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姑娘轻轻应了声,提着包袱跟他下楼。张明哥,我下次进城……能来找你吗?”
“来是可以,不过接下来得忙一阵子。”
“那我等你闲了再来,给你捎些自家种的山芋。”
张明怔了怔,这倒让他不好意思了。
等刘晓芸用过早饭,他托熟人找了辆往乡下去的驴车,目送着她消失在巷口。小明!快过来歇脚,于厂长马上就到。”
王师傅老远就招呼他。厂长亲自来?送胶卷也不用跑这趟吧?”
“给你送奖状来了!上回你帮机械厂解决的那个技术难题,让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人往上报了,连市领导都知道了!”
王洋将一杯沏好的茶推到李默面前:喏,上次老赵来的时候带的茶叶,我这也是托你的福,才能喝上这赵老扣的茶。
赵老扣?
李默端起茶杯,有些好奇:主任,怎么这么称呼?有什么说法吗?上次吃饭的时候也没听您这么叫啊。
上次东影厂的人在,哪能让他们知道我和老赵的关系。
有些事还是少让人知道为好。
一想到上次东影厂的刘主任离开时的表情,王洋心里就跟吃了蜜似的。
虽然都是同一个系统的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总得有个先后顺序。
只要北影厂是老大,东影厂往后排,该帮的忙还是会帮。
但要是想和北影厂争老大,那可不行。
也是因为和胶片厂赵厂长的这层关系,新生产的一批电影胶片全都优先供给北影厂使用。
除非东影厂去闹,要求分配配额,否则这段时间想都别想。
就算上面要求分给东影厂,那也是以后的事。
第一块肥肉,北影厂一定要全部吃下,一点都不会分出去。对了,待会儿还有件事。
你之前拍的电影片段已经洗出来一部分,等老赵来了,要放给他看看,让他能顶住压力。
用事实来证明,我们用这些胶片拍出来的电影质量很好,争取胶片配额时腰杆要硬!
还有上次你回来说要看《小兵张嘎》的事,今天抽空给你单独放映看看。
我顺便也看看,换了新胶片后,两部电影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主任,这电影还没拍完,也没剪辑,您能看出什么来?
就看看画面效果。
老陈一直说你这电影和别人拍得完全不一样,我也要仔细瞧瞧,到底不一样在哪儿。
两人正聊着后续电影拍摄的细节,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哟,都在啊!
看见王洋和李默,赵厂长笑呵呵地打招呼:李导这是专门在等我吗?让你这位大忙人等着,我多过意不去。
你这么说让人家小李怎么接话,都这个年纪了还不会说话。
这不是好久没见到李导了......
见王洋又要说什么,赵厂长赶紧接着说:李默同志上次解决了问题,我代表胶片厂,还有广大电影工作者,肯定得好好表达感谢不是。
两人闲聊几句后,王洋转移了话题:你去上面的时候怎么说?东影厂后面又向上级打申请了吗?
怎么可能没申请?他们想要这些胶片比你们北影厂还早。
只不过胶片都是进口的,分都不够分,更别说上面还要用,哪可能给他们东影厂。
赵厂长叹了口气,拿起王洋桌上的茶叶一边泡茶一边说:不管是跟上级打感情牌,还是谈未来发展,只要有可能,他们都向上级申请了。
现在领导过问了,我以产量不足的理由暂时挡回去了。
但后面肯定要分给东影厂一部分,你们最好用这些胶片拍出高水平的电影来,这样以后分配胶片时也能多分一些。
等过几年,这种胶卷生产普及之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王海看着于厂长毫不吝啬地抓着他送来的茶叶往杯里放,忍不住开口道:“我说老于,你送我的东西我自己都舍不得用,你倒好,一把接一把地放,这不是糟蹋好东西嘛!”
“这怎么叫糟蹋?我喝点茶叶你还心疼,还喊我抠门?老王,你得给年轻同志树立个好榜样,不能这样。”
“嘿!你这老于还反过来怪我!”
停了一下,王海见对方还是没有表示,忍不住提醒:“老于,你今天不是说来给小李奖励的吗?奖励在哪?光顾着喝茶,喝多了中午吃不下、晚上睡不着。
中午还要给你接风呢,吃饱了可不行。”
“总算憋不住了,我还以为你完全不在意这事。”
于厂长放下杯子,把带来的文件袋摆在桌上:“奖励内容你们自己看吧,我就不一一念了,反正有我们厂和上级部门一起盖章。”
王海扫了一眼嘉奖信,眼睛一亮,随即递给李明:“你看看,这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李明接过信,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愣住了。
信上说,他可以兼任两个职务,既可以作为北影厂的人,也可以支援胶卷厂的工作。
虽然没有双份工资,但胶卷厂会额外发放补贴。
嘉奖信右下角的署名,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厂长,这样安排不太合适吧?那我到底是算北影厂的人,还是胶卷厂的人?”
“当然是北影厂的人!他们胶卷厂还想把一位导演调去做技术?怎么可能!”
“你偶尔过去一趟就行,我会按厂里高级技工的工资标准给你补贴,这样谁也说不了闲话。
厂里老师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给解决了,谁敢有意见,我来处理。”
听于厂长这么说,李明点了点头。
这样算下来,每周去一次就能多挣几十块钱,还能有个正当理由外出,也不错。另外,我代表胶卷厂,私下再给你一份奖励。”
于厂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单子递给李明:“你回头拿着这个去机械厂领东西就行,本来就是分给我们厂的,一直没去取。”
李明一看,惊讶极了——是一台缝纫机!
于厂长出手真是大方,自己只是帮忙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竟然私下奖励一台缝纫机!
家属院里还没见过谁家有缝纫机呢。
以前秦淮茹家似乎有过一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赔钱的事,后来也没再见着。
这下,自己家反而成了院里第一个有缝纫机的了。
看于厂长这做事风格,也不像特别抠门的人啊,是不是自家厂长误会他了?
还是说……于厂长其实是有事要找他帮忙?
“记得去领,机械厂的厂长是我老战友,保证你能领到。”
王海听着于厂长对李明说的话,心里顿时警觉起来。
不对劲,一向抠门的老于居然送东西,还是这么一件大礼,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嘉奖信上的正式奖励加上胶卷厂的补贴已经够了,他居然还私下送东西。
得提醒李明一声,小心老于另有打算。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李强站起来说:“别在这儿坐着了,带你去看一下小张拍的一些片段,让你开开眼。”
“那可太好了。”
找人把张林拍的胶片放上,放出来的剧情有些零乱。
很多地方还没剪辑,情节看起来不太连贯。
但李强和赵厂长都是做电影这行的,又都是领导,多年的观影经验让他们很快察觉到特别之处。
两人谁也没出声,直到放映结束,还坐在椅子上回味着刚才的画面。这电影,怎么跟真的一样?”
“小张之前跟我说过他拍的方式不太一样,我没太在意,现在一看确实和以前的电影不同,我差点以为里面全是真的!”
尽管没经过剪辑,情节也不完整,赵厂长还是从中看出了门道。这电影什么时候能拍完?能不能先给我们胶片厂放一场?”
“这你就别惦记了,肯定得先给上面看。”
“那上面看完马上给我们放一场,就当给胶片厂鼓鼓劲。
这是我们技术突破后新胶片拍的第一部电影,得让工人们知道,咱们生产的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比以前更好了。
就冲刚才那几个镜头,这片子绝对差不了!”
“哎哎,这用的可是进口的那批胶片!”
“马上就能用新的了,你那不够的话,我们新一批胶片已经生产出来,回头就给你们送来。”
赵厂长拍拍李强的胳膊:“长影厂那边你放心,最近这段时间,至少今年我绝不松口。”
两人相视一笑,张林在一旁听着他们算计长影厂,也忍不住乐了。
长影厂也真够惨的,本来这时候该崛起了,被这么一搞,估计这辈子都赶不上北影厂了。
没办法,谁让北影厂有他在呢。
后来李强看赵厂长兴致正高,顺便把《小兵张嘎》放给赵厂长和张林一起看。
放完后,赵厂长点点头:“这部电影也不错,但和小张拍的比,就能看出不少瑕疵,当然比以前的片子还是好很多的。
小张演得真不错,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是他。
这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快了,上面安排先放一场,然后就分到影院去。”
“那到时候先给我们胶片厂放这个?”
“没问题,小事一桩。”
到了中午,连分还蹭了顿丰盛的午餐,吃饱喝足后被孙明拉着催拍电影。我说老孙,之前喊你下乡你还犹豫,现在停拍你又着急,瞧瞧你,这不是两面派嘛!”
“我怎么就两面派了!我这不是想让你赶紧拍完,我也好跟着学点东西嘛,你忙完了后面也轻松点。”
“哟,还急眼了!”
“谁说我急了?我可没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