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茶中往事,笔下姻缘 > 第214章 反馈促调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林举着手机冲进茶铺时,沈知意正在擦拭柜台上的一只瓷杯。他把屏幕转向她,声音有点发紧:“视频播放量到十二万了,但评论区出事了。”

沈知意放下布巾,接过手机。留言一条条往上刷,大部分是“想喝”“被治愈了”,可翻到第三页,几条红字评论跳出来。

“机器泡的茶能有人味?”

“现在连茶都要搞高科技,真不怕把老祖宗的东西弄丢?”

“看着像拍广告,不真实。”

她没说话,手指慢慢滑动屏幕。这些话不多,却扎得很准。之前她以为大家是被画面打动,现在看,真正留下痕迹的,是那些关于记忆的片段——老人闭眼时眼角的细纹,孩子闻到茶香时突然愣住的表情。

裴砚来的时候,两人已经在后院石桌旁坐定。小林把打印出来的精选留言摊开,按情绪分类摆好。沈知意指着其中一叠:“这些说‘像小时候’的人,都不是冲着科技来的。他们记得的是手,是味道,是某个人。”

裴砚拿起一张纸看了看,上面写着:“我妈走前最后喝的一杯茶,是用铁罐煮的,那股焦香我一直忘不掉。”他放下纸片,说:“我们在讲一杯懂你的茶,别人听成了‘会算命的机器’。这不是他们的错。”

小林皱眉:“可我们本来就是要用传感器调节水温,这不算隐瞒吧?”

“问题不在技术。”沈知意摇头,“在于我们让人觉得,这茶的重点是机器,不是心。”

空气静了一瞬。风吹过桂花树梢,叶子轻轻晃动。阿斑从屋檐跳下,绕到沈知意脚边蹭了蹭,她低头摸了摸它的头。

“得改。”她说,“不是改产品,是改说法。”

裴砚点头:“弱化‘智能’‘感应’这些词。重点回到‘记得’上。”

小林咬着嘴唇没吭声。他知道这意味着之前准备的所有术语都得重写,连宣传方向都要调转。但他也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人们只会记住“科技茶”三个字,而忘了为什么要做它。

“那就重新定规则。”沈知意站起来,走向屋里。片刻后她拿出三包已封好的试饮茶样,放在桌上。“这三份照常寄。但从现在起,后续名额不再由我们选。”

小林抬头:“怎么选?”

“让读者自己投。”裴砚接道,“每人投稿后,其他人都能看到故事。如果哪个故事让你想起谁,就点一下‘触动’。”

“不是比谁更惨,也不是比谁文笔好。”沈知意补充,“是看有没有人因此想起自己的某一天,某个人。”

小林立刻反应过来:“用匿名投票,防刷票机制加上Ip限制。页面加一句提示:我们不找标准答案,只等一次心跳对上节奏。”

“可以。”裴砚说,“顺便把投稿入口改一下,去掉‘最动人故事’这种说法。改成‘分享一段你舍不得忘记的茶时光’。”

沈知意点头。她转身进屋,取出纸笔开始改文案。小林打开电脑同步调整页面设置。裴砚站在门口看了会儿,走了出去。

一个小时后,新公告上线。

标题换了——《这杯茶,不计算你,只记得你》。

正文第一句是沈知意写的:“它不会告诉你心跳几次,但它记得你外婆泡茶时的手势。”第二句来自裴砚:“有些节奏,机器学不来,但我们愿意替你记住。”

配图是一组老照片风格拼贴:一只布满皱纹的手握着粗陶杯,一个穿蓝布衫的孩子蹲在桂花树下捧碗喝茶,角落里一只斑猫卧在炉边打盹,尾巴尖微微翘起。

发布十分钟,后台跳出第一条新投稿。

“我父亲每晚看书必泡一杯浓茶,茶渍把书页都染黄了。去年他住院,我带茶去,他喝了一口说,还是不像。我知道,是因为没人再坐在对面陪他说话。”

下面很快有人回复:“我也给我爸泡过茶,他总说太烫。其实他是想多聊几句。”

又一条投稿出现:“我离婚那天,在车站便利店买了一罐冷茶。十年了,再没喝过热的。看到你们的视频,我想试试。”

沈知意看着这些文字,手指停在鼠标上。她没有点赞,也没有回复。只是把这几条标记为“待推送案例”,备注:真实感强,有共鸣潜力。

小林盯着数据面板,投票数缓慢上升。目前一百零七份投稿中,获得“触动”最多的只有九次。没有爆款,也没有刷榜迹象。

“还好。”他说,“至少没人造假。”

沈知意起身走到窗边。天色渐暗,村道上传来归家的脚步声。她望着远处山影,忽然问:“你觉得,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想多了?”

小林愣住。

“我是说。”她转过身,“我们怕别人不懂科技,拼命解释原理。可其实,人们只需要知道这茶能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够了。”

小林低下头,翻出自己最初的策划文档。标题写着“科技爆款计划”。他光标停在文件名上,右键重命名。

输入四个字:慢茶日记。

裴砚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份纸质备份。他把更新后的文案交到沈知意手中,说:“存进书坊加密文档了。密码是你手稿本第一页的日期。”

她接过纸张,发现背面还有他加的一行小字:“真正的创新,从来不在参数里。”

她没说话,把纸放进抽屉,锁好。

夜深后,三人各自离开。沈知意回到祖屋,点亮油灯。木箱摆在案头,她没有打开。只是伸手抚过箱角,指尖触到一道旧刻痕——那是她刚回来时,阿斑用爪子抓出来的。

窗外桂树影子斜映在墙上,随风轻晃。她坐了很久,最后站起身吹灭灯。

裴砚走在回镇的路上,袖中药包微微发热。他没察觉,只想着明天该整理哪几本古籍资料。

小林骑车经过溪桥,忽然停下。他抬头看天,星星很亮。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提醒:投票通道运行正常,无异常访问记录。

他深吸一口气,把车推过桥面。

茶铺门楣上的“桂语斋”三字在月光下泛着微青。一块松动的檐角轻轻颤了一下,一片瓦灰无声落下,砸进墙角的野菊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