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座南洋明珠,以其高效、法治和多元文化着称,但商业竞争的残酷,并未因环境的优雅而有丝毫减弱。何晓率领的“何记·星洲会馆”项目,从落地之初,便感受到了这片热土的温度与压力。
正如父亲何雨柱所料,地头蛇“金海楼”的狙击如期而至,且手段老辣。装修许可的拖延只是开胃小菜,更麻烦的是人才争夺。就在“星洲会馆”装修接近尾声,即将开始员工培训时,主厨团队中两位重金从香港聘请的、擅长传统粤菜和点心制作的老师傅,突然同时提出辞职,理由含糊其辞,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必然是“金海楼”开出了无法拒绝的价码。
“何总,这……这怎么办?离开业只剩两个月了!”本地招聘的运营经理急得满头大汗,“这两位师傅是后厨的顶梁柱,他们一走,招牌烧腊和几款核心点心就没人能顶上了!”
何晓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他强压下怒火,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香港总部的电话,直接联系墩子师傅。
“墩子伯,情况紧急,星洲这边被人挖角了……”何晓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
电话那头,墩子师傅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沉稳的声音:“晓仔,莫慌。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手艺人有手艺人的骨气。他们能挖人,我们就能请人,还能教人!你给我两天时间。”
墩子师傅没有让何晓失望。他动用了毕生在粤菜圈积累的人脉和威望,不到四十八小时,便从澳门和广州请来了两位技术更精湛、且极重信誉的老师傅,连夜飞赴新加坡。同时,他从“何记”香港和广州店的后备人才库中,紧急抽调了四名有潜力的年轻厨师随行,既作为帮手,也是为星洲店培养本地化团队。
“晓仔,人我给你带来了。手艺,不比走的差;人品,我墩子拿名誉担保!”墩子师傅在电话里底气十足,“剩下的,看你的了!”
何晓心中大定,亲自到机场迎接,给予了新团队极高的礼遇和信任。这一场人才危机,反而因祸得福,让星洲店的后厨团队凝聚力更强。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金海楼”见挖角未能致命,转而发动了舆论攻势。几家受其影响的美食评论网站和社交媒体KoL,开始集中发布质疑“何记”口味是否正宗、价格是否虚高、服务是否配得上其高端定位的“探店”报告(实为开业前的主观臆测和误导),试图提前败坏“星洲会馆”的口碑。
这一次,何晓没有请示父亲,而是决定亲自应对。他采纳了欧阳文山的建议,但没有完全照搬。他没有选择大规模投放广告或发布律师函硬碰硬,而是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星洲味觉盲测”活动。
他通过本地合作伙伴,邀请了新加坡餐饮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几所大学食品科学系的教授、主流媒体的资深美食记者、以及十位通过社交媒体招募的、对美食有极高热情和鉴别力的素人食客(涵盖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亚裔),组成一个“独立品鉴团”。
品鉴地点就设在尚未正式开业、但厨房已可运行的“星洲会馆”。何晓没有提供完整的菜单,而是让新任主厨团队精心准备了八道菜:四道是“金海楼”招牌菜的仿制版(通过公开渠道购买后由“何记”师傅分析复刻),四道是“星洲会馆”即将推出的原创融合菜。所有菜品匿名编号,由品鉴团盲测打分,重点评价味道、火候、创意和性价比。
活动过程全程允许媒体记录,但规定最终报道必须基于品鉴团的综合评分和具体评价,而非主观臆断。
结果出乎“金海楼”的预料。在绝对的味道和技艺面前,小动作显得苍白无力。品鉴团对“何记”师傅的手艺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其在传统基础上融入南洋风味的创新菜式赞赏有加。一位马来裔美食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实时分享道:“抛开偏见,仅就味道而言,‘何记’的厨师团队展现了惊人的水准。那一道‘黑胡椒蟹肉焗酿蟹盖’,既有粤菜的精致,又融合了星洲的风味,堪称惊艳!”
盲测活动的成功举办和相关报道的客观出炉,有效地对冲了之前的负面舆论,甚至引发了公众对“星洲会馆”更高的期待。“金海楼”的舆论攻势,反而为“何记”做了一次免费的、可信度极高的预热。
开业前一周,最大的危机却悄然降临。
新加坡农业食品与兽医局(AVA)突然派出检查组,对“星洲会馆”进行了一次极其严格的突击检查,重点核查进口食材的检疫证明、冷链物流记录和厨房卫生标准。检查持续了整整一天,要求之细、标准之严,远超常规。
何晓和团队全程陪同,应对得滴水不漏。得益于“何记”内部早已推行并严格执行的、堪比国际航班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所有进口食材证件齐全,冷链记录完整可查,厨房管理规范有序。检查组最终未能发现任何实质性问题。
但何晓敏锐地察觉到,这次检查的时机和强度都非同寻常。他通过私人渠道了解到,AVA此次行动,是接到了“匿名投诉”,称“星洲会馆”涉嫌使用未经检疫的“非法进口食材”。这显然是“金海楼”使出的最阴险的一招——试图利用官方手段,在开业前给予致命一击。
何晓惊出一身冷汗,立刻将情况汇报给何雨柱。
“爸,他们这是要下死手!如果不是我们平时抓得紧,这次就栽了!”
电话那头,何雨柱沉默片刻,声音冷冽:“既然他们先坏了规矩,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晓儿,你知道该怎么做。”
何晓心领神会。他没有选择公开抗议或投诉,而是让张律师团队,将“星洲会馆”完整的、无懈可击的食品安全管理文件(包括此次AVA检查的正面结论),以及之前收集到的、“金海楼”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某些特殊食材的线索(由陈伯通过江湖渠道搜集),通过一位与新加坡政商界关系密切的侨领前辈,巧妙地递送到了AVA高层和几位资深议员的面前。
此举意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何记”是守法经营、管理规范的优秀企业,而某些竞争对手的行为,不仅是不正当竞争,更可能触及食品安全的法律红线。
效果立竿见影。AVA方面未再对“星洲会馆”进行额外的“关照”。而“金海楼”似乎也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后续的小动作明显收敛。
历经波折,“何记·星洲会馆”终于在预定日期盛大开业。
开业典礼没有邀请过多的政商名流,而是聚焦于美食本身。何晓别出心裁地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华厨艺大师展演”,邀请了包括墩子师傅在内的多位“何记”顶尖厨师现场表演绝活,并与本地厨师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食客和媒体关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正式营业后,“星洲会馆”以其地道的粤菜功底、创新的融合口味、无可挑剔的服务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迅速征服了新加坡挑剔的食客。尤其是其会员制私密宴请服务和下午茶点心,成为了当地精英阶层商务交往和社交的新宠。预订电话被打爆,一位难求。
首月运营数据出炉,营业额和利润率远超预期,会员发展速度惊人。何晓成功地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不仅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更赢得了业内的尊重。
捷报传回香港总部,何雨柱看着报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的笑容。他亲自给何晓打去电话:
“晓儿,干得漂亮!这一仗,打得有勇有谋,有章有法!爸为你骄傲!”
电话那头,何晓的声音带着疲惫,更充满了自豪:“爸,我没给您丢脸!也没给‘何记’丢脸!”
星洲初啼,清亮而激越。何晓用他的智慧和韧性,成功突破了地头蛇的围剿,为“何记”的海外远征,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桥头堡。这场胜利,不仅提振了“何记”全球团队的士气,更向外界证明,“何记”这面招牌,不仅能在香港、内地屹立不倒,更能在大洋彼岸的激烈竞争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然而,何雨柱深知,星洲的成功只是开始。更艰巨的挑战,还在伦敦,还在未来。北方的阴影,也绝不会因为一次海外的胜利而消散。但他相信,只要火种不灭,匠心不改,“何记”的脚步,将无人能挡。
远征的号角,已然吹响。下一站,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