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314章 麦穗里的超算(6月5日芒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4章 麦穗里的超算(6月5日芒种)

六月的豫中平原,阳光像熔化的金子,滚烫地泼洒在无垠的麦田上。风裹挟着浓郁的麦香和干燥的尘土气息,掠过沉甸甸的金色穗头,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如同大地在低吟着一首古老的丰收歌谣。联合收割机巨大的钢铁身躯轰鸣着,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巨兽,一排排贪婪地吞噬着金黄的麦浪。驾驶舱里,老机手赵老栓黝黑的脸膛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沾着灰土,一双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稳稳把着方向轮,眼神里是庄稼人特有的、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惜与满足。

“嗡——”

驾驶舱中央那块原本显示着作业路径和麦粒仓容量的液晶屏,毫无征兆地闪烁起刺目的红光!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蜂鸣警报,屏幕画面瞬间切换。一片逼真的、散发着微绿光芒的三维麦田影像悬浮在赵老栓眼前。影像中,几垄位于田块西北角的麦穗,被特别标注出刺眼的猩红轮廓,旁边飞快地滚动着几行小字:“局部区域检测到‘赤霉病孢子指数异常升高’,感染概率87.6%,建议优先隔离喷洒生物抑制剂”。

“啥玩意儿?”赵老栓猛地踩下离合器,巨大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只剩下热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他眯起昏花的老眼,几乎把脸贴到了那块发光的屏幕上,粗糙的手指茫然地戳着那片刺眼的红色区域,“红疙瘩?俺这麦子长虫了?机器咋知道的?” 他布满沟壑的脸上写满了困惑,还有一丝被未知力量窥探了庄稼秘密的不安。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天枢,刚刚还沉浸在窗外那一片浩瀚金黄的壮阔里,闻声立刻转过头。阳光透过前挡风玻璃落在他年轻却异常沉静的脸上,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他迅速扫了一眼全息投影,声音清朗而沉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赵伯,别慌。是机器‘看’到您西北角那几垄麦子里面有点小麻烦,像人闹肚子前会发热一样,它提前知道了。” 他边说边利落地解开安全带,推开车门跳了下去,动作干净利落。

赵老栓也急忙跟着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松软的麦茬地,几乎是踉跄着扑向屏幕指示的那片区域。他浑浊的眼睛急切地在麦浪里搜寻,终于在一处麦穗明显发蔫、颜色暗沉的地方停下。他粗糙的大手带着庄稼人特有的精准,小心翼翼地掰开一穗病麦。麦壳裂开的瞬间,几颗本该饱满的麦粒萎缩着,呈现出发霉的暗红色。然而,更让赵老栓瞳孔骤缩的是,在那些病粒的缝隙里,赫然嵌着几粒比芝麻还小、薄如蝉翼、闪烁着微弱金属光泽的淡绿色“小片片”!它们像活物一样,紧紧地吸附在麦粒表面。

“老天爷!”赵老栓像被烫到似的,手指一哆嗦,那病穗差点掉在地上,声音都变了调,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这…这麦粒里头咋还长…长芯片了?!这…这能吃吗?这麦子是不是被啥…啥玩意儿给祸害了?!” 他黝黑的脸膛瞬间煞白,仿佛看到了地里钻出来的妖魔鬼怪,世代相传的农耕经验在这个小小的“异物”面前彻底崩塌。

李天枢几步跨到他身边,伸出手,掌心向上,温和地说:“赵伯,给我看看。” 他的指尖修长,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感。从老人颤抖的手中接过那穗病麦,李天枢仔细端详着那些嵌在麦粒上的淡绿色薄片,眼神专注。阳光穿过稀疏的麦芒,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阴影。

“这不是祸害,”李天枢抬起头,迎着赵老栓惊疑不定的目光,嘴角扬起一个安抚的、带着点少年人朝气的弧度,“这是‘麦哨兵’,赵伯。您看,它们薄得很,是用一种特殊的、能自己‘化’在地里的材料做的,就跟咱沤肥的秸秆烂在地里一个道理。”他轻轻用指甲刮了一下其中一片,那淡绿色的小片边缘立刻卷曲起来,像遇到水的糖纸,迅速融化成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粘液渗入麦壳。“它们就像藏在麦穗里的小耳朵、小眼睛,专门‘听’那些坏菌子在麦子里捣鼓的动静,一有不对劲儿,立刻就给咱报信儿。” 他晃了晃手中的病穗,那些淡绿色的“哨兵”在阳光下反射着微光,“您瞧,它们多机灵,坏菌子还没把麦粒祸害透,它们就先叫唤上了。这不比您老眼瞅着麦秆发黑了才知道强?”

赵老栓听着,脸上的惊骇慢慢褪去,被一种巨大的新奇和隐约的敬畏取代。他凑近了,几乎要贴到李天枢的手上,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些即将“化掉”的小薄片,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喃喃道:“乖乖…麦子…麦子也能长‘耳朵’了?这…这真是…活神仙的法器下凡了?”

这时,一阵带着尘土味的热风吹过,掀起李天枢额前几缕微汗的黑发。他没有再看那病穗,而是将目光投向眼前这片被阳光烤得发烫、在微风中起伏涌动的金色海洋。一种奇异的光彩在他清澈的眼眸深处流转,仿佛倒映着另一个维度的景象。他深吸了一口带着麦香的灼热空气,右手随意地探向旁边一个刚被收割机倾倒出来、堆成小山般饱满金黄的麦堆,抓起一把沉甸甸、还带着阳光温度的麦粒。

“《齐民要术》里说得好啊,‘麦黄种豆’,”李天枢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田野的风声和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带着一种古老箴言般的韵律。他手腕轻轻一扬,掌心那一把金黄的麦粒,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托举着,竟违背重力般悬浮在了半空中!阳光从颗粒的缝隙间穿过,给每一粒麦子都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细小的绒毛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以一种玄妙的轨迹缓缓旋转、排列,眨眼间竟在空中组成了一个由麦粒构成的、巨大而古朴的算盘虚影!金黄的算珠颗颗饱满,悬停在空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珠——嗒…珠——嗒…”

一阵清脆、空灵的珠算碰撞声,毫无征兆地在寂静下来的田野上空响起。这声音并非来自任何实物算盘,仿佛是天地间某种古老的法则被拨动,又像是无数细小的麦粒在共鸣。随着这奇异的“珠算声”节奏,李天枢口中轻轻吐出一串指令代码,声音与那珠算声奇异地融为一体。

“嗡——”

几乎是同时,远处田埂上待命的几架农用无人机猛地亮起指示灯,螺旋桨高速旋转,轻盈地腾空而起。它们并非盲目喷洒,而是精准地飞向那片被全息投影标注的、猩红的病麦区域。无人机底部喷洒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均匀地覆盖在目标麦穗上。那淡绿色的生物抑制剂雾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精准地附着在每一株需要保护的麦穗上,绝不浪费一滴在健康的金黄之上。

“神…神了…”赵老栓仰着头,布满皱纹的脸被空中那悬浮的金色算盘虚影照亮,嘴巴微张,忘了合拢。他身边的几个帮忙的乡邻也都看呆了,手里的镰刀、草帽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这景象超出了他们一生对土地和庄稼的认知。

“唧唧…唧唧…”

麦田边缘,一堆刚割下、散发着青草和阳光气息的麦秆垛旁,一只油亮的黑头蟋蟀正奋力摩擦着翅膀,发出响亮而富有节奏的鸣叫。它后腿有力地蹬踏着身下干燥的麦秆,每一次蹬踏,身体都微微转向一个特定的角度。几米外,一排为收割机提供辅助能源的便携式光伏板支架,随着蟋蟀鸣叫的节奏和它蹬踏方向的微妙变化,底座发出几乎难以察觉的“滋滋”微响,极轻微地调整着倾斜的角度。正午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调整后的光伏板表面瞬间掠过一层更耀眼的光华,将更多的光能贪婪地吸入。

不远处开阔的打麦场上,巨大的石磙静静地躺在刚碾过一遍的麦粒上,散发着太阳烘烤后的温热。石磙表面布满了岁月和劳作留下的凹痕与磨痕。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积了些许灰尘的凹槽深处,一丝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湿气正悄然凝聚。昨夜残留的露水,加上空气中微薄的水分,正被凹槽底部某种特殊的吸湿材料悄然捕捉、凝结。一滴、两滴…晶莹的水珠在凹槽底部慢慢汇聚,如同大地的乳汁,悄然滋养着某种微型的循环。

“喳喳!喳喳!”

一只灰褐色的小麻雀,灵巧地从麦田里窜起,嘴里赫然叼着一颗从病穗上掉落的、还粘着那淡绿色生物降解传感器残片的麦粒。它像一道灰色的闪电,迅捷地掠过金色的麦浪,飞向田头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槐树。在树冠深处一个由枯枝和羽毛搭建的温暖巢穴里,几只毛茸茸、张着嫩黄小嘴的雏鸟正急切地等待着。麻雀将那颗带着“异物”的麦粒丢入其中一只雏鸟大张的嘴里。就在雏鸟吞咽的瞬间,那颗嵌在麦粒上的微型传感器残片,因其特殊材料的微弱生物电感应,在雏鸟温热的食道里,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这一闪,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激起一圈无形的涟漪——一个代表着“样本回收确认”兼有微弱生物信号特征的加密数据脉冲,以人类无法感知的频率,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田野上空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海洋,向着某个预设的接收节点飘去。

李天枢静静地站在麦田中央,悬停在空中的麦粒算盘虚影在他身前缓缓流转,发出持续而稳定的珠算清音。他看着无人机精准地完成喷洒,看着老农们脸上从惊疑到震撼再到由衷喜悦的转变,看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发生的、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的神奇交融。阳光落在他年轻挺拔的肩背上,带着六月的重量和温度。他微微仰起头,望向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饱含麦香的空气,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都纳入胸臆。一句古老的农谚,带着全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内涵,从他口中清晰地吐出,在金色的麦浪之上回荡:

“麦黄种豆?不,赵伯,今儿个啊,是咱用这金灿灿的‘黄数据’,在这片祖宗传下来的沃土上,种下养活未来的‘绿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