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 > 第557章 田埂上的“健康课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7章 田埂上的“健康课堂”

李医生的车刚驶进云南山区的村口,就被等候多时的村民们围了起来。“李医生来啦!”“终于能学种‘救命菜’了!”人群里,小诺举着写有“健康种菜培训班”的牌子,奶奶挎着装满番茄的竹篮,笑着把最红的一颗塞进李医生手里:“尝尝,这是刚摘的,给你和医生们当解渴的!”

此次随行的,还有医院营养科的张医生和农技站的王技术员。“我们带了三件‘宝贝’,”李医生举起手里的箱子,“一是适合山区种植的低糖蔬菜种子,二是土壤检测试纸,三是印着‘蔬菜食疗手册’的漫画书,保证大家听得懂、学得会!”

培训班的“教室”就设在菜田边的空地上,几张木桌拼在一起,黑板是临时刷白的木板,周围摆满了村民们自带的小板凳。开课第一天,原本计划三十人的课堂,挤来了五六十人,连邻村的大叔大婶都背着背篓赶来了,说是“要把‘救命菜’的种法学到手”。

王技术员先带着大家去菜田做土壤检测。“大家看,把试纸插进土里,等两分钟,对比颜色就能知道土壤酸碱性,”他举着试纸给村民们看,“番茄喜欢微酸性土壤,如果试纸偏蓝,就撒点草木灰调一调,很简单!”村民们围在旁边,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还有人特意回家拿来小本子,把步骤记下来。“以前种番茄只知道浇水施肥,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一位大婶感慨道,“难怪我家的番茄结得少,原来土壤不对!”

另一边,营养科的张医生正在给大家讲“蔬菜食疗”。她把带来的蔬菜样本摆成一排:“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加热后更容易吸收,高血压患者每天吃一个,最好做熟了吃;茄子要带皮吃,因为维生素p主要在皮上;玉米可以代替部分米饭,升糖慢,适合血糖高的人……”她一边说,一边用漫画手册给大家看搭配示例:“番茄炒茄子、玉米炖红薯,都是既好吃又健康的组合!”

最受欢迎的还是李医生的“问答环节”。村民们举手提问,问题五花八门:“李医生,我有糖尿病,能吃玉米吗?”“我老伴血压高,还爱吃咸菜,怎么办?”李医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玉米可以吃,但每天最好不超过一根,当作主食替换;咸菜要少吃,实在想吃,就搭配着番茄、黄瓜一起,中和一下盐分。”他还特意拿出奶奶的例子:“奶奶以前也爱吃咸菜,现在每天吃蔬菜,咸菜慢慢就少吃了,血压也稳定了,这就是‘以菜代盐’的好处!”

培训班期间,孩子们成了最积极的“小老师”。小浩和羊角辫女孩从都市带来了育苗盘,教村民们“纸上育苗法”:“把纸巾打湿,放上菜种,再盖上一层湿纸巾,等发芽了再种进土里,这样出苗率高!”小诺则带着大家去番茄园实操,教大家“打顶摘叶”:“把顶端的嫩芽掐掉,下面的黄叶摘掉,养分才能集中供给果实,你们看,这样的番茄才能长得又大又红!”

有天下午,一位来自深山的大爷找到李医生,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病历单。“李医生,我血压高五年了,药也吃着,就是控制不好,”大爷叹了口气,“我们那儿路远,买蔬菜不方便,能不能种点耐储存的‘救命菜’?”李医生立刻带着他去看菜田,指着红薯说:“红薯最耐储存,冬天埋在土里能放三个月,而且富含钾元素,对降压好!”他还让王技术员给大爷装了一包红薯种:“这是优质品种,成活率高,回去试试,有问题随时视频问我们!”

培训班快结束时,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健康蔬菜宴”。大家从家里带来了用“救命菜”做的菜:番茄炒蛋、茄子烧肉、玉米排骨汤、红薯粥……满满一桌子,香气扑鼻。奶奶拉着李医生的手说:“以前我们种菜是为了吃饱,现在知道了,种菜还能治病,这都是你们和孩子们的功劳啊!”李医生看着满桌的蔬菜,又看了看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其实是你们自己的功劳,愿意学、愿意试,‘救命菜’才能真正帮到大家!”

临走前,李医生和孩子们一起,在菜田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健康菜田示范基地”。他对着村民们承诺:“以后我们每个月来一次,还会派技术员长期指导,把这里打造成‘都市归田园’的样板,让更多人知道,种蔬菜也能种出健康,种出希望!”

村民们把李医生和孩子们送到村口,手里都拿着自家种的蔬菜和晒干的菜种。“李医生,下次来吃我们种的红薯!”“小浩,记得教我们直播卖菜啊!”孩子们笑着答应,小诺举着“菜田友谊手册”说:“我们会把种‘救命菜’的故事写下来,还要拍更多视频,让全世界都知道!”

车驶远了,李医生回头望去,只见菜田边的牌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村民们的身影还站在村口挥手。他忽然明白,“都市归田园”从来不是让都市人逃离城市,而是让田园的健康与温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种的菜能救命”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每一颗蔬菜、每一次种植里的,最朴素也最动人的现实。

回到都市后,李医生把培训班的照片和视频发到了医院的公众号上,标题是《田埂上的健康课堂:让“救命菜”走进深山》。文章很快被广泛转发,不少都市人留言说:“原来种菜这么有意义,我也要在阳台种番茄!”“希望这样的培训班能多开几场!”

而在云南山区的菜田边,小诺和伙伴们正忙着给新种的红薯浇水。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番茄藤上的红果实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风吹过,传来阵阵清香。孩子们知道,这场关于“救命菜”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更多的健康与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悄悄生长。