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 第202章 烽烟骤起,临危受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烽烟骤起,临危受命

晋王朱棡起兵了!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晴天霹雳,狠狠劈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朝堂对决的乾清宫内!刚刚因扳倒朱无视而稍显松弛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致,甚至比之前更加凝重、更加压抑!

藩王叛乱!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远比一个权臣的阴谋更加可怕!

朱元璋那刚刚因清理门户而稍霁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中燃烧着滔天的怒火与冰冷的杀意!他猛地转身,龙行虎步回到龙椅之前,并未坐下,而是双手撑在龙案之上,身躯微微前倾,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扫视着殿内众人。

“好!好一个朱棡!朕还没去查他勾结朱无视、谋害太子之罪,他倒先反了!”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寒冰碰撞,带着刺骨的冷意,“清君侧?他要清的是谁?是朕吗?!”

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整个乾清宫的温度仿佛都骤然下降,曹正淳吓得几乎要晕厥过去,连那些持戟而立的御林军士兵,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沈渊也是心头一震。他料到朱棡与朱无视勾结甚深,朱无视事发,朱棡绝不会坐以待毙,却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如此激烈、如此迅速!直接举起了反旗!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狗急跳墙,更可能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兵变!朱无视在朝中运作,朱棡在地方掌兵,二人里应外合,若非太子遇刺案被自己意外揭开,他们的阴谋恐怕真的有可能得逞!

“情况如何?细细报来!”朱元璋厉声问向那名报信的将领。

那将领强忍伤痛与恐惧,颤声禀报:“回陛下!晋王……逆贼朱棡,于三日前在太原誓师,伪称陛下身边有奸佞(暗指沈渊及支持太子的清流)蒙蔽圣听,残害忠良(指朱无视),更污蔑太子殿下……德行有亏,不堪储位!他打出‘清君侧,靖国难’旗号,已集结太原及周边卫所兵马,号称十万,其先锋精锐已出太行,兵锋直指井陉关!山西都指挥使司部分将领疑似……疑似附逆,局势……危殆!”

十万兵马!虽号称,但晋王朱棡镇守边塞多年,麾下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其战斗力绝非寻常卫所兵可比!而且其选择了井陉关这个通往京畿腹地的关键隘口作为突破口,一旦突破,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城!

局势,确实危殆!

朝廷承平日久,京营兵马虽众,但久疏战阵,能否抵挡得住晋王这些虎狼之师?更何况,朝中刚刚经历朱无视案,人心浮动,难保没有其党羽或心怀异志者与晋王暗通款曲!

“混账!乱臣贼子!统统该杀!”朱元璋暴怒,一拳砸在龙案上,坚硬的紫檀木龙案竟被砸出一道裂痕!“内阁、五军都督府诸臣何在?!即刻召见!商议平叛事宜!”

“是!”殿内太监连滚爬爬地出去传旨。

朱元璋目光如电,再次扫过殿内,最终落在了沈渊身上。此刻的沈渊,虽官阶不高,但在此次扳倒朱无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胆识以及对太子的忠诚,已然进入了皇帝最核心的视野。

“沈渊。”朱元璋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臣在!”沈渊立刻躬身。

“朱无视谋逆案,由你一手查办,对其党羽、及其与晋王勾结之内情,你最为了解。”朱元璋沉声道,“朕现在没时间慢慢清算朱无视的余孽!朕要你,立刻整合北镇抚司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给朕盯死京城,盯死朝堂上下!凡有与晋王暗通消息、图谋不轨者,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有确凿证据,准你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这是赋予了沈渊极大的权柄和信任!相当于将京城的暗卫和肃清之责,交到了他的手上!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沈渊沉声应道,心中明白,这是巨大的权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无尽的凶险。他将成为所有潜在叛逆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还有,”朱元璋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晋王起兵,‘天尊’那些藏头露尾的鼠辈,定然不会安分!他们擅长邪术诡计,防不胜防!给朕揪出他们!尤其是那个吹魔音的,朕要他的人头!”

“是!臣定当竭力,清除邪教,以安社稷!”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向瘫软在地的曹正淳,眼神冰冷:“曹正淳。”

曹正淳一个激灵,连滚爬爬地跪好:“老……老奴在!”

“东厂,给咱家动起来!”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全力配合沈渊,监控京城,稽查叛逆!若是再让咱家知道你们东厂有人阳奉阴违,甚至与逆贼有所牵连,咱家扒了你的皮!”

“是!是!老奴遵旨!老奴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正淳磕头如捣蒜,他知道,这是皇帝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也是最后的警告。

迅速安排完京城的维稳和肃奸重任后,朱元璋的目光投向了殿外,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前线。

“传朕旨意!”他声音恢弘,带着决绝的杀伐之气,“任命魏国公徐辉祖为征虏大将军,总领平叛事宜!令其即刻调集京营、河南、山东等地兵马,驰援井陉关!务必将来犯之敌,给朕堵在太行山外!另,传檄天下,揭露晋王朱棡勾结邪教、谋害太子、起兵作乱之滔天罪行!凡我大明将士,当奋勇杀敌,凡擒杀朱棡者,封国公,赏万金!”

一道道命令,如同流水般发出,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轰然运转。

沈渊领旨,与如蒙大赦又心惊胆战的曹正淳一同退出了乾清宫。

宫外,天色不知何时已然阴沉下来,乌云压顶,仿佛预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曹正淳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向沈渊的眼神极其复杂,有嫉妒,有恐惧,也有一丝不得不合作的无奈:“沈……沈镇抚使,陛下旨意,咱家自当遵从。东厂这边,会全力配合你清查叛逆。只是……还望沈镇抚使行事,能……能留些余地。”

沈渊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曹公公,沈某行事,只论法度,只看证据。只要东厂上下恪尽职守,忠于王事,沈某自然不会为难。但若有人心怀叵测,阳奉阴违,那就休怪沈某刀下无情了。”

曹正淳嘴角抽搐了一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两人不再多言,各自匆匆离去,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风暴。

沈渊快步走向宫门,心中思绪翻腾。朱无视刚倒,晋王又起,这大明天下,仿佛一瞬间就从太平盛世走到了风雨飘摇的边缘。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在刀尖上行走。不仅要防范外部的叛军和“天尊”邪教,更要警惕朝堂内部的暗箭与倾轧。

然而,他眼中并无畏惧,只有更加坚定的光芒。

乱世,方显英雄本色。

他摸了摸怀中的绣春刀,刀身传来一丝温热的共鸣。这柄刀,饮过江湖血,见过朝堂诡,如今,或许将要饱饮叛军血了。

就在他即将走出宫门之时,一名小太监却悄悄追了上来,塞给他一张纸条,低声道:“沈大人,这是太孙殿下让奴婢交给您的。”

沈渊心中一动,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小字:

“先生已醒,欲见君。万事小心。”

太子醒了,而且要见他!

沈渊握紧纸条,看向东宫的方向。如今京城戒严,宫门封锁,太子却在这个时候要见他,所为何事?

他隐隐感觉到,太子此次召见,恐怕不仅仅是表达谢意那么简单。

新的漩涡,似乎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