北方到了三月中旬,按理说,正是红薯和土豆育苗的好时候。
可春芽看着湛蓝无云、不见一丝水汽的天空,心里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春芽振作精神,根据去年的规划,有条不紊的开展规划好的农事事宜。
四方皇庄的庄户们在她精心指导下,新作物的推广如火如荼的铺展开来。
这天,春芽带领庄户来到规划种植红薯土豆的地块。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去年秋天种下的冬小麦,因为一冬缺雪,长得稀稀拉拉,叶子也有些发黄,看着就让人揪心。
春芽指着麦田里那些空着的行间,吩咐,“就在这些麦子的空行里,把红薯和土豆种下去。”
众人围过来,看着手里的“种子”,又抬头看看干得冒烟的天,脸上都露出了怀疑和为难的神色。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庄头忍不住开口,眉头拧成了肉疙瘩,
“夫人,不是小老儿多嘴,这天……一滴雨星子都不见,地干得都快裂口子了。
麦子都渴得半死不活,这红薯土豆能活吗?
就算活了,这东西……还能像去年一样高产吗?
可别白费了力气和糟蹋了这么好的种薯啊。”
春芽理解大家的担忧,这天气确实让人心里没底。
她认真的对众人说道:“我知道大家担心天旱。
正是因为天旱,我们才更要试试这些耐旱的作物。
去年的产量大家都有目共睹。
如今旱年,产量必然下降,但是如果我们侍弄的好了,我想产量一定不会很差。
到时候我们用产量说话。”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不过,无论产量有多差,这两种东西,一亩地的收成,必然能顶得上好几亩麦子!
我希望它们将来能成为咱们北地的老百姓,在灾荒年景里的救命粮!”
她的话带着一种沉静自信的力量。
众人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悬,更多的是被勾起了更大的期待。
万一能成了,这就是旱灾年的救命粮!
春芽鼓励众人:
“我们集中人手和水源,精细着伺候。
看看它们在大田里,尤其是这旱天里,到底能长成啥样!”
众人干劲十足的齐声应答,迅速行动起来。
真正的挑战从种植那一刻就开始了。
土地干硬,下锄头都费劲。
春芽让大家提前挑水,只把要下种的穴窝浇透,绝不敢大面积漫灌。
红薯母本种下去后,更是需要时不时地查看苗床的干湿情况。
每次浇水都像喂金珠子一样,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了一滴。
种下去的土豆块和后续扦插的红薯苗,靠着这点珍贵的水分和人们精心的照料,总算颤巍巍地破土而出,露出了嫩绿的芽尖。
可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是和干旱的拉锯战。
看着那些在干热风中显得有些蔫头耷脑的幼苗,春芽的心每天都悬着。
她几乎天天往皇庄跑,带着人查看苗情,指导他们如何松土保墒,如何利用有限的井水进行最有效的“点浇”。
春御麦也指挥着庄户们点播种上了。
到了四月中旬,天气越发干燥。
红薯母本田在人们近乎苛刻的节水灌溉下,藤蔓竟然顽强地伸展起来,铺开了一片虽然不算浓密却充满生命力的绿色。
春芽指挥庄户进行剪藤扦插,扩大种植面积六百亩。
她指挥农户们,挑选那些最健壮的藤蔓,小心剪裁,扦插到同样经过局部浇水的田垄里。
庄户们经过剪藤扦插,红薯扩大种植面积六百亩。
每一株新插下的苗,都承载着在旱年中挣扎求生的希望。
这个春天,没有风调雨顺,只有人与天争的顽强,还有那份期盼收获的渴望。
到了五月,春芽指挥农户大量剪取健壮的红薯藤条,以公允的价格出售给北方各地早已翘首以盼的州郡。
在如此干旱闷热的天气下,一车车的薯秧如同绿色的希望,被运往四面八方。
去年收获的土豆,兰香带走一百斤,剩下一千八百斤,精心挑选的种薯种植了十四亩地。
这十四亩土豆为明年在北方的大规模扩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今年北方地区普遍大旱,雨水稀少,作物受此影响,减产严重。
传统的小麦、黍米等作物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普遍比往年下降了近四成,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一石二斗左右。
就连已经表现出耐旱特性的御麦,也减产了三成,但即便如此,其亩产依然达到了 三石七斗,远超传统作物。
而红薯和土豆,也因干旱有所减产。
红薯约减产三成,土豆约减产四成,但其表现依旧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