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 第165章 海藻田的生机与镇上的风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海藻田的生机与镇上的风闻

布设下水下监测网络后,林凡的生活仿佛又回归到一种充满期待的平静。

他像一位耐心的猎人,一边经营着明面上的产业,一边等待着深水区可能传来的任何讯息。

气运值在日常的经营、学习和那隐秘的“科研”中,缓慢而坚定地积累着。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林氏一号”渔场。林凡划着小艇,来到那片他精心规划的海藻实验区。

上次移植的龙须菜,在【水质与养分快速测试纸】的科学指导和偶尔微量使用的【初级生物生长促进剂】滋养下,长势极为喜人。

原本稀疏的苗绳,如今已被浓密、翠绿、飘逸的龙须菜彻底覆盖,像一道道悬垂在水中的绿色瀑布。

海藻特有的清新气息混杂着海水的咸味,吸入肺中让人精神一振。

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看到藻丛间有小鱼小虾穿梭嬉戏,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群落。

林凡伸手捞起一簇龙须菜,仔细端详。

藻体肥厚,色泽鲜亮,韧性十足,品质远超他的预期。

这不仅意味着又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赵老板对这类高品质海藻需求很大),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生态混养模式的可行性。

海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水体中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能有效净化渔场水质,为贝类和鱼类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是时候扩大规模了。”林凡心中盘算着。

他计划将这片海藻区再向外拓展一倍,并尝试引入一些经济价值更高的藻类,如海带或裙带菜。

同时,他也考虑在藻林下尝试投放一些喜阴或附着生活的贝类,如扇贝或贻贝,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实现更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这种将系统知识、科学方法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并亲眼看到成果的过程,带给林凡的满足感,丝毫不亚于一次“黄金”气运日的大收获。这是一种可控的、可持续的成长。

——

几天后,林凡决定去镇上一趟,一方面补充一些生活物资和渔具配件,另一方面,也是想听听镇上的风声,看看自己近期的动作,在外界看来是什么模样。

镇子的码头依旧喧嚣,鱼贩的吆喝声、船只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活力。

林凡如今在镇上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了,不少相熟的渔民和店铺老板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

“小林老板,又来进货啊?听说你那深海网箱搞得风生水起!”五金店的老板热情地递过烟。

“林凡,最近收获不错吧?有啥好货可别忘了我老赵啊!”水产市场的一个小老板远远地喊道。

林凡一一客气地回应,态度依旧谦和,将收获归功于“政策好”、“设备更新”和“运气”。

他敏锐地察觉到,众人谈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他的深海网箱、新买的渔船和那个显眼的冷链中心上。

关于他具体在哪里捕鱼,渔场位置在哪里,反而没什么人打听,似乎大家都默认了他主要靠的是“现代化设备”和“敢闯敢干”。

这正是林凡想要的效果。

他用现代化的、可见的产业,成功掩盖了“林氏一号”渔场和那片神秘深水区的核心秘密。

在赵老板的档口,林凡送来了新一批品质上乘的龙须菜和几只锦绣龙虾。

赵老板验完货,脸上笑开了花,拉着林凡到里间喝茶:“老弟,你这海藻品质没得说,比那些专门养殖的还好!还有这龙虾,活力十足!看来你那套科学养殖的法子,是真有效!”

林凡笑了笑,抿了口茶:“还在摸索阶段,比不上老师傅们的经验。”

“嗨,谦虚!”赵老板摆摆手,压低了些声音,“不过老弟,树大招风,你最近动静不小,可得留点神。”

林凡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赵老哥听到什么了?”

“倒也没什么具体的。”

赵老板凑近了些,“就是前两天,有几个生面孔在码头打听深海养殖的事,还特意问起了你,问你平时都喜欢去哪片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海产之类的。

我看那几个人,不像正经渔民,倒像是……跑船的,或者别的什么公司的。”

林凡眼神微凝,点了点头:“谢谢老哥提醒,我会注意的。”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又是“万洋渔业”的手笔。对方在海上侦察受阻后,开始尝试从陆地获取信息。

“还有啊,”赵老板继续说道,“镇上渔业办的人好像也在关注你,说是要树立什么‘现代渔民转型典型’,可能过段时间会去你那边参观学习,你心里有个数。”

官方关注?林凡沉吟片刻,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如果能获得官方认可和支持,对他的产业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挑战在于,他必须更好地“包装”自己的成功,将系统带来的优势,合理地解释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

从镇上回来,林凡的心情并不轻松。

赵老板的话印证了他的判断,“万洋渔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始终在周围游弋。而官方的关注,则要求他必须更快地完善自己的产业体系和“技术故事”。

他召集阿明和小玲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近期可能会有官方的人来参观,我们要做好准备。”林

凡布置任务,“阿明,负责把渔场、网箱和码头区域整理干净,作业流程要规范。

小玲,整理一下我们近期的生产数据、投入产出比,还有我们采用的生态混养模式的技术要点,做成一份简单的汇报材料。重点是突出‘科学’和‘可持续’。”

他又对阿明单独交代:“巡逻不能松懈,特别是晚上。告诉队员们,如果发现有陌生人在村子或码头附近逗留、打听消息,不要冲突,记下特征,及时汇报。”

安排完这些,林凡独自登上村后的一个小山包,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东源村和部分海域。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他的渔船、网箱浮标、以及那片承载着他希望的渔场,都在余晖中显得宁静而安详。

他知道,这份宁静之下暗流汹涌。

但他并不畏惧。从觉醒系统那天起,他就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

拥有秘密的人,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

系统界面在视野中悄然浮现,气运值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可观的数字。

他浏览着兑换列表,目光在几个需要较高气运值才能兑换的选项上徘徊:【初级海洋生物活性提取技术(简化)】、【小型水下作业机器人设计原理】……

他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自保,为了能在未来的风浪中屹立不倒。

“一步一步来吧。”

林凡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眼神坚定。

当务之急,是应对可能的官方考察,并加快自研潜水装备的进度。

只有真正具备了深入那片神秘深水区的能力,他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揭开隐藏在蔚蓝深渊下的秘密,也才能彻底打消“万洋渔业”的觊觎。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东源村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

林凡转身下山,他的身影融入暮色,步伐沉稳而有力。

对于未来,他既有清晰的规划,也有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