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那句“幽云十六州,我们,回来了!”如同带着千钧之力,在硝烟未散的幽州城头回荡,瞬间点燃了所有在场将士和百姓心中积压已久的屈辱与渴望。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情感的洪流,冲刷着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古城。
但王审知深知,攻占幽州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消化这颗硕大的胜利果实,使其真正成为稳固的根基,才是真正的考验。他立刻从激动中冷静下来,扶起张文礼,语气转为沉稳而果断:“文礼,辛苦了。但此刻尚非庆功之时,城内百废待兴,契丹残部未清,耶律阿保机主力犹在塞外虎视眈眈。我等肩头担子,更重了。”
他转向紧随其后的陈褚、林谦、鲁震等人,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
“陈褚,你即刻总揽幽州民政。第一,设立粥棚,分发存粮,优先救济城中饥民与伤员家属,稳定人心。第二,张榜安民,宣告我军纪律,严禁扰民,违令者斩!第三,召集城中尚存的汉人官吏、士绅、医者,共同商议善后事宜,尽快恢复秩序。”
“林谦,你的‘职方司’责任重大。一,肃清城内潜伏的契丹细作及趁火打劫之辈。二,立刻派精干斥候向北、向东侦查,探明耶律阿保机残部动向,尤其是居庸关方向张文礼将军的情况。三,联络幽云各州尚未光复的汉人势力,传递幽州光复的消息,策动他们响应。”
“鲁震,组织工匠和辅兵,首要任务是扑灭城中余火,清理街道,修复被炸塌的城墙缺口和城门。工坊也要尽快恢复,尤其是兵器维修和火药配制,以防不测。”
“张渠,你负责军务。清点战果,统计伤亡,妥善安置俘虏(区分契丹本族与胁从部族),整顿入城部队,划定防区,加强巡逻,防止军纪涣散。”
众人凛然遵命,迅速散去执行。王审知则带着少量亲卫,开始在残破的街道上巡视。他走过满是瓦砾和焦痕的坊市,看着士兵们帮助百姓从废墟中扒找可用之物,看着医官和民夫抬着担架穿梭救治伤员,看着面黄肌瘦的孩童在母亲的怀抱中用懵懂而带着一丝希望的眼神望着他这位“王爷”。
“老人家,家里可还安好?可有粮食?”王审知蹲下身,温和地询问一位坐在断壁残垣旁发呆的老者。
老者颤巍巍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流出泪水,挣扎着想跪下:“王……王爷……小老儿一家……还……还活着……多谢王爷救命之恩啊!”
王审知连忙扶住他,心中酸楚与责任交织。他深知,这满城的期盼与苦难,需要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来回应。
接下来的几日,幽州城在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生机。福建军带来的高效组织能力和相对充足的物资(部分取自契丹府库,部分由后方转运)发挥了关键作用。粥棚的热气驱散了饥寒,严厉的军纪安定了人心,初步的清理工作让城市渐渐显露出原本的轮廓。陈褚召集的本地士绅也发挥了作用,他们熟悉情况,协助官府登记人口,分发物资,安抚乡邻。
军事上,好消息接连传来。林谦的斥候回报,耶律阿保机率领残部已仓皇北撤出长城,退往草原深处,短期内无力反扑。更重要的是,张文礼派快马来报:居庸关守军在得知幽州失陷、后路被断后,军心溃散,已开关献降!至此,幽州与山后的联系被彻底切断,锁钥之地,真正落入掌中。
王审知立刻下令,升张文礼为幽云行营副都部署,总领居庸关及山后诸州防务,严防契丹卷土重来。同时,以幽州光复和居庸关归附为由,再次传檄幽云各州。
檄文所至,应者如云。蓟州、檀州、顺州、妫州、儒州……乃至更远的武州、新州、蔚州等地,原本就在契丹统治下苦苦挣扎的汉人军民,或杀契丹守将,或迫降附庸军队,纷纷易帜归附。短短一月之间,除最北端的云州(大同)等少数地区因契丹控制较严尚在观望外,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已飘扬起了“王”字旗和各式汉家旗帜!
这一日,修缮一新的幽州节度使府(原契丹南京留守府)大堂内,王审知召集了所有核心文武,以及部分新归附的幽云各州代表,举行了一次决定未来战略方向的重要会议。
大堂内济济一堂,文东武西,既有福建旧臣,也有河北宿将,更有新附的幽云豪杰,气氛庄重而热烈。
“诸位,”王审知端坐主位,声音沉稳,“赖将士用命,天地庇佑,民心归附,我辈不懈奋斗,终克复幽云故土,将胡虏逐出长城!此乃自石晋割地以来,我华夏未有之盛事!”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激动的声音,许多人眼中含泪,尤其是那些祖辈生长于斯、备受异族欺凌的幽云本土人士。
王审知抬手压下喧哗,话锋一转:“然,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幽云初定,百废待兴;契丹败退,其心未死;中原纷乱,朱梁苟延;四方诸侯,虎视眈眈。我等当何以处之?”
张文礼率先起身,声如洪钟:“王爷!幽云已下,河北在握,我军兵锋正盛,当趁势南下,直取汴梁,剿灭朱梁,则天下定矣!”他的提议代表了许多武将迫切希望一统天下的心情。
但陈褚立刻出列反对:“张将军所言,虽是正理,然操之过急。幽云新附,人心未固,需时间经营,使其真正成为我军根基与屏障。河北虽定,然经年战乱,民生凋敝,亦需休养生息。此时若倾力南下,一旦契丹窥得时机,再度入寇,或中原战事迁延日久,则恐腹背受敌,前功尽弃!”
一位新附的幽州士子也谨慎建言:“陈长史所言甚是。王爷,幽云之地,胡汉杂处已数十年,风俗、田亩、户籍皆与中原有异,需缓缓图之,强力整合,方能化为己用。且……且河东李存勖,坐拥强兵,其态度暧昧,不可不防。”
王审知认真听着各方意见,心中早有定计。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南下中原,一统天下,乃我辈夙愿,亦是天命所归。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当下之要务,非急于南下,而在‘固本培元’!”
“第一,巩固幽云!设‘幽云都督府’,总揽军政。陈褚,由你暂领都督府长史,张文礼为都督,共同负责幽云十六州之民政安抚、军备整饬、屯田实边!要尽快厘清田亩,招募流民,恢复生产,将幽云真正建设成北伐之前进基地,亦是抵御契丹之钢铁长城!”
“第二,稳定河北!河北各州,需进一步深化治理,推广新种,兴修水利,选拔人才,将其建设为我军稳固之大后方与粮饷之地。”
“第三,交好河东!李存勖乃当世英雄,其势方张,不宜为敌。可遣使重申盟好,约定共御契丹,稳定北疆。至少,在我消化幽云、经略中原期间,需稳住河东,避免两线作战。”
“第四,”王审知手指点向地图上的汴梁,“对朱梁,暂取守势,以政治招抚与军事威慑为主,不断削弱其影响,促使河南诸州自发来归。待我幽云、河北根基牢固,兵精粮足之时,再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而定中原!”
他环视众人,语气铿锵:“故,本王决定,大军主力,暂屯幽云,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休整、整训与建设!在此期间,消化战果,巩固根基,积蓄力量!望诸位同心协力,各司其职,为我华夏中兴,奠定不世之基!”
这一番立足长远、深谋远虑的战略规划,彻底统一了高层的思想。即便是渴望立刻南下的将领,也明白了稳固后方的重要性。
“谨遵王命!”堂下众人,无论新老旧部,皆心悦诚服,轰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