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记”界碑的竖起与那张朱红官印的“红契”,如同给东塘工坊这艘在风浪中前行的航船,落下了一枚最沉重的铁锚。根基既固,人心愈凝。转眼便是中秋,天高气爽,月桂飘香。今年的中秋,对于东塘工坊,对于李青禾,意义格外不同。

那座依托水塘坡地、由工坊众人一砖一瓦协助建起的、属于李青禾自己的新宅,虽依旧简朴,却已不再是当年那间风雨飘摇的破旧茅屋。青砖墁地,白灰抹墙,虽无雕梁画栋,却也宽敞结实,窗明几净。李青禾决定,就在这新落成的宅院里,设一场中秋圆宴,答谢这些年来与她同甘共苦、倾力相助的工坊众人与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消息传出,工坊内外一片欢欣。周娘子、张寡妇等人早早便开始张罗,洒扫庭院,借来桌椅碗筷。宴席不算奢华,却倾注了心意。席开三桌,一桌设在正堂,款待村老;另两桌便摆在宽敞的院子里,让工坊的妇孺们都能坐下。

菜色是实实在在的农家风味,却有几样格外引人注目。塘里新捕的肥鱼,用浓油赤酱红烧了,香气扑鼻;后坡散养的鸡鸭,或炖汤或爆炒;园子里新摘的菜蔬,清嫩可口。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李青禾竟搬出了几坛自酿的葡萄酒!

那酒是去年秋日,她用山间野葡萄,依着古法尝试酿造的,密封窖藏了近一年。启封时,一股醇厚而独特的果香瞬间弥漫开来,酒色紫红透亮,倒入粗瓷碗中,漾开层层涟漪。众人皆未见过此等颜色的酒水,啧啧称奇。

“这是娘子用山葡萄酿的?”周娘子小心翼翼端起一碗,嗅了嗅,眼中满是惊奇。

“尝尝看。”李青禾嘶哑道,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极淡的温和。

众人试探着抿了一口,初时觉得有些酸涩,继而一股甘醇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回味悠长,与寻常的米酒、烧酒滋味大不相同。妇人们起初还矜持,几口下肚,脸上便飞起红霞,话也多了起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月华初上,清辉满地,将院落照得如同白昼。酒至半酣,菜过五味,气氛愈发融洽。这时,李青禾招手唤过一直安静坐在她身旁、如今已跟着村中蒙童识得些字的小树——那是当年流民中留下的孤儿之一,如今被她收养在身边。

小树有些腼腆地站起来,走到院子中央,沐浴在月光下。他清了清嗓子,用尚带稚气却清晰的声音,开始背诵不久前学堂先生刚教的一首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他背的是白乐天的《观刈麦》。诗句朴实,却字字句句描绘着农人劳作的真实与艰辛。

起初,席间还有细微的谈笑声响,但随着小树清脆的童声继续,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妇人们手中的筷子停下了,碗中的酒也忘了喝。她们的目光,随着那诗句,仿佛看到了自家男人在田埂上挥汗如雨,看到了自己顶着日头送饭送水,看到了那沉甸甸的麦穗与无尽的辛劳。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当小树最后一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落下,院子里已是寂静无声。月光如水,流淌在每一张怔然的脸上。

不知是谁,最先发出一声极力压抑的、带着哽咽的抽泣。如同引信被点燃,瞬间,席间的妇人们,无论是性格泼辣的张寡妇,还是向来沉稳的周娘子,亦或是那些平日里只知埋头做活的沉默妇人,都纷纷红了眼眶,泪水无声地滑落。她们用粗糙的手背慌忙去擦,却越擦越多。

这诗句,写的不是她们吗?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是她们的父兄、丈夫、儿子!那“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是她们自己对收成的期盼!那“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无奈与辛酸,她们何尝没有经历过?

往日的苦,似乎都被这日渐好转的日子冲淡了。可此刻,在这团圆宴上,被这童稚的诗声猛然勾起,竟是如此清晰,如此沉重地压上心头。那不是悲伤,更像是一种被理解、被诉说的共鸣,一种混杂着过往艰辛与当下安稳的复杂心绪。

李青禾没有出声安慰,也没有阻止。她只是默默地看着满座落泪的妇人,深陷的眼窝在月光下显得愈发幽深,自己也端起那碗紫红的葡萄酒,缓缓饮了一口。酒液苦涩中带着回甘,如同这人生。

塘埂方向。 圆月高悬, 清辉遍洒。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新宅院外的阴影中。 浑浊的目光…… 穿透矮墙, 落在院内那些掩面拭泪的妇人身上, 落在那个独自饮酒的枯槁身影上, 也落在那轮圆满却清冷的明月上。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混合了酒香与泪咸的声响, 缓缓地吐出:

“……月——……” 声音顿了顿, 似在品味这团圆光影下的悲欢交集。 “…——圆——…” “…——泪——…”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苦难记忆与当下安宁并存的深沉感触, 向下一点。 “…——实——!”

“月圆泪实——!!!”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皎洁而冰冷的月华。 院内, 哭声渐歇, 只余夜风轻拂。 一场欢宴, 因一首诗, 触及了—— ……灵——……魂——……最——……深——……处——……共——……同——……的——……悲——……欢——……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