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 > 第192章 学堂 “招生”:百姓以为 “要收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学堂 “招生”:百姓以为 “要收钱”

青龙庙门口的告示栏前,比上次贴招聘先生的告示时还热闹 —— 三层外三层挤满了百姓,脑袋凑在一起盯着告示上的字,嘴里念念有词,可看了半天,没一个人往旁边的报名桌前挪步。报名桌后,张掌柜和陈小哥坐得笔直,面前的纸笔摊开半天,连个名字都没写上,只有风吹得纸角哗哗响,显得有些冷清。

“免费上学?还管午饭?” 卖菜的张大妈揉了揉眼睛,又凑近告示看了一遍,确认没看错 “免学费、供午饭” 几个字,却还是皱着眉对旁边的李大爷说,“老李,你说这是不是有啥套路?以前私塾先生教认字,半年要收五斗米,皇帝的学堂咋会白教?会不会是先免费,后面再要高价?”

李大爷蹲在地上,吧嗒抽着旱烟,烟杆指着告示上的 “管午饭”:“俺看悬!你想啊,孩子们吃的午饭,不得是白米饭、热菜?天天管饭,得花多少粮?陛下就算再仁厚,也不能这么亏吧?说不定是要选聪明的孩子去当差,不好好干还要罚钱,俺们可不敢冒这险。”

周围的百姓也跟着点头 —— 有的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的担心 “教的都是杂学,学了没用”,还有的甚至小声嘀咕 “是不是要把孩子骗去当兵”,越说越犹豫,明明眼里满是想让孩子上学的渴望,脚却像钉在地上,没人敢上前报名。

报名桌后的张掌柜急得直搓手,他特意把账本摊开,想给百姓讲讲算账课多有用,可喊了半天 “想让孩子学算账、不被坑的,来报名啊”,也只有几个孩童凑过来看看,被家长一把拉走,嘴里还念叨 “别凑热闹,小心上当”。

陈小哥也没好到哪去,他把 “先帝送粮” 的漫画稿铺在桌上,想吸引孩子,可孩子们只敢远远看,没人敢靠近,他只好拿着画稿来回走,嘴里喊 “学漫画能记历史,还能画认假币的图”,声音越来越小,连自己都没了底气。

消息传到皇宫时,林风正和苏晴看边境密探的回信 —— 陈小哥的徒弟已经到了边境,可当地百姓对 “漫画历史” 还不太接受,想等京城学堂开课有了效果再送孩子来。看到招生遇冷的汇报,林风忍不住笑:“百姓是被‘免费’吓着了,以前没享过这待遇,总觉得有套路。走,朕去集市摆摊,亲自给他们解释。”

带着小李子、张掌柜和陈小哥,林风一行人直奔东市集市 —— 找了个热闹的街角,摆上两张木桌,放上小石子、短木棍、漫画稿,还有御膳房刚蒸好的馒头(特意带来当 “午饭样品”),小李子还在桌前挂了个小牌子,上面写着 “免费学算账、学巧劲、学漫画,管午饭!”,歪歪扭扭的字引得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看。

可刚开始,还是没人敢靠近 —— 百姓们远远围着,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小声议论,张大妈也来了,抱着孙娃站在人群后,想上前又不敢。林风索性拿起几根树枝,走到一个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小男孩面前,笑着说:“小朋友,叔叔教你用树枝算算术好不好?比如你有 2 块泥巴,叔叔再给你 3 块,一共是几块?”

小男孩抬头看了看林风,又看了看树枝,犹豫着接过树枝。林风帮他摆了 2 根树枝,又添了 3 根,问:“你数数,一共几根?” 小男孩数了数,小声说:“5 根。”“对啦!” 林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学会了这个,以后你帮家里买馒头,就知道该给多少钱,不会被坑啦!”

周围的百姓渐渐围过来,看着林风耐心教孩子算算术,张大妈抱着孙娃也凑了过来,孙娃指着桌上的馒头,小声问:“奶奶,那个能吃吗?” 林风听到了,拿起一个馒头递过去:“小朋友,这个是午饭的样品,学堂每天都有热馒头、热菜,管够!”

孙娃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笑着对张大妈说:“奶奶,好吃!俺想去学堂!” 张大妈这下没了顾虑,赶紧走到报名桌前:“俺给俺孙娃报名!要是学堂真管午饭、教算账,俺以后天天送他来!”

有了张大妈带头,百姓们终于动了 —— 李大爷推着孙娃的小车走过来,说 “俺孙娃爱画画,学漫画正好”;卖粮的老汉也来了,想让孙子学丈量,以后帮着看粮摊;一个穿短打的小贩抱着孩子跑过来,急着说 “俺娃总被坑秤,赶紧教他算账”。

正热闹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挤过来,仰着小脸问林风:“叔叔,学堂能教学做包子吗?俺娘总做不好,俺想学会了教娘!”

林风忍不住笑,蹲下来对她说:“现在咱们先学算账、学画画,等学堂办好了,叔叔就开‘美食课’,请御膳房的张师傅来教大家做包子、做馒头,好不好?”

“好!” 小女孩拍手叫好,她娘赶紧走过来报名:“俺给俺娃报名!能学知识还能学做包子,太好啦!”

不到一个时辰,报名桌前就排起了长队 —— 张掌柜忙着登记名字,陈小哥给孩子们发简易的漫画稿当 “入学礼物”,小李子则拿着树枝,教孩子们算简单的算术,笑声、说话声混着馒头的香气,飘得满集市都是。最后统计,一共报了 12 个孩子,比预期的还多 2 个。

李老儒带着几个儒生路过集市,看到这热闹的场景,忍不住凑过来 —— 他看到林风蹲在地上教孩子算算术,看到百姓们放心地给孩子报名,看到孩子们拿着漫画稿开心的样子,之前对 “市井先生” 的不满渐渐没了,反而笑着对身边的儒生说:“陛下这招‘摆摊招生’,比贴一百张告示都管用。百姓要的不是空口承诺,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了、尝到了,才会相信。”

旁边的儒生也点头:“是啊先生,之前咱们总觉得要教圣贤书,可百姓更需要会算账、能过日子的学问。您看这些孩子,学算术学得多认真,比在国子监背书积极多了。”

夕阳西下时,林风带着众人往青龙庙走,手里拿着报名册,上面记满了孩子的名字和家长的期望 —— 有的希望孩子 “不被坑秤”,有的希望 “学会认假币”,还有的希望 “能帮家里干活”。张掌柜边走边说:“陛下,咱们得赶紧准备午饭,明天孩子们就来上学了,可不能让他们饿肚子!”

“放心!” 林风笑着说,“朕已经让御膳房准备了,明天一早送过来,保证是热馒头、热菜,让孩子们吃得饱、学得好。”

可刚走到青龙庙门口,就看到之前派去边境的密探匆匆跑来,脸色有些凝重:“陛下,边境传来消息,陈小哥在那边招生也遇阻了 —— 当地百姓觉得‘漫画历史’不庄重,还担心学堂教的知识没用,想等京城学堂有了‘成果’再送孩子来。而且…… 外族商人的残余势力,最近在边境散布谣言,说学堂是‘皇帝骗孩子的圈套’,不少百姓又开始犹豫了。”

林风的脚步顿住,手里的报名册变得有些沉 —— 京城的招生刚有突破,边境又遇难题,还有外族残余的干扰,看来新式学堂的推广,比想象中更难。他沉吟片刻,对密探说:“你回去告诉陈小哥,让他别着急,先在边境办个‘体验课’,像朕在集市这样,现场教百姓算账、认假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另外,把京城报名的孩子上学的情况,画成漫画寄过去,让边境百姓看看,学堂不是圈套,是真的教知识、为百姓好。”

密探应下离去,张掌柜看着林风,有些担心:“陛下,边境的事会不会影响咱们京城学堂开课?”

“不会。” 林风摇头,看着庙门口张贴的报名名单,眼神坚定,“咱们先把京城的学堂办好,让孩子们学好知识、过好生活,做出‘成果’来,边境的百姓自然会相信。只要咱们坚持为百姓着想,就算有再多困难,也能克服。”

夜幕降临时,青龙庙的灯亮了起来 —— 张掌柜在整理明天的教材,陈小哥在画 “学堂开课” 的漫画,准备寄往边境;王师傅则在庙院里摆放小工具,把实践区域隔好,保证孩子们明天能安全上课;小李子抱着刚印好的 “入学通知书”,上面印着卡通小人和馒头图案,笑得合不拢嘴。

林风站在庙院里,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满是期待 —— 明天,新式学堂就要正式开课了,这不仅是 12 个孩子的新开始,更是大炎 “教化兴邦” 的新起点。虽然边境还有难题,外族残余还在干扰,但他知道,只要守住 “为百姓好” 的初心,用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民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而集市的角落里,几个外族商人的残余势力正偷偷看着青龙庙的方向,嘴里小声议论着 “不能让学堂办起来”,手里还攥着假炎币的残片 —— 他们还没放弃搅乱大炎的计划,新式学堂的开课,对他们来说,又多了一个需要破坏的目标。一场围绕 “学堂开课” 的暗中较量,即将在京城与边境同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