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 第167章 改造与测试,暗处的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改造与测试,暗处的目光

官方考察带来的喧嚣逐渐平息,东源村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一种无形的变化已经发生。

村民们看待林凡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与有荣焉的底气,连带着对自家孩子的教育也抓得更紧了些——看人家林凡,读书好就是不一样,回来搞养殖都能搞出大名堂!

林凡并未沉溺于这份荣耀之中。

他将官方颁发的“现代海洋牧场示范点”的铜牌挂在办公室墙上,算是给外界一个交代,随后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深海潜水系统的改造工程中。

根据系统提供的【适应性改造指南】,改造工作变得有条不紊。

他在冷链中心旁边隔出了一个独立的工作间,美其名曰“技术研发和设备维护中心”。

阿明和小玲只知道凡哥又在捣鼓新东西,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他们也习惯了林凡这种时不时冒出的“奇思妙想”和超强动手能力。

工作间里,林凡如同一个精密仪器工程师。

他订购的特种钛合金管材被切割、打磨,用以替换原有潜水气瓶支架和部分外壳连接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极大减轻了重量。

供气系统被他拆解重组,加入了多个精细调节阀和冗余备份回路,这是为了应对深水压力变化和潜在风险。

最复杂的是水下推进和平衡系统,他利用小型高扭矩电机、耐压导管和定制螺旋桨,设计了一套可手持的辅助推进器,虽然功率不大,但在水中能提供可观的机动性。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许多细节需要反复计算和试验,气运值在这样高强度的“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中持续消耗,但增长也更为扎实。

他感觉自己对机械原理、流体力学和材料特性的理解,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深化。

系统提供的“指南”更像是一位高明的导师,引导他思考,而非直接给予答案。

夜晚,工作间的灯光常常亮到很晚。焊接的火花、锉刀的摩擦声、电脑屏幕上复杂的三维建模图,构成了林凡独处的世界。

他享受这种将想法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这让他感觉自己的力量在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那虚无缥缈的气运。

——

就在林凡潜心改造装备的同时,他布设在水下的声呐监测网络,再次捕捉到了不寻常的动静。

这一次,信号更加清晰和具有针对性。一个水下目标,显然具备较高的智能和侦察能力,开始有意识地沿着林凡布设的浮标网络外围进行迂回探测。

它似乎是在试探浮标的监测范围和灵敏度,行动轨迹充满了谨慎和试探性。

“它在画圈,”小玲指着屏幕上生成的轨迹图,对林凡说,“速度很慢,但一直在我们网络的外围徘徊,好像在找什么漏洞。”

林凡看着那清晰的轨迹,眼神锐利。这绝不是普通的海洋生物,甚至不是常规的科研或商用AUV。

这种带有明显战术侦察意图的行为,只可能来自“万洋渔业”,而且对方显然也拥有了相当先进的技术手段。

“不用干扰它,”林凡沉吟片刻后指示,“调整一下浮标的信号发射模式,伪装成普通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让它探,我们正好看看,他们到底想确认什么。”

他将计就计,故意让部分浮标间歇性地发射一些公开的、无关紧要的温盐度数据,而核心的运动监测和声学数据采集则转入更深的加密信道。

他要给对方制造一个假象:这里的监测系统虽然存在,但技术层级并不高,主要用于环境研究。

同时,他让阿明加强了海面上的巡逻频次,但巡逻路线刻意避开了那片深水区,营造出一种对水下情况并不特别在意的表象。

——

经过近半个月的废寝忘食,第一套改造完成的深海潜水系统终于成型了。

它外观上依旧保持着民用潜水装备的基本框架,但内在的诸多细节已经脱胎换骨。

重量更轻,结构更坚固,供气更稳定可靠,还多了那双“水下翅膀”——手持推进器。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上午,林凡决定进行首次浅水测试。

地点选在“林氏一号”渔场边缘一处水深约二十米,水下地形相对简单的区域。

阿明和小玲驾船在旁护卫,既好奇又紧张。

林凡穿戴好改造后的装备,深吸一口气,向后倒入海中。

海水瞬间包裹上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装备带来的贴合感和轻盈度远超旧装备。

他调节了一下呼吸器,启动手持推进器。

一股温和而持续的推力自身后传来,他无需费力蹬水,便能轻松地在水中保持姿态和移动。

他下潜到十五米左右深度,测试了各个关节的活动性,检查了所有仪表的读数,一切正常。

他甚至尝试在水下做了一个小幅度的翻滚,平衡系统表现得异常出色。

他在礁石间缓慢巡游,感受着水流划过面罩,观察着色彩斑斓的珊瑚和小鱼。

新装备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水下自由度和掌控感。

他估算了一下,这套装备在气瓶容量允许的时间内,应该能支持他在四十米,甚至五十米深度进行有限度的作业,这已经远超普通休闲潜水的范畴,接近了专业技术潜水的门槛。

测试圆满成功。

当林凡浮出水面,摘下潜水面罩时,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阿明和小玲在船上也松了口气,兴奋地询问着使用感受。

“感觉很好,比之前灵活太多了。”

林凡爬上船,一边卸下装备一边说,“有了这个,以后检查网箱、观察渔场底况就方便多了。”

他将这次测试的目的,限定在“提升现有产业管理效率”上,合情合理。

——

然而,林凡心中清楚,这套装备的真正使命,远不止于此。

首次测试的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他需要更多的训练来适应新装备,需要测试其在更大深度下的性能极限,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去往那片真正的目标海域。

回到岸上,林凡查看声呐数据。

那个神秘的侦察目标,在持续徘徊了数日后,似乎确认了这片监测网络的“低威胁性”,已于昨天悄然离去。

但林凡知道,这绝非结束。

“万洋渔业”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一次试探的退缩,往往意味着下一次更致命的攻击正在酝酿。

他们对自己,对那片深海的兴趣,绝不会因为一次官方的考察或者一套看似普通的水下监测网而消失。

他看着工作间里那套焕然一新的潜水装备,又望向远方那片蔚蓝的、隐藏着无数秘密的海域。

装备已成,时机将临。

他与深海,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之间,真正的较量,或许很快就要从水面之下,正式开始了。

他需要尽快积累足够的气运值,以应对可能兑换的、用于深潜的保命或探测技能。

下一次出海,将不再是测试,而是一次真正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